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寡趣病因 > 领袖用典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
领袖用典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
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具体而生动地描绘了“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的状态。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构想,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实现社会共享、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年月8日
原文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解释“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出自《论语·季氏》,大意是不应该担心财富少而应该担心分配不均匀,不应该担心贫困而应该担心境内局势不稳定。朱熹解释说:“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这句话强调的是要重视社会公平,保障社会安定。孔子倡导仁政,主张以仁、义、礼、乐等方式来解决国内国外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他认为要保障社会稳定,就要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就要保障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若是无法做到平均,无法减少社会贫富差距,就容易出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巨大的贫富悬殊,就会致使社会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将会危及社会安定。因而,只有倡导平均,确保百姓都能各得其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患不均”和“患不安”体现了孔子的均平思想。古人一直推崇大同社会,追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的理想社会。而这样的理想社会其一大特点就是公平正义。所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心向背决定政权存亡,只有百姓安宁,国家才能安稳。而百姓是否安宁则要看社会是否公平。百姓若是无法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就容易产生不满、怨愤等情绪,这些情绪若是得不到及时的疏解,积蓄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就会危及国家稳定。因此,要想统治稳固、国家安定,就必须要保障百姓的权益,使百姓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这样才能使百姓满意、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
(学习中国)
热文精选
?当发生校园袭击,如何保护孩子??党组织生活怎么过(2):三会一课右下角写留言,一起来交流互动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