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寡趣病因 > 林则徐的劭农重谷思想
林则徐的劭农重谷思想
林则徐(-年)字少穆、元抚,晚号竢邨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嘉庆十六年(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江南道监察御史、江苏、陕西、江宁、湖北、河南布政使、河东河道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职。道光十八年(年)以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禁烟失败后,于道光二十一年(年)被遣戍伊犁。后又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职,卒谥“文忠”。
林则徐画像
林则徐是清廷的大官,在实际政务中和在反侵略斗争中,重视“知己知彼”,注意了解情况,眼界开阔,对待禁烟、抵抗侵略、对外贸易以及外交活动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开明的和有眼光的见解,成为中国近代先进人物认识世界的开端。他是清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反侵略民族英雄。其著作有:《林文忠公衙斋杂录》、《林文忠公政书》、《俄罗斯国纪要》、《云左山房诗钞》等。他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处理政务时所奏的文件之中,其中《畿辅水利议》集中反映了他的粮食经济思想。
《林文忠公政书》
一、“劭农重谷”,兴修水利
林则徐把农业作为国家治理的根本大计,并特别强调粮食的重要性,他说:“农为天下本务,稻又是为农之本务。”因此国家执政者应该在诸项政务中首先做到“劭农重谷”。在如何发展农业(粮食)生产的问题上,林则徐对水利尤为 同时,林则徐还提出过改造邻近京都的省盐碱涝洼地区的农业(粮食)生产状况的设想。《畿辅水利议》就是采用编辑前人意见的方式来宣扬这种设想的。其主要内容是:在这一地区大修水利、根本改造农业(粮食)生产条件,改种水稻,以增加粮食产量。目的是用这种办法就近解决首都所需部分粮食供应问题,以减少每年漕运南米的数量,而将减下的数额在南方征粮地区折征银两,这就可减少国家运送漕粮的费用,并减轻漕运工作中的弊端,还具有促进南方地区粮食商品化的作用,对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畿辅水利议》
二、治理屯田,便于漕务
对于屯田问题,林则徐于道光十七年(年)向朝廷上呈《清理屯田章程折》,提出屯田回赎治理的措施:一是“清查屯田宜责令屯头户首开报,以免隐漏”,为此要由各有关官员监督屯头户首“逐一开报,并将坐落顷亩典卖银数并旗丁买户姓名,造具清册,先行呈缴核办。倘有欺隐等弊,照例惩治”。二是“典卖屯田宜分别加津回赎,以昭平允”。具体而言,“自嘉庆八年(年)清屯以后为始,如运军有将屯田私行典卖者,无论承典承买、是军是民,概令本丁照价回赎。……如本丁无力,许同船共伍之丁备价赎取,归船济运,不得再议加津”。三是“同军代赎宜酌定归还原价,以免偏抑”。那么“酌定所赎之田每年应得租息若干,核计几年租息足敷原价,先尽赎田之丁将收得租息变价偿还赎资,俟偿足后,再归本船济运”。四是要求“民人顶种屯田或有出售,宜一并回赎,以符定例”。五是严格屯田回赎的期限管理,“催赎屯田之备弁宜加严处分,以儆玩忽”。六是“责成卫官严禁典卖,如有典卖,应予处分,以示惩创”。
林则徐曾前往开封,协办治理黄河大工
清朝回赎屯田的目的是便于漕运,回赎屯田是由旗丁赎回已典卖给屯民的田产,回赎屯田主要位于湖南、江西、安徽、湖北等省。林则徐为杜绝回赎政策的实施中的流弊而提出意见:一是对不变更产权的佃耕行为持相对宽容的态度,他说:“各卫屯田,本军因无暇自种,往往顶与民人耕种认租,以济运费,此与佃户无异,尚属可行。如顶种之民有私行转售他人者,应即逐一清厘,照依典卖之例,一并回赎,庶免日久辗转售卖。”这是确保旗丁的屯田所有权的表现。二是严禁日后屯田所有权的再次流失,应得重申“应请自此次清查以后,以道光十八年(年)为始,如旗丁再有将运田私行典卖予民者,除业主售主均照盗卖官田律治罪外,其失察之卫所官牟,比照地方官失察八旗地亩典卖之例议处,如典卖不止一起,即按起参处。一起罚俸一年、二起罚俸二年,三起、四起罚俸三年,五起降一级,六起、七起降二级,八起、九起降三级,十起革职,俱留任,十起以上,即议以革职离任。”只有这样,才能“限回赎以重军产,严处分以专责成,务期旗丁赡运有资,漕务不致贻误”。
三、“积存谷石”,救荒赈灾
如何搞好救荒赈灾,这是林则徐粮食思想的重要内容。他分析当时的荒政管理存在种种弊端:“有在土棍者,有在在监者,有在吏胥者,并有在州县者。”具体来说,前面三弊在乡间,而最后一弊则在官府。林则徐对此作了详细的揭露。他说:“土棍之弊在于悍泼,……其凶恶情形,则在强索赈票,不许委员挨查户口”;“生监之弊在于包揽,平居无事,惯写灾呈,一通晴雨欠调,即约多人赴官呈报。……及闻査赈,则各捏写户口总数,勒索赈票”;“吏胥之弊在于捏册,……使胥即借灾费为名,于查荒时索钱卖单,查赈时捏名入册,先借口于赔垫而暗遂其侵欺。”这三种弊端虽发生在下面,但根子还在州县官府,“州县廉则人不敢啗以利,州县严则人不敢啗于法,州县勤而且明,则人不得售其奸。”因此,要搞好赈灾,“必以察吏为最亟也。”
在落实赈灾措施问题上,林则徐的意见是:第一,强调“以稽核户口为第一要义”。他认为在一系列严格的稽核措施督察下,“官吏更加震肃,生监地棍人等亦知敛迹,积弊为之一清,道路传言,皆谓之清赈”。第二,储备粮食。为了提高赈灾能力,林则徐对储备粮食的工作极为重视,他指出:“积存谷石,原系备荒善政,惟近年连遭灾歉,谷价增昂,即邻省亦非丰稔,不惟向存例价不敷买补,抑恐官为采买,民间食贵堪虞,仍应俟年岁稔收后,粮价稍平,再饬各州县筹买归仓,以为有备无患之长计。”第三,肯定富户在赈灾中的作用。林则徐对富户在赈灾中的作用持肯定态度。道光初年,江苏发生重灾,他发布《劝谕捐赈告示》,其中对嘉定、宝山县的富绅“请将例赈亦归义赈捐放,不敢上费帑金”的义举表示赞赏。他认为由富户捐赈救灾,“此固所以恤贫,然正所以保富也”。因为“捐赈则灾民得生,即使殷富稍捐家资,究易培补。停捐则于殷户诚便,而灾民望赈不遂,即殷户岂能独全?”为了促使富家捐赈和平粜,林则徐一方面表示对“乐善好施之人,朝廷有奖赏,里党有称颂,子孙有福报,不但不损其富,且必明去暗来。”另一方面又告诫说,殷富之家和米行铺户应在灾荒之年,“即时粜卖,以平(粮食)市价。如再抬价病民,故意囤积,惟有按例严办,以示惩儆。其殷绅富户存积米石,亦须乘时出粜,不容观望迁延。”这种重视富人作用和宽严相济的管理见解在救荒思想的发展中是颇具特点的。
(来源:《商业经济文荟》年第3期·汤标中)
北京哪个医院医治白癜风最好长沙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