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临床体现 > 医学生看病偶遇导师,简直大型社死现场
医学生看病偶遇导师,简直大型社死现场
文丨樱花谈教育(原创文章,严禁搬运抄袭)
医生是一个神圣,让人肃然起敬的职业,但医学生在成为医生的道路上,却是困难重重。若说专业知识是第一大困难,医院就要排到第二了。
医院的时候,医院有熟人,但是医学生不同,碰到的“熟人”很有可能会让“就医现场”秒变“教学现场”。
医学生看病偶遇导师,简直大型“社死现场”,说好的医者不自医呢
人吃五谷杂粮,总会有生病的时候,医学生也非“十八铜人”,医院,但当医学生碰到自己的专业老师,那该是什么大型“社死”场面呢?想想就尴尬。
小王是一名大四的医学生,某天吃完饭后感觉肚子疼痛难忍,医院挂急诊,结果面诊的竟是自己的专业课老师,小王一紧张下意识的说出:“老师好,我来看病。”
正是这句话漏了馅,暴露了自己的“真实面目”。后面的情形可想而知,医患关系秒变师生关系,就医现场秒变考试现场。老师一脸严肃的开始了自己的夺命连环问:
老师:“自述病情”
小王:“腹痛伴随腹泻,按压无痛感,无既往病史,中午吃的海鲜。”
老师:“怀疑?”
小王:“疑似急性肠胃炎。”
老师:“开药。”
小王:“氧氟沙星,蒙脱石散。”
老师:“理论结合实际,记牢了吗?”
小王:“牢牢牢。”
此事传开后,引得不少以学生的共鸣。大家不仅感叹,作为医学生,看见穿白大褂的医生,总是下意识地叫“老师”。
可一叫老师就变成了“社死现场”。有不少经验丰富的老师,三言两语就知道了你的学科,然后疯狂提问,上演一出“理论结合实际”大型“表演”。
和小王相似的经历不在少数,有的学生表示,看病遇到自己的老师,老师开始迅速提问:“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是肠道还是呼吸道?要做什么检查?开什么药?”
该学生表示问得直冒汗,烧也退了大半。还有的学生只是想去开点药,碰到了老师。
老师却和他说“想吃什么自己拿吧。”
网友直呼,好像回了自己家。
据说学临床医学还好,如果学的是护理专业,那么大概率会被安排给技术欠佳的实习生“练手”。
本着医学献身精神,即使被扎了好几针也不能生气。还要安慰道:“没事,再来。”这样在外行人看来会发飙的事情,在医学生眼里已习以为常了。
医学生的“神奇”不止“医者自医”,这些“苦难”只有他们知晓
其实在其他专业的学生眼里,医学生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看着个子小巧,外表较弱的医学女生,解剖兔子、青蛙时却手到擒来。对着自己同窗练手时,也能“狠得下心”扎进去。对着标本白色骷髅,甚至能抱起来“与之共舞”。
医学专业还能治好晕血症,有同学表示,刚学医时,一看到血就恶心,一碰针手就哆嗦。可学医几年后,皮下注射时血和针一起出现,别说恶心哆嗦,就连眼睛都不眨了。
学医趣事多,可幽默的背后,也透露着学医的不易
总而言之,学医的乐趣有很多,像上文提到的“医学生看病偶遇导师,尴尬社死”事件背后,反映的是医学生成医的不易。
医学生看病,这样“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机会,作为医学生的导师不愿轻易放过。或许有了一次这样的“亲身经历”,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更警醒,专业知识会更扎实一些。毕竟医学生犯错,以后很有可能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
医学的严谨性,注定了医学生要付出比其他专业更多的努力。五年制的学习,不断地解剖实践,就是为了在救人时,能多一分希望。疫情的击退,离不开医生护士的前赴后继,愿每一位医学生都能顺利毕业,破茧成蝶,实现心中救死扶伤的“医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