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相关医院 > 生物全国卷考什么别怕,参考的题型对比和

生物全国卷考什么别怕,参考的题型对比和



  年至年,福建卷生物学科自行命题的指导思想与全国统一命题的试卷保持一致,那么福建卷生物与全国卷的区别是哪?

福建卷与全国卷的比较

  从上表可以看出,两者在考试内容、试题赋分、试卷结构、能力要求上,稍有差异。再掰掰手指,眼瞅着马上就要省质检了,高考的脚步也逼近了,可是,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还没出来!番茄君知道有的小伙伴们已经等不及了,这里就以年高考生物全国卷Ⅰ的试题精析为例,实战解读!

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Ⅰ)理综试卷(生物部分)逐题精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D

A:DNA全称是脱氧核糖核酸,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其中又包含脱氧核糖,含氮碱基和磷酸基团,所以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ATP全称三磷酸腺苷,就算我们不记得他的元素组成,也至少应该掌握这样一个知识点,即ATP脱去两个磷酸后与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结构相同,说白了就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上再加两个磷酸,所以也应具有与核苷酸相同的元素,即CHONP,故A正确。

  B:tRNA全称转运RNA,由核糖核苷酸组成,其上有很多个碱基,但能称为反密码子的,只有最下面(即反密码子环最下端)能够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的三个碱基,所以一个tRNA上只有一个反密码子。在高中阶段,他决定了tRNA与哪种密码子结合,运输的是哪种氨基酸,也就决定了tRNA的种类,故B正确。(还记得吗?mRNA上的密码子有64种,起始密码子有2种,终止密码子有3种,tRNA上的反密码子有61种哦。)

  C:T2噬菌体是我们必须掌握的的一种DNA病毒,而且一种病毒只有一种核酸,所以他的核酸就是DNA也就是脱氧核糖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故C正确。(还记得吗?咱们一共讲过三种噬菌体哦,T2噬菌体在噬菌体侵染实验,T4噬菌体在DNA连接酶,λ噬菌体衍生物在基因工程构建表达载体)

  D:细菌是一种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有两大特点:第一,无核膜包裹的成形的细胞核,他只有拟核,所以他的基因主要位于拟核中没有问题,第二,无(除核糖体外)所有的细胞器,所以细菌没有线粒体,他的细胞质中只有质粒,故D错误。

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C

A:幼嫩的叶子能够合成生长素,色氨酸是植物生长素合成的前体物质(这个知识点在今年师大附中的最后一次校模里考到了),故A正确。

  B:极性运输指从植物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即纵向运输),非极性运输则指横向运输,就算韧皮部结构在高中没讲过,也应该知道生长素可以横向运输嘛,故B正确。

  C:幼嫩细胞要生长而成熟细胞不再生长,因此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比成熟细胞更敏感,故C错误。

  D:当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会促进植物组织中乙烯的合成,从而使乙烯含量增高,抑制植物生长,故D正确。.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A

A:静脉滴注的溶液进入血浆,会通过血管壁(血管壁对无机盐的通透性较大),进入组织液,故A正确。

  B:由于注入的是生理盐水,是等渗溶液(即与高等动物体内环境及细胞内溶液浓度相同),因此细胞并不会吸水或失水,细胞内的液体量并不会变化,故B错误。

  C:首先、NaCl溶液是滴注在细胞外液中的,会使细胞外液中的Na+数量增加,其次、细胞膜本身又具有吸钾排钠的特点,所以不会将Na+大量吸收到细胞内,故C错误。

  D:还是刚才说到的细胞膜吸钾排钠的特点,决定了细胞外的Na+含量远高于细胞内,故D错误。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D

本题考查的是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知识,十分简单,只需要从群落演替顺序入手,即是由草本阶段发展到灌木阶段,所以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高级,物种丰富度就比草本阶段高,物种丰富度高,空间结构就更复杂,物种丰富度高,营养结构就越复杂,调节能力就越强,故ABC错误。草本植物作为灌木阶段的前一个阶段,因此作为灌木阶段形成的基础,故D正确。

 

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B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Bc可以诱导更多PrPc的转变为PrPB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c转变为PrP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C

A:从题中信息可知,朊粒是一种蛋白质,而人或动物(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位于DNA上,完全是不同的物质,蛋白质不可能整合到DNA上,故A错误。

  B:具题意可知,朊粒的增殖是由PrPBc诱导更多的PrPc转变为PrPBc从而实现的,但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是二分裂。故B错误。无论如何,某种蛋白质的增多也不可能和一种细胞的增殖方式一样啊!

  C:蛋白质的生理功能由基本结构(即肽链上的氨基酸组成)和空间结构共同决定,因而空间结构变化会引起生理功能的变化,故C正确。

  D:有题可知,PrPc转变为PrPBc的过程是一种蛋白质变成另一种蛋白质,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则指由mRNA到蛋白质的过程,故D错误。

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B

A:常染色体遗传病,男性女性发病率相等,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故A错误。

  B:伴X隐性遗传病,应符合我们讲的伴性遗传规律,即隐性看患女,她的父、子必有病,故B正确。

  C:解析见A选项,故C错误。

  D: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才是代代相传,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可以隔代遗传。

二、非选择题

29.(9分)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回答下列问题:

(1)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C组和D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

(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

(1)高于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94%光照基质(2)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ATP和[H]

首先四组实验总时间均为s,自变量为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1)根据实验操作方法,C组实验是半光照半黑暗处理的,而D组是全光照处理的,即C组的光照时间为D组的一半,结果却合成出D组有机物相对含量的94%,所以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高于D组。由前面的空可知,C组植物单位时间合成有机物的量高于D组,而C组又有黑暗处理,所以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暗反应)不需要光照,暗反应发生的场所在叶绿体基质。(2)几组实验实验操作的变化量就是自变量也是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即光照和黑暗的交替频率,光反应产物为[H]和ATP。

30.(11分)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

(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

(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调节。乙酰胆碱属于()(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1)靶器官灭活传递信息(2)神经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3)二者均为信息分子;发挥作用时均需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均被灭活

(1)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所以心脏是肾上腺素的靶器官;肾上腺素(激素)在起作用后应失活,不然会导致心脏活动持续加强,血压持续升高,所以必须使其灭活;肾上腺素作为一种激素属于信息物质,作用是信息传递。(2)迷走神经的调节过程当然属于神经调节,神经细胞分泌的乙酰胆碱属于神经递质,需要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起作用。(3)这就是神经递质与激素的异同点比较了。二者的化学本质都不一定是蛋白质;神经递质和激素都是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起作用,因此都有特异性;神经递质和激素在细胞外液中起作用,但作用的对象是细胞;在作用完成后均被失活。

31.(10分)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牌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成个体数的比例为(),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1)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2)1:1:1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3)活动能力(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据表幼年(0+1+2+)、成年(3+4+5+6+7+8+)和老年(9+10+11+≥12)3个年龄组成个体数为:幼年92++=,成年70+69+62+63+72+64=,老年55+42+39+=,因此比例为1:1:1。因此可推测该鱼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2)标志重捕法主要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样方法则主要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3)能量延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2.(9分)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A基因频率为()。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

(1)1:11:2:%(2)A基因纯合致死1:1

(1)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所以基因A、a频率都为0.5,比例即为1:1;Aa与Aa随机交配理论结果即为AA:Aa:aa=1:2:1。(2)因为理论上第一代的比例为AA:Aa:aa=1:2:1,如果要出现Aa:aa=2:1的结果只能是AA纯合致死了。此时子一代中A的基因频率为2/3X1/2=1/3,a的基因频率为1/3+2/3X1/2=2/3,则子二代中AA比例为1/3X1/3=1/9(致死),Aa比例为2X2/3X1/3=4/9,aa比例为2/3X2/3=4/9,1/9的AA死亡后,Aa与aa的4/9均变为4/8即1/2,所以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为1:1。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回答有关问题:

(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于()染色。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

(2)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法进行计数。

(4)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40℃、45℃温度下降解10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mg、1mg、6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设计后续实验。

(1)苏丹III(或者苏丹IV)萃取法(2)油脂(3)血细胞计数板稀释涂布平板(4)

(1)油脂属于脂肪,通常可被苏丹III染液或者苏丹IV染液分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不易挥发的物质,可选用萃取法从菌体中提取,易于挥发的可用水蒸气蒸馏法。(2)筛菌过程,用选择培养基,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可以分解脂肪,故可用以脂肪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不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无法生存。(3)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测定活菌数量用稀释涂布平板法。(4)三个温度中,45℃降解10g油脂所需酶量最大,故酶活性最低;40℃温度下降解10g油脂所需酶量最小,故酶活性最高。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40℃设计后续实验。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HIV属于逆转录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回答下列问题:

(1)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HIV的某蛋白(目的蛋白)时,可先提取HIV中的(),以其作为模板,在()的作用下合成()。获取该目的蛋白的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随后导入受体细胞。

(2)从受体细胞中分离纯化出目的蛋白,该蛋白作为抗原注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的可与此蛋白结合的相应分泌蛋白是()。该分泌蛋白可用于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HIV,检测的原理是()。

(3)已知某种菌导致的肺炎在健康人群中罕见,但是在艾滋病患者中却多发。引起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细胞,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4)人的免疫系统有()癌细胞的功能,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

(1)RNA逆转录酶cDNA(2)抗体抗原-抗体杂交(3)T(或T淋巴)(4)监控、清除

(1)HIV病毒为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所以应该提取HIV中的RNA;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为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人工合成的DNA分子称为cDNA。(2)抗原注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的可与抗原结合的相应分泌蛋白是抗体。抗体会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所以可以用来检测是否有抗原存在。(3)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T淋巴细胞,从而摧毁患者的特异性免疫功能。(4)人的免疫系统有监控,清除癌细胞的功能。

  番茄君能给你们的只有这么多

就酱哈,白了个白~

(福建高考综合整理,资料来自网络收集;图片:百度

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







































白癜风医院地址
哪的白癜风医院权威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gr.com/xgyy/11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