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预防治疗 > 一个人的朝圣不管多大年纪,做到这几点

一个人的朝圣不管多大年纪,做到这几点



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s://m-mip.39.net/pf/mipso_4707905.html

#图文优选计划#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如果一个人到了六十五岁,那他已经走过了人生的多半的旅程,人生大致就是这个样子了,很难说还会有大的改变,能够安享人生最后的时光,就是最大的幸运了。

凡事都有例外,英国作家蕾秋·乔伊斯在她所著的《一个人的朝圣》中就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这个故事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小说中的主人公哈罗德在六十五岁的时候,使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哈罗德已经退休多年了,他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妻子莫琳与他的关系也很差。这样的晚年生活是很凄惨的,但他也无力改变现状。

一个普通的清晨,一封来信像是一颗石子,使哈罗德平静的生活泛起了波澜。这封信是他过去的同事奎妮写来的,她得了绝症,写信是为了向他告别。

奎妮与哈罗德在工作上合作得挺好,可以称得上是朋友。后来因替哈罗德背锅而被解雇,从此再也没有联系。哈罗德知道这个消息,非常震惊,他想赶快写封回信以表达自己的忧虑与安慰。

在寄信途中,哈罗德想着信一寄出去,仿佛就与奎妮失去了联系,于是他就想再多走几步路,到更远的邮局去寄信。

后来在一个加油站里遇到一个女孩,她给哈罗德讲了一个关于信念的故事,只要有信念,要做的事情一定会成功。

哈罗德突然也萌生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要走着去看奎妮。只要自己在路上走,奎妮就不会离开,他决定必须为奎妮做些什么。

哈罗德住在英格兰的西南部,奎妮住在东北角,徒步走过去,纵跨整个英格兰。这是一个疯狂的,难以实现的计划,更何况他没有任何准备。

但他就这样出发了,穿着一双普通的帆布鞋,只是在哈罗德不知道,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他自己的人生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在他生命的前半段时间里,哈罗德的生活幸福的时候并不多,很多事情都做得不够好,而现在他想试着做些改变。

在走向奎妮的过程中,哈罗德饱经困难,风餐露宿、鞋子磨脚、身体受伤,还要遭人算计。他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每次又重新上路。

在他行走的过程中,哈罗德看到了各种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景色,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与以往的生活不同的是,他通过与外界接触,逐渐接触了自己的过去与内心。

正是因为自己过去很多事做得不好,所以才使得他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差不多要孤独终老了。而经过这一路的反思与回忆,哈罗德明白了一些道理,他的心结打开。

当他如愿来到奎妮的病床前,奄奄一息的奎妮还在等着他,他表达了对奎妮的愧疚。最后奎妮平静地离开人世。

莫琳也来到了这里,她与哈罗德一起送走了奎妮,他们冰释前嫌,决定重新开始幸福的生活。

哈罗德行走的初衷是为了挽救奎妮,但行走的结果是他也挽救了自己。因为找到了自己的生活何以至此的原因,明白了这些道理,他的人生将充满希望。

而从哈罗德的故事当中,我们也可以有以下几个感悟,使得晚年的生活过得幸福自在。

一、不管什么亲情、友情、爱情都需要花时间精力去维护,否则就会使关系越来越疏远。

哈罗德的童年很不幸,母亲很早就离家出走了,父亲也不是一个好父亲,他从小就没有得到足够的温暖与安全感。十六岁就被父亲赶出了家门,从此他就独自一人生活。

这样缺爱的家庭使得哈罗德的内心胆怯懦弱,他渴望爱与温暖,但他又害怕受到失去的伤害。没有期望就不会有失望,他从来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

与莫琳结婚的那段时光是哈罗德最幸福一段日子。他与妻儿相处时也不自觉地带有害怕受伤的紧张,他不敢也不会表达对他们的爱。

他与儿子的关系很不好,儿子以为父亲不爱他。儿子长大了,但精神却并不健康。他染上了恶习,后来抑郁自杀。

哈罗德痛苦得不能自已,而莫琳更是因悲伤而崩溃。她责备哈罗德,埋怨就是因为他孩子才变成这样,是他害死了儿子。

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冷漠,直到分房而居,他们成了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陌生人,他们除了必要的话,其它的话一律不说,甚至连看都不愿意看对方一眼。

从哈罗德身上,我们可以知道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在一个缺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渴望爱,但他不知道什么是爱,也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爱。

这样时间长了,或许周围的人就会认为他很冷漠,不愿意与他交往,到后来只能成为一个孤家寡人。所以希望我们能够早点认识到并加以改善,不要等身边的人都走远了,才后悔不已。

二、双方出现问题,能够有效地沟通才能解决问题,否则误会只能越来越深

哈罗德因原生家庭问题,他心里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他不管对谁都有种疏离感,就算娶了妻子,也无法打开他的心结。

不是他愿意这样纠结,而是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要怎么样改进。对于儿子的到来,他的心里充满了喜悦。但他很怕与孩子相处,说话做事都小心翼翼的。他努力过,但没有效果。

莫琳与他之间的裂痕是从儿子开始的,一件件小事的堆集,使他们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莫琳埋怨哈罗德不能很好地对待儿子,从来就没有抱过儿子,儿子被海浪冲走,他还在解鞋带。

所有的事情都来源于哈罗德内心的不安与害怕,他害怕失去孩子的爱,那样他会更痛苦。但他也从未与莫琳就这些事情进行沟通,如何做才能使孩子更好地成长。

或许他们之间的情形,在现实生活当中也能遇到,一个人埋怨,一个人不解释,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但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却会在一次次的抱怨中消磨殆尽。

哈罗德发现了儿子的劣迹,他有好几次把醉得不省人事的儿子扶到床上,把他用的针管藏起来。他没有点醒儿子,也没有将这件事与莫琳认真地讨论。

莫琳却是用各种借口替儿子辩解,他们就是这样自顾自地做着自己的事情,而不会一起努力找到最有利于孩子的解决办法。而当最后一切都无法挽回的时候,他们的关系也走到了绝境。

他们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想法,多年的冷漠早已将他们的心对彼此封闭了起来,他们宁愿用各种方法麻醉自己,也不愿意向对方吐露自己的心里话,所以他们之间的误会也越来越深。

哈罗德与莫琳的相处方式也提醒我们,人与人之间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同床异梦的两个人的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需要维护的,良好有效的沟通是维护感情的重要手段。没有及时有效的沟通,只能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加深误会。

三、不必沉浸于过去,忘记过去,才有勇气走向更好的未来

不论如何,过去所经历的一切,都已成为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再如何怀念纠缠,也不会再回到那个时代。或许过去给你带来了阴影,使你没有办法忘记,总是抱怨为何命运不公,要受到如此的对待。

与其纠结于过去,不如将眼光放在前方。因为过去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未来。就像《一个人的朝圣》中的哈罗德,在他接到奎妮的信之前,他以为他的人生就是这样了。

在一成不变的日子里,面对早已成为陌生人的妻子,百无聊赖地等待生命的终结。如果这样走完了一生,那么在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的心里会有多么遗憾。

他没有幸福的童年,他不给能他爱的妻儿以好的生活,他没有对帮助过他的奎妮说一声谢谢。

幸运的是在他六十五岁的时候,他做出了改变,他要用尽全力地去做一件自己认为值得去做的事情。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反思造成现在这种局面的原因。

他能够也愿意直面过去所有的不堪,那些过去曾使他无比痛苦。但现在他将过去当作路上遇到的那些人那些事一样,记住,但不会再抱怨,不会再受到伤害。

他冲破了过去对于自己的束缚,与莫琳一起修补他们之间的裂痕,最终一定会幸福地生活下去。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无悔无憾,改变自己是件不易的事情,但改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只要勇敢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便不会留下遗憾。

生活是过给自己的,总是向前看,才会有希望。过去虽然不够完美,但已无法更改。与其总是回首过去,为过去的一切而伤感痛苦,不如将过去放下。

放下过去也就是放过自己,将沉重的过往丢下,才能轻装向前。《一个人的朝圣》给我们讲了一个有关自我拯救的故事,一个个过往的片段,一个个路人的故事,都能触动我们的心。

一个人该如何度过这一生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终极问题,推荐这本《一个人的朝圣》,感受一个受伤的人如何在行走中修复自己,他的行走是一种救赎,而看书的我们呢?有想过如何面对自己的过去与未来吗?

一个人的朝圣年布克文学奖京东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旗舰店¥19.9购买

哈罗德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什么时候都不晚。或许我们都应该有一次属于自己的朝圣之旅,这种朝圣未必像哈罗德一样用行走的方式去到一个目的地。

只是花点时间静下心来,感受自己内心最深处的需求,改进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想明白一生究竟是为了什么而生活,要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你,可以和我一样读一读这本蕾秋·乔伊斯所著的《一个人的朝圣》,与哈罗德一起重新认识自我,接纳成长中的缺憾,接纳和理解现实的自己,过上内心平静安宁的生活。#图文优选计划#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gr.com/yfzl/21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