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寡趣病因 > 张氏村落普宁流沙镇3七峰下潮之铁
张氏村落普宁流沙镇3七峰下潮之铁
普宁村落——流沙湖东,上
湖东村,原与六斗埔村并为湖六村,后析出各成独立行政村,位于广东省普宁市流沙东街道,距市区3公里处,人口约4千,明崇祯元年(),张氏迁此定居,渐成村落,因地势低洼,积水成湖,村寨位于湖之东侧,故名,为张、萧、秦、陈、蔡等多姓氏杂居之村落。村以湖心园为中心,四面扩展建设,聚落呈块状分部。有耕地余亩,主种水稻、甘薯。近年村东建有大型工业区,多数劳动力从事服装加工为主的二三产业。有加工玉器、金银首饰为生的传统工艺。村有完全小学一所。属革命老区。有乡村公路通流沙市区。
据该村湖心园勒石所记:
始时,乡民立寨于莲池头之南侧,因由章氏带头创寨于此,故名章家围,因地理贫瘠偏薄,龙气泄而不宜起居,初时之寨遂散;继而有陈氏再创寨于伯公宫南侧,名陈厝寨,然福缘未至而终;至后,有名师指点,选址立寨发展,今址处,皆因四面相朝,故名湖东。
湖东,是一个我很早就想来访的村落——因一点私心,想一探湖东张氏铁峰公世系之姓氏源流文化!及古村落与神秘的扶乩文化——湖东四大天王仙公。然一拖再拖,终于到本年1月30日时候,寻得该村朋友,导游全村。
湖东村不大,大概一个下午走马观花,就可逛完。在行程开始,我们没有直接往老寨去,而先走行中心区域的周围——福德里、三座乡门及乡道、湖东工业区、湖东侨群学校、长春路往练江处、福泽路往湖东市场、湖心园等,继而方至仙公楼——云车会庙、老寨内、寨后等各处。踏入湖东时候,满眼皆是工厂,初行亦在此间工业区,不得不感叹,湖东人很懂得如何经济如何发展生产!但,这些不是我的走访主题。在村中,核心厝局皆朝向湖心园而建,在卫星地图上看,形成一向心环状的建筑群,甚有意思!除却老寨,湖东的厝局新老不一,同个厝局中建筑时间亦相差甚远。此行所遇祠堂公室有:张氏崑祖祠、蔡氏进祖室、蔡氏乐祖室、萧氏润德堂、萧氏徽之祖室、萧氏祖祠、陈氏永安室、秦氏祖祠、陈氏平川祖室、张氏祖祠、秦氏福祖祠、张氏益祖祠等,这些建筑中,规格较高的是张氏崑祖祠、秦氏祖祠、萧氏祖祠,虽均为新近重修。说到高规格,湖东村的建筑便数“云车会”仙公楼最为宏伟了!
以下,是当天随行见闻上半部分内容:
福德里
福德里,位于村西侧,与老寨形成西南东北对峙,是一坐南朝北的大型厝局,以张氏崑祖祠为主座,共十一街十一坐落,其中部分厝座未有建成,部分厝地因后期随潮流而改建为二层楼房,整体格局善好。据一些资料记载,民国二十年,湖东张氏前房裔孙张世远,请乩仙(铁拐李)为其九世祖明崑公择地建新祠,后选于村之西畔近溪心洋处。由此推测,该里应是于此后开始兴建。福德里寨前原为大片田洋,于年时候建成公园。
崑祖祠,是一座甚是有趣的祠堂,可惜此行未能进入其内参观,但看祠堂三山门各状,也算足矣!其壁肚联与小扬美村张氏旦祖祠一样,为明朝吴殿邦手书条屏,此间渊源,由此可见;大门匾额落款:铁拐仙书——民国时期潮人的本土宗教德教风行,扶乩鼎盛!这应就是一个见证了吧。另外,此铁拐仙,许是隔壁新寨村仙楼之铁拐仙?因无从问询,仅此推测。
由湖东南乡门入村。
普宁第十路公车站点。
一片区福德里。
四点金首座。
主座张氏崑祖祠。清河世泽长;金鉴家声远。
匾额上的落款:铁拐仙书。乩文?
中街主座。
此“儒林第”很让我好奇,然其建筑极新,让我望而止步,再走前询问主人,竟得一个“我不知道”。
福德里西侧路,可通往溪心村及环城北路。
远处,溪心村。
福德里东侧,荒废的耕地。
福德园。
乡门至工业区
导游的朋友,是爱乡之人,倡议先走访村里的各条大道、乡门,及湖东人最引以为傲的工业区!于是便如此随行。
湖东西乡门,可通往隔壁斗文村。
老寨东北角,帝王桥。
往村东工业区。
湖东村委会。
湖东工业区前的桥头。
至湖东东乡门。
福泽路,可通往市场,及湖心园。
关于修路。
往北,六斗埔村。
湖东南乡门。
市场、学校、长春路
村口处。
关于修乡道捐资者芳名榜。
曾经的流沙供销合作社——湖六村购销站。
经过湖东市场。
村东北角,溪河前的湖东侨群学校。
由湖东寨池延绵而来的溪河。
长春路,去往练江。
往练江。
在练江边回走往村内。
湖东市场。
招工。
寨前厝局
在长春路回来之后,便准备走行湖东的中心区域了,经过湖东的市场,来到此处——寨前的厝局。
这是一片杂乱而又单独成局的区域,有蔡厝,有陈厝,有张厝等,由于我记性不好,无法一一记住寨前这厝局每个角落的片区名字,就如此走马观花吧。这厝局中,有不少高规格的四点金建筑,比如彩安居,其厝座外墙已翻新,然还留有门楼上两幅壁画,非常有趣——关于建国初期时候的新农村形象!
远处便是彩安居。
厝局巷道中。
不知什么年代留下了的标语——中国六亿人口!
蔡氏进祖室。
蔡氏源流。
乐祖室。
笔峰流畅,飘逸随心,构造平稳,这三字写得真好。
放学之后。落款:钟源仁画,……
“翻身不忘共CD,功劳全是毛主席”——这对联,是这幅壁画最有价值的地方!
湖心园
湖心园建成于年,观多年前的卫星地图,这里是一大片田洋及湖泊,如今所见,是一处水泥场所。
据说,湖东村的大事均由“仙公”降乩指引,譬如眼前的湖心园,从缘起为何、如何建设、如何规划、何人出资、做何用途等等,乩童均明明白白点出道出画出,而全村上下奉行不误。或者说吧,这便是潮人自己的宗教了。
在湖心园入口处,立有石碑,其中“湖心园”三字,便是仙公降乩所赐“乩文”。另外,还有一处十分有趣的地方,那便是,记录了几代湖东人创业辛酸的石板画,如下:
二十年代初的“摇鼓仔”;四十年代的金银生意。
二十世纪中叶,抽铜线工业;七十年代,玉器生意。
二十一世纪初,服装业。
在湖心园中间,望铁山下的湖东老寨。
湖心园序。
五福桥,去往老寨、云车会。
湖心园一行后,接着便是往我最想走访的地方了——老寨与云车会。
湖东村前半部分的走访,零零碎碎,来不及仔细寻找,所遇不多,仅此而已。
关于湖东张氏及其他姓氏等资料,请见下一篇图志。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图志存有不足,敬请指正。
本图志到此结束。
完
宁村落——流沙湖东,下
扶乩与湖东;明朝古寨;张氏七峰下潮,铁峰世系源流;萧氏;秦氏;陈氏;
云车会
云车会,位于湖东老寨东门外,是湖东乡众奉祀四大天王仙公之庙宇,至今已近百年历史。
据资料记载:民国十年()辛酉春,湖东张姓奉四大天王乩仙修地理成功,建庙以祀。其时,乩仙以四大天王作冠首作联云:四大格言,为善最乐;天王遗训,和气致祥。庙宇落成,延请泥沟乡贤许蕙生先生写匾额,颜曰:云车会。
自清末仙公降乩湖东,神威显赫,佑庇庶黎,造福邻里,香火不断,然于解放后,因形势而没落。至乙丑年()仙公再次临坛降乩,由童身传谕,复受湖东乡众奉祀,香火再继日盛。因初建时二层楼阁及周遭相对狭窄,不便所供,遂众择求于神前,允扩庙宇,于己丑年()四月兴工重建,是年九月落成重光。今之云车会依旧貌重建扩建,仍为土木砖石结构,其貌宏伟辉煌、石木精雕细琢、结构讲究优美,甚庄重而典雅,正体现了湖东人对仙公的崇拜之虔诚。
在上次新寨村之行,见识了仙楼铁拐仙事迹后,一直对扶乩这神秘文化怀有浓厚的探究兴趣,期间,由此而认识了华侨大学专研潮人文化的陈老师,在老师那处开始了解到很多关于扶乩的信息文化,其中谈到扶乩的“鸾期”,我遂想起在新寨时候詹伯所说:“现在最显赫的乩仙便是湖东仙公”一事,因而数月间一直思索寻找机会,想来此参观见识。可惜的是,来了湖东问询才知,湖东仙公并无固定鸾期,仅在涉及本村大事时,方临坛降乩指示,譬如修湖心园一事!其余时间,只受香火奉拜。虽没能见到或确定何时有扶乩现场,但在云车会中的勒石记事,倒也了解到不少湖东仙公的始末,由此而进一步认识扶乩与湖东的文化——潮人的宗教:德教。
当然,关于更深入的探究,目前是没有,至多我就走马观花罢了。另外比较有意思的是,重建后的云车会诸多匾额、壁联,均采用乩文镌刻,比如“云车会”三字!更多的,见下文。
此外,在查找来的资料中,另有四副民国二十年辛未正月初四日时候所作,关于云车会四大天王的冠首联:
云梯高耸髓多福;车服遥临降百祥。云由慈敷施,久同发雨沾黎庶;车从驾戾止,偏历祥林渡苍生。四美又来如我愿;大成自古协人心。四大沐调和,寰宇讴歌蒙至德;大地神变化,黎元爱戴洽阳春。
在云车会庙前东侧大路两旁,有二座一进一厅式的萧氏公室建筑,其一:润德堂,其二:徽之祖室。观建筑样貌,应是近年故地重建吧。
望老寨与云车会、润德堂、徽之祖室。
五福桥,乩文。
润德堂。
徽之祖室。
湖东老寨东门外的云车会。
乩仙所书:云车会。
大殿。
殿内东侧望大门。
重修庙记及捐资芳名榜。
后院。
祥光门。
庑廊壁上的勒石,世事录——关于湖东四大天王乩仙降临始末。
后楼二层。
后楼顶层。
云车会后院大门。
云车会东北侧:远处湖东学校、近处帝王庙、帝元桥。
东侧大埕,湖东人举行大型祭祀活动之场所。
润德堂、徽之祖室。
云车会西侧,湖东老寨。
帝王庙
帝王庙位于云车会后院大门一侧,奉祀的是三山国王,是湖东村的地头神祇,其隔壁亦有一庙宇,奉祀天后圣母。
帝王庙前的大埕,是湖东村每年探男孙探新婚的场所,也是营三山国王活动的起点!在本年正月十四日晨早7点时候,我便赶到此处,观看湖东村游神庙会及探男孙仪式,因本岁适逢壬辰龙年,为大吉之年,乡众均择于本年进行酬神,故其盛况空前,十余年难得一见!
关于“壬辰年湖东营老爷探男孙”。
帝王庙北侧厝局。
帝元桥头的榕树。
去往市场。
湖东老寨
湖东老寨北依练江,南临莲湖,为五街三至五不等座落厝包之建筑群,设有二个寨门:开于寨前正中的南门,辟于东侧临云车会的东门,观其内建筑样貌及相关历史源流,寨围始建于明,历代均有重修重建。其主座为张氏严祖之四点金——“曲水涯东”,东二座为重建的萧氏祖祠,西一座张氏祖祠,西二座为秦氏福祖祠,在各街后座及厝包中,还有陈氏永安室、秦氏祖祠、陈氏平川祖室等。湖东老寨,是多姓杂居之寨围。在走访老寨时候,除了萧氏祖祠偶得机会一入参观,其余均未有机会更进了解。
萧氏祖祠,树德堂,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岁次丁亥,于清光绪二十三年()岁次丁酉整修,延至公元一九八八年再次修葺,最后于二零零四年兴工重建。今祖祠为二进式建筑,左右各有从厝包,其貌宏伟大观,金碧辉煌,可谓贵气逼人,诚萧氏裔孙报本崇源之举措所致。关于该祠更多相关的,请见后文《树德堂记》。
张氏祖祠,永思堂,为九世祖明崑公之旧祠,系同治十年辛未其十四世孙世坚、世文等协力同建。关于民国时贤达为永思堂所作冠首联:永裕经纶承祖泽;思从孝弟振宗风。永祀无忘,莫非报祖功宗德;思由正始,庶足贻子孝孙慈。永修省而崇有为,敦诗说礼宏祖德;思无邪以杜妄念,入孝出悌绍家声。
永昌而后蒙慈荫;思孝私衷笃祀先。永济勋猷宏祖德;思兼物则继宗支。永字于庥,不外入孝出弟;思专乎慕,无忘春祀秋尝。永修乃身,彝伦攸叙承祖泽;思主乎敬,享祀不忒振宗风。
曲水涯东,为张氏崑明祖之子,严祖之居所。严祖,居张氏第十世。民国二十年,关于该四点金冠首联有:
曲江本色家声远;水道潆洄世泽长。
湖东各姓,张氏居首,萧氏次之,及后秦氏、陈氏、蔡氏。
关于湖东张氏:
湖东张氏迁自邻里小扬美村。一世祖铁峰公,于宋末偕同兄弟七人及一妹避乱入潮,俗称“七峰下潮”,分别为:远峰、近峰、立峰、德峰、铁峰、翠峰、锦峰,即“远近立德铁翠锦”,尔后七峰兄弟分居各处,后裔遍布全潮州府远近县属,是粤东张氏中的一大派系。据传说,铁峰公初居潮阳港头,继而迁创普邑小扬美,经历代繁衍生息,遂成大族,其后,裔孙又有外迁创乡者,如:湖东、秀陇、辜镇山、南塘、海甲村落等。关于七峰下潮之外,民间还有“漳浦六峰”之说,即:乐峰、枝峰、维峰、朝峰、锡峰、玉(裕)峰,共合称“张氏十三峰”,然此间仍存有诸多疑问,待续考证中,以上仅为目前资料搜寻所得及推测。
时至第七世,铁峰派系延请惠邑文进士爷张云蒸作辈序诗,以正昭穆:
一崇五日,宏昭万世;耀宗熙朝,和美永继;光祖集庆,文庭肇兴;翔云鹏麟,德登俊明。
自初祖至第十世世系如下:
一世:铁峰;二世:秀玉;三世:白溪、清江、清湖;(长房白溪公后裔居小扬美、辜镇山、秀陇、南塘海甲;二房清江后裔居湖东;三房清湖公无嗣;)四世:海秦、洋溪、达朝;(海秦公无嗣;洋溪公后裔居小扬美;达朝公后裔居湖东;)五世:松波、东皋、起英;六世:少丘、少岳、少山;七世:瑞文、炳乾、瑞钦、瑞阁;八世:锐王、锐和、心弘、四卿;九世:俊碧、俊禄、国白、飞九、文甲;十世:耀雄、元谈、隐隐、日明、耀隆、日刚。
因古人有名、字、号等称呼,以上诸祖讳仅为其中之一,至于其他称呼,不得而知。
《湖东张氏族谱》中,关于各祖传略:
一世祖传:按始祖铁峰传载,吾辈之祖,音容品行,乡不相识,尝传其为人和能处众而不流,俭以教家而不滥,故以天年终也。时敬葬铁峰祖棺於铁山之“纲地角”,因行柩至北溪墘木桥断折,日夕西沉,不能进前,众言:姑寄此地,候明日再往葬之。孰料明日见祖柩被土封密,众骇曰此为天葬也。乃请地师至该地细观其龙,但见从铁山发源一起一伏,缓缓而来,屏山大帐,开串过峡,至埔上寮前,一埔地十数亩,结箫家粮寮寨前,落脉隐隐一泉,转身又开屏障,落脉而结此穴!唯嫌其白虎昂紫,前有沙流过面。地师曰,此地龙来远至穴而不露,书有云:好地恰似闺房女也,财丁绵远,且富贵无双!祖之福也。该地葬后不及三载,箫家粮寮寨内鸡不能啼、狗不能吠,时通流离疾疫,人甚忧之,而哀告其族主陈述始末,其主萧兴成,是任翰林官,不得离位,故专请国师至该地观看,曰:此地龙真穴正砂手回环,富贵地也,观寮之阳基,不过行龙耳,书云,正龙未做,偏龙发,正葬后则偏,龙绝矣!时萧兴成之子,瑞谋中举人,且曰,此地与吾寮共龙,并无中唇叠脑,相去又隔两三里焉,岂可青天白日而掘人祖地之理!乃决于夜开一小沟阻之。是夕月明星稀,两人坐及三更,听得坟中连呼三声,有人云:这小畜牲欲作无头之鬼也,敢来锄掘佳城,废吾龙脉,你等前去,填平,明日敢再来,定责罚不贷!又有人应曰:他枉费心机,徒劳精神耳,若无乌犬血,再开十天无防也。两人听之,毛骨冷然,而瑞谋坚持,地师曰,尔不闻神人之语乎:取乌犬血祭之,此沟可成也!呜呼,果如其言!沟不复平,地被破矣!后传该沟水流鲜红如血。时祖坟内连声三日夜,遂后无出文人科甲,不遇财丁而已,可叹。
五世祖传:东皋公,上有长兄松波公,下有小弟起英公。时天下太平,公居其中,未尝受艰难跋涉之苦,无涂体沾足之势,父母康健,甘旨充足,惟吟诵读为事,五经诸史,过目能文,屡斌拔萃,因有司贪贿,文虽佳而不第,退守塞闾,咏蓼莪以事父母,赞熏笔以友兄弟,尽义方以训子侄。及六世长成,公叹曰:人生无百岁寿,枉想千年计,儿孙自有儿孙福,人生如白驹遇隙,岁月无多,乐则斟酒赏月,月下论文,忧则玩花散闷,寻山玩水,号曰处士,以享天年也。公享寿七十三岁,执卷而终耳。
六世祖传:少岳公生平,丰衣足食,轻财重义,所虑者,唯子息,故再娶庶母林氏,为宗祀之故也。及行三十八岁,嫡妈陈氏,止产炳乾公而已,惟庶妈连生三男,曰瑞文,瑞阁,瑞钦(今称之为婆房是也),祖乃无承桃之忧。公创有厝四座,粮田数十亩,恐嫡长受推,乃揭香灯田三亩,付长房收管,永为己业,余无轻重之别。公惟无偏爱,妈无妒忌,而为长者,亦敦友爱,而无争孰之心也!苟非公义方教子,何能如是?
七世祖传:炳乾公,不特机敏善变,而且智勇过人。当崇祯顺治,明清交际之时,四海纷乱,盗贼蜂起,民不聊生,弱者死,壮者留,强凌弱,众暴寡,大拼小,十有九矣。当此时,公振臂一呼,惊惧四邻皆起,严命传喧,奋起抗贼,人心始定,使至修寨栅,整器械,陈列阵势,十五持兵,五十者息不用,日则耘耕,夜则传更。四方盗贼,闻之莫不吐舌。遇者,莫不错路。掩旗息鼓,草木无惊,四邻称赞,而免于流离失所也。非公之勇略过人,调制有方,以此弱小之品,焉有磐石之安平?
以上传略中文字句语有作删增。
关于湖东萧氏:
据老寨内萧氏祖祠树德堂记:湖东萧氏,源出漳州郡守状元国梁公之次孙,潮邑宰洵公派,明末潮邑四大房继序堂十世概公(号檐然)之裔孙也。藩居普邑子孙繁盛,分衍石鸟、湖东二村。
由于资料收集有限,湖东各姓氏相关仅此。
东门。
东门巷,湖东游神营寨内的首站。
往寨内大埕。
如今老寨内规格最高的建筑——萧氏祖祠。
萧氏祖祠三山门匾额及回照,熟悉的匾额大字笔法!
东门巷内的陈氏永安室。
寨后。
中街最后座,秦氏祖祠。
曲水涯东,明代建筑?!!
抵挡南门冲煞之用的狮爷。
古老的匾额,走笔极美!
远处,普宁铁山。
中街曲水涯东后座,陈氏平川祖室。
西一座,张氏祖祠。
老寨西侧厝包。
西二座,秦氏福祖祠。
南门内侧。
湖东老寨南门。
南门外,往东。
南门外,往西。
寨前路。
回程
走访了老寨之后,湖东村的大部分区域便算是见识过了,但我还是想再走走,怕遗漏太多。
我们顺着寨前路往西,观张氏益祖祠,再往湖东市场停车处,继而绕行老寨后,最后回到福德里。
往湖心园西侧厝局。
张氏益祖祠。
厝局中的古井。
是否此处为古时湖东第二次创寨的陈厝寨?
走小路,去往市场。
童年。
市场一角的楼阁建筑。
望老寨与寨池。
寨后路。
往西。
福德里前方东北侧另外厝局后的伯公庙。
夕阳下的福德园与福德里。
回到起点。
湖东村之行,始于福德里,也终于福德里。
这一次的村落走访之行,收获不算多,但关于张氏七峰下潮的源流文化,却有了一些新的进展,算是继南溪德峰公三张世系源流文化、小扬美村张氏文化之后的另一个发现吧!甚兴!
至于更多的,因个人能力有限,仅此,不足之处,敬请见谅。
最后,感谢湖东村的朋友热情款待导游全村。
本图志到此结束。
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