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寡趣病因 > 万万没想到黄建新和叫兽ldquo勾搭
万万没想到黄建新和叫兽ldquo勾搭
北京皮炎好的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9506104.html
“现在香港电影节组委会都会问我,又带来了多少个内地记者。”站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的一号大厅中,在优酷坚持了4年的品牌“大师微电影”的发布会上,优酷土豆集团副总裁卢梵溪笑嘻嘻地看着自己请来的40多位内地媒体说道。
作为一档越来越国际化的非竞赛类电影节,以及两岸电影交流的窗口,香港电影节毫无疑问希望能获得内地观众的瞩目,以及和内地视频网站的合作。
但在四年前,优酷的“大师微电影”活动,还被业内视为“网络视频”等不着调的内容,因此当年组委会连发布会场地都没有提供,“我们就自己在住的酒店做的活动。”
但从年的许鞍华等、年的吴念真等、去年的姜帝圭等,再到今年的黄建新、蔡明亮、严浩、莫森.玛克玛尔巴夫四位导演,优酷的“大师微电影”品牌活动就这样坚持了下来。而在今年,优酷更是喊来叫兽易小星,并正式公布《万万没想到》大电影计划,“大师”黄建新则成为该片的监制,“就是他的管家”。
严浩、黄建新、蔡明亮、莫森.玛克玛尔巴夫
电影大师进入微电影领域,而恶搞视频教父变成大银幕导演,这样想来,这场活动还是有点意思。为此,小娱也采访了叫兽、黄建新、卢梵溪等人,聊了聊如何将《万万》搬上银幕,这其中网络IP转化成电影IP的方法论。
微电影未来的功能在哪?大师找空间、新人找经验
实际上,作为网络视频的一个门类,微电影早已不再受宠:你听说过经纬创投投资莱可传媒、创新工场投资暴走大事件,你听说过无数的传媒人自立视频小团队,但你还记得哪个微电影团队被资本方青睐的吗?
关于这一点,其实卢梵溪都觉得非常无趣:“优酷在微电影领域,已经占到了非常高的市场占有率,没有什么竞争者了。”
但同时,微电影资金、时间成本又相对很高,因此,卢梵溪表示他们并不认可微电影“变成大型广告片”的功能,相反,他认为这是优酷挖掘新人、给大师培育创作空间的一个品牌活动。
优酷在“微电影大师”之外,一直还有对应的另一个“厂牌”,那就是“青年导演扶植计划”。在设想中,优酷一直希望能打通两者的关联。
毫无疑问,《万万》里黄建新和叫兽的结合,也可以视为两者合作的升级版。
据卢梵溪透露,他们发现很多年前导演在微电影这个市场,因为广告商的看好,并不缺钱,缺的反而是经验:“回想我们第一季的一些青年导演,有些导演如筷子兄弟现在已经制作到大电影,他所能拿到的费用甚至有几百倍的增长;但依然有一些导演在今天还是停留当年的水准。”
为此,优酷一直希望两者能进行结合,而不是单纯的把年青导演的新片推送到国际电影节:“我们有推送到威尼斯这些最顶级的电影节去展映和入围,但这些并不是大家感兴趣的,所以我们想让这些大师和我们新一代的导演做结合。”
实际上,近几年也有不少大师挂名监制、制片人的电影,但“实际上对导演没有太多的帮助,因此去年我们实实在在的试,像顾长卫和何文超制作的《盲钻》,一个是50年代、一个是80年代。顾长卫把他的很多思考和技术的管控和后期都帮助了他。”为此,卢梵溪还用打仗来形容这种搭配,“叫兽团队是特种兵,是负责冲的,但是后面需要很多有秩序的正规集团军。”
黄建新的哲学:一个真正的监制是个CEO
谈起明星监制,很多人熟悉的可能是陈国富、刘伟强这种从香港电影工业里面成长起来的技术派。而在内地,说起监制感觉却都是官僚、台长、投资人的专属title。
实际上,以导演身份为人所知的黄建新在监制圈却有着不错的名声,《智取威虎山》、《投名状》等票房口碑俱佳的电影,其背后监制就是这个动辄称“工匠精神”的黄建新。
不过在监制这个领域,黄建新更愿意自比为“CEO”:“因为电影是一次投资行为,我就是一个CEO,就是来平衡投资人利益、来管控成本。尤其对于投资方要挡住,我是不允许十个投资人每人都对导演发号施令的。电影的监制一定是内行,而不能是行政人员,所以他会经过筛选,把有用的东西综合以后告诉导演。如果十个投资人你说这个、他说那个,那导演没法干了。”
黄建新表示几个月前,他做客优酷的一档节目,受到合一影业总裁刘开珞的邀约担任监制。这部在优酷创造了20亿播放量的网络神剧,让他非常好奇,“那如果是三十块钱一张票,那得多少票房啊!”
作为一个监制的身份,黄建新是非常看好《万万》的这个IP,以及看好《万万》这个IP背后的“叫兽”。
为此,他也举了《智取》的例子:“为什么一定要让徐克拍《智取威虎山》,为此不惜等三年?是因为我知道他的能力和他的IP,才有可能使这个电影成功。”
对于《万万》转大荧幕,黄建新也有自己的担忧:“《十月围城》我们曾经关于用李宇春的时候有一次调查,我们当时认为她众多粉丝是可以转换成观众的,但最后离我们设想差距很大,我们发现这是两拨人,比如网络上有很多宅男宅女,他们最大的心理障碍就是社交恐惧症,他们不愿意出现在公众场合,所以这一部分人是转换不到电影院的。而常看电影的人会对电影有综合性的要求,比方说对它的技术层面的要求、对演员的要求,这些跟网络是有区别的。”
对于这个问题,自称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叫兽笑着说:“我们会请一线明星当男二或女一、搭配白客,还有专业电影技术团队的加成,还有影院档期的加成,再加上黄建新多年对于市场的把控力,应该没问题吧。”
至于票房会超过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吗?“2亿对于新导演来说,已经很多了。”已经写到第19稿的叫兽,这么告诉娱乐资本论。
至于优酷,或许也在等着《老男孩》之后,从“微电影”这个品牌中生发出的,一次新的票房奇迹。
娱乐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