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寡趣病因 > 丧丧的李雪琴为什么她可以让别人快乐,

丧丧的李雪琴为什么她可以让别人快乐,



看白癜风的医院哪里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

01.有人即使名利双,也不快乐

最近,李雪琴彻底火了。

从来没有说过脱口秀的她,却在《脱口秀大会》中一路披荆斩棘。

以第一名的成绩冲入决赛,获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

李诞夸她天赋异禀,大张伟对她竖起大拇指,沈腾也对她也喜爱有加。

不仅在比赛中毫不犹豫地将手里的5票全都投给了她,

近期还特别邀请她参加了由张艺谋监制,

在央视直播的,《我和我的家乡》豪华版首映式。

可见,她有多火。

以前提到李雪琴,大家只知道她是被吴亦凡“宠幸”的幸运儿。

但这次脱口秀大赛,却因为她的“好笑”,让大家重新认识并喜欢上了她。

比如刚上节目,她就开门见山,说“我是网红,我是来进货的。”

背负着使命,务必将现场脱口秀演员的段子都抄走。

说其他选手因为想赢,争相选自己做PK对象,

她很激动,因为“从来没被这么多男生竞争过。”

吐槽工作时老板天天给她“画饼”,说这次参加脱口秀比赛是被老板逼的。

没想到来到这,李诞也夸她天赋异禀。

舞台上的她,似乎很懂得把控节奏,制造笑点,逗大家捧腹大笑,让众人快乐。

然而舞台下的她,能再次刷新你对她的认识,宅而无趣,长期生活在闷闷不乐之中。

她坦言从来不会拒绝别人,宁可亏待自己也要让别人高兴,希望所有人都满意。

别人觉得她搞笑的时候,其实她自己一点都不开心,

那些评论下的大笑的表情,才会让她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生活中她的朋友也很少,大多数情况下她常常一个人宅在家里打发时间,

因而坏情绪都得靠自己排解,无处宣泄。

甚至有投资人给了她万,并没有定任何回报条款,

只是说,希望这笔钱可以让她快乐一点。

02.李雪琴不快乐的根源

按照普通人的想法,如今名利双收的李雪琴实在是没理由不快乐。

那么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今天的她为什么还是不快乐呢?

首先,从日常行为来看她绝对属于一个深度讨好型人格。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呢?

是指一味的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最大的特点就是害怕起冲突,因而刻意迎合他人,掩藏自己的感受。

具体表现为:凡事都从自身找原因,不会拒绝他人,

压抑内心的需求,边界感弱,是他人眼中的“老好人”。

也就是说,讨好型人格的人完全没有自我,活在别人的眼中,以“虚假自我”示人。

他们的快乐源泉,取决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满意度,

当别人有不满,他们就会有深深的负罪感。

然而内心的真实自我被压抑的久了,会突然蹦出来和虚假自我打架,

导致内心内耗严重,长期生活在矛盾当中,痛苦不堪。

来看看李雪琴是不是这样。

有次采访中,李雪琴说自己最近特别痛苦,原因是“特别不会拒绝别人,

然后什么都答应,导致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越来越在乎别人的评价,特别怕别人骂我。”

这些话翻译过来,意思是说我很痛苦,

我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感受之上,导致了没办法做真正的自己。

我太在乎外界的眼光,但其实我渴望做真实的自己,

因而活的拧巴,心力憔悴。

主持人说:你为什么有一个中年男人的心态,睁开眼睛好像周围的人都要依靠你?

李雪琴说:对,我事实上就是这样的。

李雪琴之所以觉得周围的人都要依靠她,

是因为她始终把他人的需求和感受放在第一位,没有自我。

所以很多时候放大了自己的责任感,其实是没有边界感的表现。

主持人问:你觉得自己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李雪琴答:根源是我的目标和我现在做的事不自洽,

解释说拍纪录片或做访谈类节目才是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个解释,其实就是,真实自我和虚假自我的矛盾。

虚假自我说,别人都说你有喜剧天分,

你看无论是做网红还是脱口秀你都红了,趁着这个势头赶紧加速前进啊。

真实自我却说,虽然我现在已经红了,

但是这并不是我真正喜欢和想做的,我想放下成绩,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于是两个自我不断打架,内心不断挣扎,当然会感觉痛苦不堪。

其次,李雪琴十分自卑,看问题很悲观,把自己也常常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

即使是北大毕业,她却觉得自己仅仅是擅长考试,

在抖音上成了网络红人,也还是认为自己迟早要凉。

总之,她看待问题始终保持在悲观的角度,给人一种很“丧”的感觉。

心理学认为,自卑其实是不断的自我否定和自我责备。

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攻击,因为道德的约束,他们不能攻击别人,所以只能攻击自己。

这导致她用消极的态度看待自己和世界,凡事往坏事想,

自我价值感低,非常容易陷入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漩涡中。

别说快乐了,能好好活下去也成了一种目标。

大学期间她已经患上了抑郁症,并且有了自杀的念头,工作后还真的自杀过一次。

李雪琴的口头禅是:这事不行。

去年李雪琴其实已经收到了《脱口秀大会》的邀约,但是被她拒绝了。

原因是当她看到《脱口秀大会》第一季的冠军庞博,都未入选。

立即断了参赛念头,“我去参加个屁啊,连庞博都上不去台了。”

看,自卑的人就是这样轻易否定自己,因为她内心深处不相信自己能做好任何事情,

哪怕机会摆在眼前,还是自认为配不上。

她曾录过一个短视频,讲“我想整容”,讲着讲着就要落泪。

因为她觉得自己之所以被喜欢,是因为大家认为这个女的“彪,虎,长得也不好看”。

大张伟夸她:“有些人入行时间长了,只有经验,没有才华。

你现在没有经验,都是才华,所以现在是你最棒的时候。”

这时,李雪琴发了一条微博:可别夸了,我没那么厉害,苟住就不错了。

这话还真不是谦虚,而是她的真实想法。

世界未曾改变,对于乐观的人来说到处都是色彩。

但是对于悲观的人来说,世界只剩下黑白色,活着的每一天反而像是苟且偷生。

再次,李雪琴几乎没有朋友,

这导致她不能及时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喜悦和悲伤,看起来很孤独。

人类是群居动物,天生有分享的意愿,

特别是有难以言表的快乐和痛苦,算是宣泄情绪的一个出口。

但是她这一块也是缺失的,所有的负能量只能靠自己消化,

这需要强大的内心,否则只会被反噬。

以她目前的状况来看,她已经被负能量反噬了。

03.童年不幸的人只能制造更多不幸

都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她。

我们以为她讲的是段子,其实她只在假装风轻云淡地在复述沉重的人生。

童年幸福的人能制造更多幸福,童年不幸的人只能制造更多不幸。

很不幸,李雪琴是后者。

初三那年,她的父亲生意失败,欠下巨额债务跑了,李雪琴和母亲开始了相依为命的生活。

母亲把这一变故归结到她身上,情绪不好,就向她发泄,她总是小心哄母亲开心。

因为琐事被母亲骂,她反过来还要安慰母亲。

同时她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每次考试都必须考第一名。

因为她不想让人家说,“完了,耽误这孩子了。”

尤其是不能让母亲有这种感觉,否则母亲该崩溃了。

巨大的压力,导致她敏感而脆弱,经常跑出家门就哭,

在外面哭完,还要回家像没事人一样安抚母亲。

正如她在《脱口秀大会》上调侃自己所说:“我妈是我带大的”。

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她开始变得没有自我,永远活在他人期待的目光中。

心理学认为,讨好型人格和早年的创伤经历有很大关系。

内心里,讨好型人格的人是渴望被关心和关爱的,但因为缺失了太多关心和爱,所以用讨好的方式获取他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gr.com/gqby/20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