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寡趣病因 > 不患寡,患不均背后的真相
不患寡,患不均背后的真相
一对棕色的猴子坐在笼子里。饲养员时不时给它们一些代币,用这些代币可以换取食物。相比黄瓜,猴子更喜欢葡萄。那么,同样的代币,一只僧帽猴换得了黄瓜,而另一只得到了葡萄——不公平现象发生了,接下来,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年,SarahBrosnan和FransdeWaal用猴子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发现猴子非常不喜欢吃亏。一只猴子独处时,无论得到葡萄还是黄瓜,都很开心。但当一只猴子得到黄瓜,它的伙伴却得到葡萄时,它便会非常愤怒:它可能会将黄瓜用力扔出笼子。一些灵长类动物都有“患不均”的表现。它们讨厌受到不公平待遇。
心理学家有一个专用名词来解释这个表现:“不利-不公平厌恶(disadvantageous-inequityaversion简称D.I.)”。D.I.在黑猩猩和狗身上也存在,当然,人也如此,而且似乎从很小就养成了。研究发现,12个月大的孩子就已经表现出喜欢思想更公平的卡通片。
对人类来说,D.I.只是“患不均”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患寡”,即“有利-不公平厌恶(advantageous-inequityaversion简称A.I.)”。
在一项研究中,心理学家PaulBloom和他的同事让孩子们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做选择:自己得到一张代币,另一个孩子也得到一张;或者自己得到两张代币,另一个孩子得到三张。“你可能会觉得后者好,因为两个孩子都得到更多,但是,孩子们更乐意选择第一个选项,以确保他们得到的不比别人少。
结论:我们是对自己得到的比别人少,有天生的厌恶,而不是对不公平。
D.I-“患不均”是天生的:遍及全世界,也存在于动物世界中,得到更少意味着一种羞辱。相反,A.I-“患寡”则是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的产物。
圣人:把公平看得高于一切,他们主动秘10年的经验方专治脑梗心梗不到康复护理糖尿病饮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