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患病影响 > 一步一步教你做PCR

一步一步教你做PCR



整天谈论测序,那测序里面关键的一环是什么呢?当然是PCR了。呵呵,本次小编就写给只会做分析而不会做实验的的生物信息小伙伴们。很重要奥,所有的分析最终都要落到验证上奥!

一、实验原理

PCR是体外人工选择性扩增DNA的一种方法,它类似于生物体内DNA的复制。在生物体内DNA复制需要模板、引物、DNA聚合酶、DNA解旋酶、dNTPs;而体外PCR反应同样需要类似的成分,有模板、引物、PCRBuffer、Taq酶、dNTPs。其中引物是人工设计的特定序列,实现对特定位置的扩增;PCRBuffer提供一个反应的缓冲环境;反应过程同生物体内一样,DNA双链打开,引物结合模板,延伸形成新链。而这些过程在生物体内靠DNA解旋酶解链,而在体外在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实现的。如常用94℃变性模板DNA打开双链,在退火温度处引物结合到模板上,最后在72℃完成延伸,并反复重复此过程即可实现对特定片段DNA的大量扩增。到第三循环开始才产生出和靶DNA区段相同的DNA分子,进一步循环地产生出靶DNA区段的指数加倍。

在扩增后期,由于产物积累,使原来呈指数扩增的反应变成平坦的曲线,产物不再随循环数而明显上升,这称为平台效应。平台期(Plateau)会使原先由于错配而产生的低浓度非特异性产物继续大量扩增,达到较高水平。因此,应适当调节循环次数,在平台期前结束反应,减少非特异性产物。到达平台期(Plateau)所需循环次数取决于样品中模板的拷贝。

二、主要的成分

模板

1.模板可以是多种形式,主要包括基因组DNA、质粒DNA、携带病毒的基因组DNA、PCR产物,cDNA等,但不能为RNA。对于不同类型的模板,其主要不同在于预变性的时间以及模板的量。一般对于大的基因组DNA预变性时间10min足够,质粒DNA2min、携带病毒的基因组DNA预变性2min、PCR产物预变性2min即可。

注意cDNA为单链DNA,但仍可做PCR的模板,只不过在第一轮循环时只有一个引物结合,合成另一条链。从第二轮开始,两个引物均与特异位点结合,从而实现了与常规PCR的接轨。而同作为单链的RNA却不能进行PCR扩增,原因就在于实现PCR反应的是DNA聚合酶,只能特意识别DNA链。

2.对于模版的量来说,一般25ul体系DNA的质量为50—ng。对于基因组DNA由于其结构比较复杂,提取的浓度也往往比较大,为防止浓度过大对PCR造成影响,故需对提取的DNA进行梯度稀释。否则浓度过高则可能会引起非特异性扩增。对于质粒及PCR产物由于其结构简单,且提取浓度一般较低,则无需稀释。

引物

1.一般引物用贮液浓度为10uM。对于刚合成的引物可以根据期管壁上的说明计算稀释至10uM即可(一般引物说明上配制的浓度往往过高,所以必须稀释至10uM才能利用实验室最小刻度(0.5ul)的移液器取到)。另外引物一旦稀释完毕,应注意分装小份,防止在用的过程中反复冻融引物而造成引物的失效。

2.一般25ul反应中引物用量为0.5ul(终浓度要求为为0.1——1uM),若引物若放置时间比较长,则可以适当增加引物的用量。引物用量过多,容易导致引物二聚体(电泳时位于前方不成条带的小片段)的出现。

附:

1.引物稀释的方法:配制时首先将合成的引物r/min离心5min,室温静置1分钟,然后再慢慢打开管盖,根据引物合成单(或储存引物的离心管)说明加入一定量的灭菌水(引物说明是加入Buffer,此处加入无菌水即可)以达到10uM的浓度,在漩涡振荡器上充分振荡5-10min,即配成10um的贮存液,-20℃保存备用

PCRbuffer

一般PCRBuffer为10×的,使用时终浓度应为1×。如25ul体系中,应加入10×PCRBuffer为2.5ul。另外使用时应注意是否添加了Mg2+,若没有,则需要再单独添加,有则无需。

Mg2+推荐用量为1—4mM。浓度过低,影响PCR产物的产量,而浓度过高,则出现非特性扩增。在PCR反应中Mg2+浓度,需进行优化。

三磷酸脱氧核苷酸(dNTPs)

避免反复冻融,应分装小份。dNTP的浓度取决于PCR反应体系中的特定靶序列的长度,常用浓度为0.2mM。据此我们可以确定反应体系中的dNTP的最低适宜浓度。当dNTP的浓度大于50mmol/L时会抑制Taq酶的活性。需要注意的是dNTP与Mg2+之间的浓度关系。因为dNTP中的磷酸基团可与Mg2+结合,使反应体系中游离Mg2+浓度下降从而影响Taq酶的活性。

Taq酶

PCR使用的Taq酶在反应时由于丧失3’——5’外切核酸酶活性,因而不具有校正活性。在典型的一次PCR反应中,taq酶造成的错误的核苷酸错误的掺入率大概为每个核苷酸中就有一个,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会有多大的影响,但是在分子克隆中如果有一个错误核苷酸掺入,很有可能造成移码突变,影响是严重的。为弥补taq酶这一缺点常将克隆后的序列进行测序,来确认所扩增序列的准确性。同时也可采用保真度更高的PfuDNAPolymerase,来确保扩增的准确性,PfuDNAPolymerase有3’-5’的外切酶活性,5’-3’外切酶活性,是目前已发现的所有耐高温DNA聚合酶中出错率最低的。但PCR产物为平端,不能进行Ta克隆!而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是使用TaqPlusDNAPolymerase,该酶是Taq酶和pfuPolymerase的混合物,因此既能保证准确性又能保证能够进行Ta克隆。在使用中应该注意如下问题:

1.25ul体系中一般用量为0.1ul(用枪头沾一下即可),用量过多可能会出现非特异性扩增。

2.PCR体系构建过程中最后加入的一种成分,因此只有在其他试剂加完之后才可从冰箱中取出加入。

3.Taq酶中含有甘油,故不结冰,若结冰则应丢弃。

4.对于预变性时间较长的PCR反应,应在预变性即将结束后加入酶,减少长时间高温对酶活力造成的损伤。

5.保存时间过长的酶可以适当增加用量。

三、体系构建

1.加样原则是酶最后加,倒数第二加的为模板。加样时应从离心管底部将各成分依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加到管壁上。如果做多管PCR,那么按照如下方法计算出公共成分做n管时所需总体积然后混合均匀之后再分装到各个离心管中去,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误差及污染。

V总=V标×(n+1)

其中V总需配制的总体积V标每管PCR反应需要某成分的标准体积,n表示所做PCR的管数。

2设立适当的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检测PCR各试剂的可用性及污染性,便于对电泳结果准确的分析。

四、预实验

准备一个冰盒,并将做PCR的各试剂(除酶)、模板及无菌水放到冰上融化,设置PCR仪上反应程序。

五、实验步骤

下列步骤均在冰上操作

1.取1.5ml离心管,加入各公共成分(除酶)的V总,然后分装于各PCR管中,最后将酶加入。

2.瞬时离心10s,将各成分混匀。

3.放入PCR仪反应。

4.4℃冰箱保存。

5.电泳检测。

注:常用于PCR的DNA聚合酶多要求反应必须冷启动,即反应必须在瞬间从低温达到变性温度(一般94℃)。但有些酶需要热启动,则无需在冰上操作,但酶同样还是需要现用现取,保持酶的最大活性。

示例PCR反应体系(25μl)及条件如下:

质粒DNA0.5μl

上游特异性PCR引物0.5μl

下游特异性PCR引物0.5μl

10×PCRbuffer2.5μl

Mg2+1.5μl

dNTP0.5μl

TaqPCR聚合酶0.1μl

灭菌水18.9μl

预变性94℃2min

变性94℃30s

退火59℃30s

延伸72℃1min

循环数30cycles

后延伸72℃10min

求赞赏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治疗白癜风口碑最好的医院
白癜风好了应该要注意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gr.com/hbyx/110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