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患病影响 > 大家说语文崔琪高中语文梳理与探究板

大家说语文崔琪高中语文梳理与探究板



高中语文“梳理与探究”板块教学研究,是一门知识性、组装性、系列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因为知识庞杂零散,缺少序列性,又因为语文能力的综合性,所以需要统一规划、系统整合。

虽说语文学习是以基础知识作为支撑,以提高听说读写基本能力作为目标,但实际上学生每天语文学习的内容,都离不开语文知识与基本能力这两个基本点。貌似与我们“梳理与探究”这门课有重叠之处。而在所有语文课上,像汉字、成语、对联、姓氏起源等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知识领域的这些内容,都只是星星点点、零零碎碎的讲解,缺少系统、专门的梳理。这就为我们这门课的开设提供了必要性和必然性。这门课是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与补充,它一部分架构在课堂教学之中,通过课堂集体实践完成,还有一部分是作为专题在校本课程中完成的。

高中语文“梳理与探究”版块教学研究从内容上说分作三大类,第一是知识类,第二是能力评价及运用类,第三是鉴赏类。

知识类包括:“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等。

实践类包括:“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逻辑和语文学习”等。

鉴赏类包括:“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等。

这三大类内容要在一年零四分之一学期内完成,需要好好规划。

“梳理与探究”板块的教学,关系到语文学习的最基础知识,尤其是汉字、成语和文言词语句式。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运用情况,决定着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梳理,要综合考虑,系统渗透,鼓励学生在独立学习和集体活动中动手动脑,自己归类整理,这样才能夯实基础,为学好语文创造先决条件,而这个版块的目标定位也在这里,其间的各类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是本课的特色。

我们这里强调基础知识类,并不是说不顾实践类和鉴赏类。因为实践类和鉴赏类,其实是贯串在语文学习的始终的,比如课前的预习与思考,课上的讨论与质疑,课后的反思与交谈,都是与之相关的语文学习。学生在这个重复“n”次的过程中,提升了逻辑思考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和评价判定能力。而诗歌欣赏、散文欣赏、名作欣赏等等,练就的就是鉴赏能力。所以这个版块的梳理可以直接把重点放在知识的归纳整理上。

一、从理解汉字字意开始,打好语文基础

(一)繁体字简化带来的尴尬

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这几个例子完全可以说明汉字蕴涵的智慧,但经过简化以后,这些智慧或者消失了,或者打折了,或者变味了。

1、爱无心。

爱在繁体字中写成「愛」,中间有个「心」字。表明古人谈到爱时,是用上手托着一颗真心去爱,而现代人不仅爱得肤浅,还只爱钱……足见,“爱”少了心后,人的灵魂开始堕落了。2、龙匕首。

繁体的“龍”字,怎么看都美,而简体的龙字,怎么看都跟「死」字只隔了一层皮。作为中国人的图腾,“龙”字简化之后实在是有点对不起自己了,图腾简单,总意味着比较原始吗。“龍”的传人,难道连掌握“龍”字都有难度?其实书法家在单独写“龙”的时候,一般都写繁体字;少年练习书法也一定要写繁体的“龙”。现在仔细琢磨简体的“龙”看不出其蜿蜒曲折的形态,倒能看到一把匕首,似乎要杀死每个中国人。3、党不黑。

繁体的黨字,可谓意义深远。我将它看成一个会意字,即在一间屋子里,一群黑心的人(黑),正在密谋着什么(口)。因此,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贬义多于褒义,什么“死黨”、“黨同伐异”、“结黨营私”等,从中绝对看不出伟大光荣正确的意思,这是个蕴含哲理的字。自从将「黑」改成「儿」后,这个字就变了味,不少人喜欢“爱民如子”或者自认“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了。总之,“黨”字字形地演变,与中国社会的现实真是丝丝入扣,甚至可以说是与时俱进。

4、厂倒闭。

繁体的廠字,无论如何,都寄托了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谁不希望自己国家的工廠,既广大,又宽敞呢,这样才会有效益。但改成简体后的厂,虽然笔画变得异常简单,但从内涵上却无法说通了。它既不广也不敞,如果写得潦草,还容易与“尸”字相混淆。就算不往那方面想,至少,厂这种形状,是一种缺少支撑的形象,怪不得一些国营工厂都倒闭了。一根斜边怎么能撑起一个平顶呢?将“廠”简化成厂,似乎已经预示了中国工廠的前途。如此说来,将“廠”简化成厂的始作俑者,一定是个能够预见未来的天才。

5、灯白丁。

厂如此,灯亦然。繁体燈字,不仅读音上与登完全相同,而且还有燈下苦读、五子登科的美好祝愿在里面。改成简体灯后,首先读音变得莫名其妙,按照形声字的读音规则,“丁”与“登”还是有明显区别的,而且字的涵义也成了灯下出白丁。如果回顾建国后几十年对知识分子的轻蔑与打压,我们就能从这小小的灯字,看出些玄妙。想一想,“厂”与“丁”给合成“厅”字,与原先的广聽成“廳“,已不可同日而语。而一些老总将工厂看成自家的客厅,他们当然会支持简化字了。讲这几个繁体字的变化,讲它们原先的含义与现在的含义,并不是要开倒车,而是要让学生懂得汉字中蕴涵的智慧与哲理。由此,引发学生探究汉字意趣,理解汉字字理的兴趣。

所以,给学生讲汉字,尤其是讲文言文的重点词语时,一定要讲它的繁体字,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

(二)错别字引出的荒谬

殊不知——“孰”。

常见学生在作文中最喜欢使用“殊不知”这个词语,但这个“殊”字每每被写错,不是一年一届学生写错,而是年年岁岁每届学生都会写错。原因就是对这个字的意义不了解。

“孰”本来的意思是“熟”,后来当作疑问代词“谁”,可以指代人,也可以指代物。

殊,从字形上说是形声字,左形右声。《说文解字》解释:“殊,死也,从歹,朱声。汉令曰:蛮夷长有罪,当殊之。”由此可知“殊”是死的意思,“殊不知”的意思是“竟然不知道”。如果用到“殊不知”就是强调到死也不知道,与“谁不知道呀”的意思迥然不同,不可混淆。

陷阱——“井”。

将“阱”写作“井”,也是常见的错误。“井”是象形字,象事物之形。而“阱”的意思是陷阱。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阱,陷也。从阜从井,井亦声。”左侧是倒下来的山,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右边的“井”既是声又是形,表明“阱”的意思是为防御或捕兽而挖筑的工事或者陷坑。掉入“陷阱”一定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跌入人为的陷害;而不是失足落入水井。

破釜沉舟——“斧”斧,是个会意字。。上面是一只手,下面是象斧子形状的斧头。这个字的意思是“斫”。“破釜沉舟”这个典故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公元前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地区)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釜”,,上面是两只手,下面是做饭用的锅。从典故中知道“沉船破釜甑”就是砸破船只与饭锅,准备决一死战,战斗到底。如果写成“斧”就成了破斧头沉船,那就太荒谬可笑了。举上述繁体字简化和写错别字的例子,只为说明汉字背后有很深的文化和古人造字的智慧,汉字写错了,不简单的是对不起老祖宗,而是不理解、不懂得、不用心闹出的笑话,是一种不负责、没文化的表现。要想有涵养、有品位、有责任心,必须从正确书写汉字、准确理解汉字开始。上面这番话,可以放在初始年级的第一节语文课上,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语文学习要领,端正态度、提高认识的目的。

(三)初始阶段提要求

开学第一课,就可以初次完成《语文学习评估表》。

完成这个表格的用意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习语文的途径与方法,从另外一个角度提高他们对语文的认识,促使他们找到学习语文的途径,帮助他们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进而不断提升语文学习的自觉性。当调查结果收上来后,教师要做一个统计,对未来三内年要面对的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学习状态,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和掌握。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同时,还要借这个调查表格,表扬那些得分比较高、学习习惯比较好的学生,使他们在学习起点上得到激励。而调查表统计的数据应暂时保留,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论文题目,也可以往后放一放,等到语文学习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再旧事重提,目的在于及时总结和调整语文的方式,提高效率。

数据表明,凡是在这个统计中得分较高的学生,其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都比较好。而对得分不高的学生,教师可以从一开始就对他们予以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gr.com/hbyx/11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