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患病影响 > 周志芳有释上
周志芳有释上
“有”释
周志芳
“有”字具有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此,笔者试图从语料库研究的角度切入,通过探究经典传世文献中“有”字的音、形、义流变,探究“有”字适用范围与确切用法之间的异同之处,为笔者深入开展进一步的训诂学研究打下扎实基础。
“有”字释音、释形、释义训诂学
目录
一、“有”字释音、释形、释义
二、“有”字在先秦两汉经典传世文献中的出处考
三、参考文献
正文
“有”字具有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此,笔者试图从训诂学研究的角度切入,通过探究经典传世文献中“有”字的音、形、义流变,同时注意广泛吸收先秦两汉语料库丰富资源,爬梳剔抉,追本溯源,参证义理,旁搜佐证,探究“有”字适用范围与确切用法之间的异同之处,于明其然之余且能探其所以然,所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预行跬步、以期千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相信,这一有益尝试与训练,是一项非常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工作,必将为笔者深入开展进一步的训诂学研究打下扎实基础,在培养开阔的学术视野和高度的抽象概括能力同时尽可能接近真相,得出冷静的、阶段性的学术成果,经义明而公理现,庶几无憾,为此,笔者不惮天资驽钝才疏学浅而尽绵薄之力,疏漏之处,敬请方家多多指正。
古人云:“窥一管而知豹,睹一叶而知秋。”在这里,笔者通过诠释“有”字,深感其微妙性和复杂性非一篇短文可以囊括,事实上这种尝试也可以回答长期以来困扰笔者已久的、关于义理与训诂何者为先为重的问题。众所周知,训诂未明,义理无以立,训诂之学,堪称“治经之功”,是为治经读史打好音形义上的基础以做好准备工作,但这是不够的,在明白训诂之学的基础上深谙义理、通达礼制、融化贯通、打通古今才是治学的根本与最终目的,才能体现一个学者对传统学问理解和体验的深度,惟有通过对典籍文本的精研细读、深心体贴和对历史文化的细腻感悟,广搜博引,引申大义,才能真正集诸家之成,镕铸大义而为一家言,为文治学,篇中之微恉,词外之寄托,方才足以发墨守而开疑滞,因此,要想疏通文字、坐忘文字,达到得意忘形、得意忘象乃至忘怀得失,工具书非常重要,这是治学成功的第一步。
一、“有”字释音、释形、释义
(一)、释音
《宋本廣韻》“有”标列如下[1]:
反切:云久切
聲母:见系影组云母
韻母:尤母
聲調:上聲
平水韻:有
等呼:開口三等
韻攝:流攝
韻部:尤韻
郭錫良所著《漢字古音手冊》,标列如下[2]:
有为本义读上声时,云久切,流摄开口三等,云母上声有韵
有通“又”读去声时:于救切,流摄开口三等,云母去声宥韵
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编写的《方言調查字表》标列如下[3]:
流摄开口三等,云母上声尤韵
备注:其标列与上述《宋本廣韻》完全相同。
(二)、释形
东汉许慎所著《說文解字·卷七上·有部·有》释“有”为:“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凡有之屬皆从有。云九切。”[4]
清代段玉裁所著《說文解字注·卷七上·有部·有》释“有”为:“不宜有也。謂本是不當有而有之偁。引伸遂爲凡有之偁。凡春秋書有者,皆有字之本義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日下之月,衍字也。此引經釋不宜有之恉。亦卽釋从月之意也。日不當見食也。而有食之者。孰食之。月食之也。月食之。故字从月。公羊傳注曰。不言月食之者。其形不可得而覩也。故疑言曰有食之。引孔子曰。多聞闕疑。愼言其餘。則寡尤。又聲。云九切。古音在一部。古多叚有爲又字。凡有之屬皆从有。”[5]
从字形演变来看,“有”为形声字,字从肉,“肉”本指“肉身”、“身体”,引申指“实体”,而其又聲之“又”与“肉”联合起来则表示“以手持肉”、“手持实体”。故其本义为“以手持肉”,其引申义为“具备某种实体,或实体存在”,“有”既然解释为“以手持肉以显示肉体存在”之义,那么便可与“肉身消灭、实体虚无”相对。古代文献常见族称“有×氏”,如“有苗氏”、“有虞氏”、“有娀氏”、“有莘氏”,其中首字“有”表示“氏族实体当时存在”的意思,用今天的现代汉语来解释,其中的首字“有”似乎已经没有实义,这大概是因为一方面语言在不断演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氏族是会随着时间消亡的,例如“有夏氏”即“夏后氏”就随着夏朝灭亡而消失了。
(三)、释义
“有”字义项繁复、内涵深刻,为此,笔者多方收集,首先从字典、辞典入手,爬梳剔抉,追本溯源,参证义理,旁搜佐证,现将所收集到的资料信息罗列于下:
作者/编撰者
书名
“有”字义项
备注
郭璞
《尔雅》
无“有”字义项
但书中有用“有”字来解释别的字词
陈廷敬、张玉书
《康熙字典》
整体叙述
涉及音形义
王引之
《经义述闻》
根据史料勘误纠谬
重在阐明大义
王力,蒋绍愚等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面向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以常用古汉语为主,仅列举了“有”字最具代表性的三个义项。
重点参考了《十三经》和《史记》的字频表
吕叔湘等
《现代汉语词典》
面向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收入“有”字单字义项10条,另列词组条,其中成语22条。
引进现代语言学概念标注词类,更侧重于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
王涛等
《中国成语大辞典》
面向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收入“有”字68个成语义项,其中有13组近义词成语,编者只解释每组中最常用的一个成语。
重点参考了《辞海》
商务印书馆编
《辞源》
根据与《辞海》、《现代汉语词典》分工的原则,界定为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者的参考书,以用来解决阅读古籍时关于语词典故和有关古代文物典章制度等知识性疑难问题。共收入“有”字9个义项,另列词组88条,其中成语24条。
以旧有的辞书为基础,吸收了现代词书的特点;以语词为主,结合书证,重在溯源,以常见为主,强调实用。
宗福邦等
《故训汇纂》
面向传统文化研究者尤其是汉语言文字学和辞书编撰者,是一部以全面系统地汇辑先秦至晚清古籍中故训资料为目的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收入“有”字单字义项条。
重点参考了阮元的《经籍籑诂》及其他大量古籍文献。
郭璞所著《尔雅》作为我国第一部按照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虽然未收此字,但书中有用“有”字来解释别的字词,语见《释诂·第一》:“幠、庬,有也。二者又为有也。《诗经》:‘遂幠大东。’”[6]
《康熙字典》月字部释“有”如下:[7]《唐韵》云久切,《集韵》《韵会》《正韵》云九切,音友。《说文》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声。《九经字样》有,从月。从冃,譌。又《玉篇》不无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系辞》富有之谓大业。又《诗·商颂》奄有九有。《传》九有,九州也。又《左传·桓三年》有年。《注》五谷皆熟书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质也,寀也。又姓。《论语》有子。《注》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韵》尤救切。与又通。《书·尧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诗·邶风》不日有曀。《注》有,又也。又《韵补》叶羽轨切。《前汉·叙传》文豔用寡,子虚乌有。寄言淫丽,托风终始。又叶演女切。《徐干·齐都赋》主人盛飨,期尽所有。三酒旣醇,五齐惟醹。”
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上》重在阐明大义,其释“有”根据史料对前人理解失误的地方坐了很多勘误纠谬的工作[8],例如:“有”和“友”、“亲”、“爱”古字相通,举例而言,郑笺解释《诗经·王风·葛磊》篇时说的“有识有也,识有即相亲爱之谓。”又如,“何有于二毛”,也就是“何爱于二毛”。相应的,《左传·二十四年》:“蒲人狄人,余何有焉?”意即“何爱于蒲人狄人也。”也就是说,对蒲人狄人有什么亲密友爱可言的呢?但杜预注本却把这里的“有”字解释为“有无之有”,很显然,这是不对的。此外,这样的例子尚有几处,限于篇幅,恕不赘述。
王力、蒋绍愚等编撰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9]重点参考了《十三经》和《史记》的字频表,因为面向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以常用古汉语为主,故其义项较少,仅列举了最具代表性的三个义项:
(1)有,与“无”相对。如:天行有常。——《荀子·天论》
(2)通“又”。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3)形容词或名词词头。如:
有周不显,帝命不时。——《诗经·大雅·文王》
有严有翼。——《诗经·小雅·六月》
王涛等编撰的《中国成语大辞典》[10]重点参考了《辞海》面向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收入“有”字68个成语,其中有13组近义词成语,编者只解释每组中最常用的一个成语。事实上,古汉语里仍有大量和“有”字有关的成语没有被列入,因为“有”字可以分别位于成语中的任何一个位置(如:若有若无、游刃有余、一无所有等),限于检索工具,由于受到手工录入工作量大和时间紧迫的限制,加之下文笔者有详尽的释义及举例,故此处仅将所有以“有”字开头的成语罗列如下:
有板有眼,有备无患,有才无命,有翅难飞,有胆有识,有的放矢,有典有则,有犯无隐,有国难投,有害无利,有机可趁(乘),有加无已,有家难奔,有脚书橱,有脚阳春,有教无类,有进无退,有口皆碑,有口难辩(辨)(分),有苦难言,有口无心,有理有据,有棱有角,有利可图,有名无实(有名亡实),有目共睹(见),有目如盲,有女怀春,有凭有据,有气没力(有气无力),有求必应,有屈无伸,有伤风化,有生之年,有生之日,有声有色,有识之士,有始无终,有始有终(卒),有恃无恐,有死无二,有损无益,有天没日(有天无日),有条不紊,有头有脸,有条有理,有头无尾,有闻必录,有隙可乘,有心无力,有血有肉,有眼如盲,有眼无珠,有一无二,有意无意,有勇无谋,有言在先,有约在先,有增无减(损)(已),有朝一日,有征无战,有枝有叶(有枝添叶),有志竟成。
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词典》[11]引进现代语言学概念标注词类,更侧重于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面向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收入单字义项10条,另列词组条,其中成语22条。此处仅将所有以“有”字开头的词语罗列如下:
有碍,有板有眼,有备无患,有鼻子有眼儿,有差,有偿,有偿新闻,有成,有待,有得,有的,有的是,有底,有的放矢,有点儿,有方,有感,有关,有轨电车,有过之而无不及,有恒,有会子,有机,有机玻璃,有机肥料,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学,有机农业,有机食品,有机体,有机物,有机质,有价证券,有教无类,有劲,有旧,有救,有口皆碑,有口难分,有口无心,有赖,有劳,有理,有理式,有理数,有力,有利,有两下子,有零,有门儿,有名,有名无实,有目共睹,有目共赏,有奶便是娘,有年,有盼儿,有谱儿,有期徒刑,有气无力,有顷,有请,有求必应,有趣,有染,有日子,有如,有色金属,有色人种,有身子,有神论,有生力量,有生以来,有生之年,有声片儿,有声片,有声有色,有时,有识之士,有始无终,有始有终,有恃无恐,有数,有司,有损,有条不紊,有头无尾,有头有脸,有望,有为,有…无…,有喜,有戏,有隙可乘,有限,有限责任公司,有线电视,有线广播,有线通信,有效,有效期,有效射程,有些,有心,有心人,有形,有形损耗,有形资产,有幸,有性生殖,有血有肉,有言在先,有眼不识泰山,有眼无珠,有氧运动,有一搭没一搭,有益,有意,有意识,有意思,有用功,有…有…,有余,有缘,有朝一日,有者,有枝添叶,有志者事竟成,有致,有种,有罪推定。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写的《辞源》[12]以旧有的辞书为基础,吸收了现代词书的特点;以语词为主,结合书证,重在溯源,以常见为主,强调实用,根据与《辞海》、《现代汉语词典》分工的原则,界定为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者的参考书,以用来解决阅读古籍时关于语词典故和有关古代文物典章制度等知识性疑难问题。共收入9个义项,,另列词组88条,其中成语24条。此处仅将所有以“有”字开头的词语罗列如下:
有口,有方,有分,有仍,有司,有北,有生,有守,有年,有豸,有身,有宗,有奇,有昊,有命,有邰,有室,有若,有苗,有相,有限,有秋,有家,有素,有鬲,有夏,有秩,有狨,有涯,有扈,有庳,有情,有莘,有顷,有渰,有道,有喜,有间,有为,有漏,有截,有鼻,有熊,有穷,有数,有缗,有缘,有谓,有新,有识,有苏,有心人,有肚皮,有所思,有首尾,有相宗,有相业,有情树,有顶天,有巢氏,有为法,有虞氏,有学集,有声书,有一无二,有才无命,有口皆碑,有口难分,有天无日,有死无二,有志竟成,有始无终,有恃无恐,有条不紊,有教无类,有眼无珠,有朝一日,有备无患,有意无意,有脚书橱,有脚阳春,有头无尾,有声有色,有治人无治法,有眼不识泰山,有钱能使鬼推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宗福邦等编写的《故训汇纂》[13]重点参考了阮元的《经籍籑诂》及其他大量古籍文献,面向传统文化研究者尤其是汉语言文字学和辞书编撰者,是一部以全面系统地汇辑先秦至晚清古籍中故训资料为目的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收入“有”字单字义项条,由于其义项极为丰富,且其中多有重合之处,故此笔者先将所有有”字的单字释义合并列举,再将以“有”字开头的词语罗列如下:
(1)所有有”字的单字释义合并列举如下:
有者,不宜有也,非所有也,不当有而有之也,不无也,有无,常有也,取也,得也,保也,藏也,收也,有年也,富也,丰厚也,财足也,土地货财也,多也,果也,友也,亲也,善也,不忘之也,识有也,往也,审也,独专也,质也,形之外也,执著也,抚也,域也,内辞也,语词也,助词也,发声词也,状物之词也,为也,惟也,於也,宁也,虽也,众也,或也,以也,育也,佚也,厚也,得也,五也。
(2)所有以“有”字开头的词语罗列如下:
有土,有口,有日,有壬,有仁,有以,有正,有功,有司,有生,有因,有年,有成,有守,有求,有忠,有邦,有卑,有沃,有事,有周,有邸,有所,有阿,有故,有持,有皇,有室,有家,有夏,有时,有容,有栈,有顷,有密,有常,有间,有无,有道,有渰,有圣,有与,有经,有熊,有实,有忧,有德,有余,有声,有爵,有严,有觉,有继,有地治者,有沃之国。
通故训、明章句是研究传统典籍、探究历史文化的必由之境,以上辞书所收“有”字义项,因为篇幅短小便于整理,故笔者将其义项一一罗列,而以下辞书因所收义项内容浩繁、难以一一录入,故经过整理后,按照词性分类择取富有代表性的义项罗列于下,以资斟酌。
1、做动词使用
(1)存在,和…有关,有方(得法)。亦可指哲学名词。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第四十章》
有无相生。——《道德经.第二章》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诗·小雅》
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说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许云月有食之,犹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大有众也。——《易·杂卦》
行无考类,言有表坊。——明·钱谦益《袁可立父淮加赠尚宝司少卿》
警幻道:“非也。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2)表示所属,取得,获得,占有,拥有,持有,领有,也可表示出现,发生,呈现,产生。还可表示达到一定数量或程度(多指抽象概念,常表示大、多),或表示估量、比较:
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书·说命中》
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资治通鉴》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难题最终都会迎刃而解
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后汉书·耿传》
有子存焉:(还)有儿子在。焉,表示陈述的语气词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
有要于时:对当时有需要。要,名词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吕氏春秋·察今》
有道:(1)有德有才或通达事理;
(2)指政治清明,有德政。
就有道而正也。——清·刘开《问说》;
有道之士。——《吕氏春秋·察今》
有道之士:明白事理的人。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吕氏春秋·察今》
有案可查:有文件可查考。形容证据确凿,无可否认。我说的这些事,全都有案可查,不怕他们反驳。
有板有眼:比喻有条理,有层次。说起话来有板有眼。
有备无患: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疏漏或祸患。
有偿:关于为换取等价物而做出某事或给予某物的有偿合同。
有成:有成就;有成效。如:三年有成。
有翅难飞:长着翅膀也飞不出去,形容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
有待:尚待;需要等待。这个问题有待解决。
有德者:有好品德的人。
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有的是:极言其多。好人有的是。
有底:知道底细或内情而有把握。
有的放矢:有靶子才射箭,比喻说话、做事都有明确的目的。
若有若无:好像存在有某种事物或现象,好像又不存在。
如:他们正在热恋的事儿,若有若无。
有方:(1)得法。领导有方。
(2)有违。
此事只好得罪,有方尊命了。——《镜花缘》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共同分享幸福,共同渡过患难。指患难与共,同舟共济。
有根:(1)根基厚实,有根底。工作能不能干得了,她心里有根。
(2)有根据。姑娘听他说得有根,也就信了。
(3)有来头;有依恃。这个人有根,不可小看他。
有骨头:(1)有骨气。他是条有骨头的汉子。
(2)[方]∶话里含尖刻,挖苦之意。他的话里有骨头。
有关:有关系;关涉,涉及。同这个问题有关的事实。
有国有家者:诸侯和大夫。诸侯有国,大夫有家。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论语·季氏》
有害:有破坏性的;可能有致命的结果的。如:有害的习惯很可能会耽误一生。
有恒:有恒心,坚持不懈、持之有恒。
有悔:有所悔恨的。
如: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有悔。——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有奇:还有零头。
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魏学洢《核舟记》
有机可乘:有机会可趁,有空子可钻。
如:闻之窃喜其有机可乘。——《聊斋志异》
有隙可乘:指做事情考虑不周密,使别人能找出漏洞加以利用。
如:今魏有隙可乘,不就此时伐之,更待何时?——《三国演义》
有及:赶得上,来得及。
如:岂将有及乎?——汉·贾谊《论积贮疏》
有几分:有一些,有一点。
如:一个真假各有几分的声明
有奸:有通奸行为。
有间:(1)片刻,有一会儿
如:立有间。——《韩非子·喻老》
(2)疾病稍稍减轻
(3)感情、关系出现隔阂。
有教无类:不管贵贱贤愚,哪一类人都给予教育。
如:有教无类,童子羞予霸功,见德思齐,狂夫成于圣业。——《隋书·李德林传》
有劲,有劲儿
(1)力气大,如:男人大都比女人有劲。
(2)有兴趣,如:他正玩得有劲。
有旧:过去曾有交往。
如:这秋桐便和贾琏有旧,从未来过一次。——《红楼梦》
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有救:还来得及抢救、挽救或补救
有口皆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纪功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
如:宫保的政声,有口皆碑。——《老残游记》
有口无心:嘴上说的厉害,心里却没有啥
如:老爷此时早看透了邓九公是个重交尚义、有口无心、年高好胜的人。——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有理∶有道理。
如:有理、有利、有节。
有力(1)有力气;有力量,如:有力如虎。
(2)有功劳,如:有力于先君。
(3)有权势或有财力,如:本地有力的绅士人家。
有利(1)给斗争的两方中的一方以优势的东西(如战略地位或优势兵力)。
(2)强调酬劳达到有利可图的性质,常指获得金钱。
有利:有利益、有好处
如:对两国都有利的贸易协定。
有两下子∶比喻有点本领。
有门,有门儿
(1)有一开口、通道或出口,如:所有的房间都有门通向一间长的大厅。
(2)有办法。谓得其关键或诀窍。
(3)有希望,如:听他的口气,这事看来有门儿了。
有名,出名;名字为大家所知、有名的科学家。
有名无实:只具空名,并无实际的真才实学。
有目共睹:(1)人人都看得见。比喻事实非常明显。
如:他在事业上的辉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2)也说“有目共见”。
有奶便是娘:比喻贪利忘义,谁给好处就投靠谁。
有盼儿[方]∶有希望
有气:气恼,恼怒。
如:我遇见不合理的事就有气。
有气无力:形容说话做事打不起精神来,或指非常疲惫。
如:直哭得个有气无力,没情没绪。——《醒世恒言》
有钱:拥有钱财,有钱能使鬼推磨,旧指只要有钱,什么事都能办到。
如:正是“官无三日紧”,又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喻世明言》
有钱有势:既有钱财,又有势力。
如:有钱有势的人的侄子。
有情(1)指男女互相倾慕的感情。也指普通的感情。
如:天若有情天亦老。
(2)有意思、有趣。如:曲外有情。
有求必应:只要有请求,就一定答应。
有趣:有兴味,有趣味。
如:一本有趣的书。
有人家儿:女子已定婚,指已有婆家。
有日子(1)指有好多天。
如:我们有日子没见面了。
(2)有确定的日期
(3)如:你们结婚有日子了没有。
有身:妇女怀孕,今说“有身子”。
如: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清·林觉民《与妻书》
有喜∶[妇女]怀孕
有神论:相信有一位神或多位神的信仰
有生:有生命者,指人类
有生之初。——清·黄宗羲《原君》
有生力量∶指军队里的战士、马匹等,泛指军队
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写文章非常生动,十分精彩
如:写月有声有色如此,后人复何从著笔耶?——清·洪亮吉《北江诗话》
有始无终:指作事有头无尾,不能坚持到底
有头无尾:有开头没结尾。比喻办事不彻底
如:然毕竟是他做得一项事完全,与今学者有头无尾底不同。——宋·朱熹《朱子语类》
有始有终:指作事认真,贯彻始终
有始有终,天地之经。——《晋书·后妃上》
有头有尾:既有开头,又有结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如:斐然成章,也是自成一家了,做得一章有头有尾。——宋·朱熹《朱子语类》
有恃无恐:因为有倚仗就无所畏惧或顾忌。含贬义
如:现在县里有了凭据,所以他们有恃无恐。——《官场现形记》
有事(1)惹事;出现变故。如:家里有事了。
(2)有工作干。如:他有事干了,能自立了。
(3)忧愁或顾虑。如:他心里有事,看上去不大高兴。
(4)忙,不闲。如:我现在有事,不能陪你出去。
(5)指军事,即用兵。
如: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季氏》
有数(shù):知道怎么回事,有信心。
如:他嘴上不说,但心中有数。
有数(shù):数目不多,
如:有数的几天。
有所益:有好处,有益处。所益:所字结构表示这是一个名词性词组,益处,好处。
如: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资治通鉴·汉纪》
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丝毫不乱。
如: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书·盘庚上》
有望:有可能性,有希望。如:胜利有望
有戏∶有苗头,有盼头。
如:经理一回来,这事就有戏了。
有为:做出成绩。如:奋发有为
如:大有为也。——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有味,有味儿(1)指食物滋味好。
如:这菜真有味,我爱吃。
(2)食物变质而馊臭
如:饭有味了,吃了会闹肚子的。
(4)有情趣
(5)如:这幅小品画很有味儿。
有…无…(1)表示只有前者而没有后者,如:有勇无谋
(2)表示有前者没有后者(着力强调前者),如:有增无减
(3)表示有了前者就可以没有后者,如:有备无患
有限(1)对范围、数量或时间长短有限制的。
(2)数量不多;程度不高,为数有限。
如:诸侯之地有限。——宋·苏洵《六国论》
有效(1)有成效,有效果
(2)有效力。如:有效期
有些(1)有的,如:有些有蹼足,有些有利爪。
(2)有一些,稍微,如:我有些失望。
有心:有某种想法。
有心人:有某种想法,肯动脑筋的人
如: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有形:有一定的形体或形式,如:有形资产
有幸:有运气;机会好,如:三生有幸
有序:本义指按照顺序排列而不混乱,在自然科学领域指具有按规律接连起来的元素;或指定的首元素。
有血有肉:赋予实质或真实感。
如:他们用统计数字和程序细节来使总统的计划有血有肉、饱满生动。
有言在先:指事先把利害关系讲明,以提醒注意。
有眼不识泰山:比喻看不出才高、位高及有价值的人。
如: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水浒传》
有一搭没一搭(1)搭讪;无话找话。
如:我不懂,你们有一搭儿没一搭儿把我小时候的营生回老爷作吗?——《儿女英雄传》
(2)表示有还是没有,都无关紧要
有一得一:有多少算多少,应该是几就是几。
有一手儿(1)有专长
如:他打球有一手儿
(2)男女之间不正当的关系
如:那鲍二向来却就合厨子多浑虫的媳妇多姑娘有一手儿。——《红楼梦》
有益:有好处;有帮助 有益的东西
有意(1)故意:有意举行一次化装舞会。
(2)有心思:有意帮忙。
有意思(1)有趣,耐人寻味。
如:最有意思的蜜蜂。
(2)有意义。如:他讲的话虽不多,但很有意思。
有勇无谋:有勇气而无谋略
如:王武俊有勇无谋,朱滔多疑少决,互相制劫。——《新唐书·陆贽传》
有用:可以利用、有价值、耐用
如:食物对动物有用,动物对植物有用。
有…有…:既有这个又有那个,两方面兼而有之
有余(1)有剩余 绰绰有余
(2)有零,如:五十有余
有缘分,有机缘
如:有缘千里来相会。
有朝一日:即有那么一天。
如:有朝一日,我得比她还开通,才能挣上饭吃。
有种:有气魄,有胆量。
有嘴没舌:指不会说话,或见了人说不出话来
如:这孩子真窝囊,有嘴没舌的,你就不会说话
有嘴无心:比喻有啥说啥,并无用心。或指只是嘴上说说,无意真正实行
叔叔!她是有嘴无心的人,您和她别一般见识
他有一本书。
有病。
情况有变化。
有案可稽。
水有一丈多深。
有学问。
有目共睹。
有想头(有利可图);
有讲究(有问题);
有肚皮(有默契;有深交);
有虞(有误);有等(有些);
有偏(心地不公正);
有味(有利益;有油水);
有间(有区别;不同);
有分(有机会;有希望);
有服(亲属死后正在服丧期间);
有事(隐指有暧昧关系);
有首尾(有不正当关系);
有神没气(没有生气);
有负众望(辜负众人的期望);有差(有区别,不一)
有来有去(有板有眼);
有命无运(谓命好,运气却不好);
有酒胆无饭力(表面刚强,骨子里懦弱);
有尺水行尺船(指量力而行);
有天无日头(天色已晚);
有门楹人家(有声望、有地位的人家;官宦之家)
有些头脸(有面子);
有怀莫逐(有厚望不能实现);
有心计儿(有主意;有心眼);
有眼色(有眼力;有眼光);
有针线(有主意;有心眼);
有字号(有名气的店铺);
有出息(有才能;会办事);
有口舌(有口才;能言善辩);
有生之年(指人活着的岁月);
有缘千里来相会(人与人之间只要有缘分,即使相离很远也会相见)
有功(有功劳,有功绩);
有根有苗(有根据,有线索);
有根有底(有根有据);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灾难共同担当);
有娠(怀孕);
有理走遍天下(只要有道理,任何地方都行得通)
有程(有期限;有定额);
有朝(有朝一日);
有期(有一定期限);
有时节(有时候);
有盼头(有希望;有前途)
有忝祖德(有愧于祖宗的德行,辱没了祖宗的声誉);
有事为荣(出头办事,炫耀权势或钱财);
有罪(有犯法的行为;有过错;表示失敬陪礼之辞)
(3)表示不定指,跟“某”的作用相近。
如:有一天他来我家;有人这样说,我可没看见
也表示过去有一段[时间],如:有一年,有一次,有一回,有一天
(4)用在“人”、“时候”、“地方”前面,表示一部分,如:
如:有人说可以,有人说不可以;这个措施有地方适用,有地方不适用。
(5)“有”和“友”、“亲”、“爱”古字相通
如:蒲人狄人,余何有焉?——《左传·二十四年》
(6)通假字,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如:割地朝者三十有六国。——《韩非子·五蠹》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汉·贾谊《过秦论》
(袁可立)登朝十有二年,剔历卿寺——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言者矣,——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清·张潮《虞初新志·魏学·核舟记》
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春秋三十有三,——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2、做副词使用
(1)用于某些动词前组成套语,表示客气,用于拜托或答谢别人代自己做事。
如:有烦(烦劳。敬辞)
有请:您有请。多指主人让客时惯用的客套话。
有劳:这件事有劳您了。
有赖:基于或取决于
如:成功有赖于努力。
(2)相当于“或”。或许
如: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孟子·告子上》
3、做语助词
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无实际意义,在现代汉语里又被视为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如:
有夏、有宋一代。
舜伐有苗…汤代有夏。——《荀子·议兵》
有苗不服。——《韩非子·五蠹》
有北不受,投畀有昊。——《诗经·小雅·巷伯》
有年:经过很多年 从业有年
业是有年。——明·刘基《卖柑者言》
如是者亦有年。——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有顷:过了一会儿
居有顷。——《战国策·齐策四》
青衣人叫他且立堂下,有顷,判官已到。——《初刻拍案惊奇》
有作其芒:干将在磨刀石上磨出的剑刃发出了光芒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有司:指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
陛下可将彼家属送有司问罪。——《三国演义》
召有司案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授之于有司。——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二、“有”字在先秦两汉经典传世文献中的出处考
笔者在上述“有”字音形义整理的基础上,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为数据来源,按照要求通过检索,以“有path:01周
02春秋
03战国
04西汉
05东汉”为查询路径,共得出先秦两汉“有”字举例条结果,限于篇幅,难以赘述,为此,重点结合《故训汇纂》释义罗列先秦两汉经典传世文献出处如下:
检索路径
语料库检索结果
举例数量
有path:01周
“有”字举例条
20例
有path:02春秋
“有”字举例条
32例
有path:03战国
“有”字举例条
52例
有path:04西汉
“有”字举例条
16例
有path:05东汉
“有”字举例条
16例
有path:01周
02春秋
03战国
04西汉
05东汉
“有”字举例条
合计例
数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