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患病影响 > 酉贰篇nbsp历史很有趣2
酉贰篇nbsp历史很有趣2
酉贰篇nbsp历史很有趣2
11、舜
尧崩,舜并没有巴巴的继位,而是待三年丧毕后,愣要把位置让给尧的儿子,也就是他自己的小舅子-丹朱。这类风格,历史上谓之为禅让!
后来的领导们都学会了这一手。大领导要让,比如刘邦、赵匡胤,都让过,特别是后者,部下抢迫他做领导,不做大家不依啊;小领导也让,上任伊始,先发言:说自己真没想到,会被大家推举到这个岗位云云,总之,也是逼上交椅啊!至于开个会,大家也让,我把椅子让给你,你把椅子让给他,他再把椅子让给我,比幼稚园的孩子们还麻烦。幼稚园的孩子们都知道排排坐分果果,可领导们就是老排不好坐。估计是为了节省时间,所以有些会议干脆把位置提早排好,桌上立个牌子,牌子上写上他的名字,领导一般都认识自己的名字,就乖乖的按牌入坐了!
固然啦,后世领导们的这类让,都是唱戏,比不上人家许由、巢父。巢、由是唐尧时期的隐士。传说尧欲让天下于由,由乃退而遁耕于田野;尧又召由为9州长,由觉得污了自己的耳朵,就跑到颍水河边洗自己的耳朵了(这家伙,也不怕得了中耳炎)。正当他洗耳朵的当口,巢父牵着自己的小牛犊来喝水了,见由小样儿,问其故。由对曰:尧那老小子叫我当国家副主席,我听着恶心,就来洗洗俺耳朵。巢父一听:啊啊呸,你个沽名钓誉的小杂种,洗耳朵的水,倒污了俺家小牛犊的嘴!说完,牵着小牛犊到上游饮水去了!
巢父虽然骂许由,可人家许由好歹只污了一条河啊!不像现在的领导,贪污事发了,还哭得鼻涕冒泡儿的跟人要求:俺要立功赎罪,叫俺再为人民服务几年吧……这1要求,就把全国河山给污了个遍,巢父还能找到饮牛的地方吗?
12.禹
教材上讲到禹时,唾沫星儿就飞溅出来了,说甚么3过家门而不入,中国人民传统美德什么的。民间版本更是说得邪门,说禹告别的是新婚的妻子。这类说法更是让人高看禹,比现在的模范干部还要不爱家,不人道。特别是后者,让我这个素不信邪的人始终处于恍忽当中-怀疑这个新婚的妻子是个母老虎-吓得男人不敢回家了,据黄仁宇说,戚继光晚年都被老婆赶出家门了呢;或是男人在外头有了外遇-不愿回家了,像成克杰那样的,老婆找到政府门口,他都不随着老婆回家,说是加班呢-固然是搂着李平加班!
固然,这样猜想禹同志,仿佛有些不恭,可是由着教材愚弄,或听信民间故事高手哄着咱玩儿,那是对自己不恭,倒不如看看《史记》-相对来说,还是史记的可信度高些。《史记夏本纪》原话以下:“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哎呀,看到这些话,拔云见日雾飞散,原来是怕走爹那条老路,禹才不敢回家的。这就好多了,既解了我的惑原来是立了军令状的,又让禹恢复了人性之面目-原来他也怕死啊!
怕死的禹在外头治水,亲执耒锸,身先民众,辛苦劳作,指甲磨掉了,腿上的汗毛磨光了,带着条条伤痕,跛着脚,仍在狂风暴雨中坚持不息。后世的模范干部都学他,学得有些变形罢了:生了病不下岗-1下岗就可能上不来了;家里家外的洪水都要治-比如张二江同志,前后给名女同志服务过-包括他老婆,仿佛可以这样描写他:亲执耒锸,身先民众,辛苦劳作,指甲磨掉了,腿上的汗毛磨光了,带着条条伤痕,跛着脚,仍在一百单百娘子军里坚持不息!
13.顶羽
按我的标准,中国历史上真正的英雄首先应该是项羽。项同志的霸王别姬使得英雄身上平增一层浪漫色采-男人唱云: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女人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我更愿意相信,项羽的乌江自刎不但仅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意气,虞姬的自绝可能也是他心底深处的1痛,只不过男子汉大丈夫,没法言说这类痛罢了。总之,他放弃了求生的机会,力战而死,英雄就这样诞生了。
相形之下,刘邦那类流氓无赖就很倒我们的胃口了。《史记项羽本纪》载:楚军追击汉军时,刘邦为了自己的车子跑得快,居然三次把儿子-未来的孝惠帝和女儿-未来的鲁元公主推下车子!你看这流氓,做儿子时就不是个好儿子,当爹了又不是个好爹,这类流氓除会当开国皇上,其它啥也不合格!而开国皇上要干的事,不过是变着方法杀开国功臣巩固自己的皇位罢了!问题是,中国历史上这类流氓还真很多,史书上教材上到处是他们的身影,你说倒胃不倒胃?
14.关羽
本来无意写关羽,打小就不喜欢他,心目中一直认不他不是个好鸟,最少不是个英雄,虽然他被老百姓弄到门框上吓鬼去了。
关羽是那个时期的主旋律作品-《三国演义》按当时的品德标准美化出来的,正如姚雪垠写《李自成》,把李自成按标准的优秀党员编排一样。他们越美化越编排,我们就越不信邪!可是今天突然看到一篇有关关羽的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传播所所长、研究员尹韵公先生,不久前在关公国际研讨会上提交的-《正史中的关羽与演义里的关公》。据报道说,这论文还引发了一些争议。看来中央社科院的同志们也没闲着-不好意思,我一直以为他们闲着来着。尹先生在自己的论文中,提出以下三个观点:1,关羽确切武功不弱,但并不是武艺超群,无人匹敌!2,关羽并不是不好女色,曾与曹操争过美女!3,关羽并不是忠义双全,他的品质值得怀疑。老实说,看完尹先生这篇“引发国际争议”的论文,我哭笑不得:尹先生倒不如在家闲坐着好!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尹先生的论证,让《北京科技报》(.11.20)当作最新消息给发了:社科院专家论证关羽并不是英雄竟是好色之徒!
原来社科院专家就喜欢做这样的研究啊!我倒!
15、殷
商后人与安阳人守着个殷墟,但是我对殷墟本身其实不“感冒”,作为安阳人,我更感冒的是,殷商旧民的归宿问题,更进一步说,现在的安阳人与殷商遗民是不是有血亲关系。据《史记》里的“殷本纪”、“周本纪”、“管蔡世家”、及“宋微子世家”所载,应该是这样的:纣王死,周武王命令纣王儿子武庚(字禄父)统帅殷商旧民,同时封其弟管叔鲜于管(今河南郑州)、蔡叔度于蔡(今河南上蔡)。武王让两个弟弟协助武庚治理殷商旧民,其实是让他们起监视作用。没想到监视作用没起,倒起了反作用。武王一死,继位的成王年幼,两位王叔竟然挟持武庚叛乱起来。周公旦平叛,杀武庚、管叔,放逐蔡叔,并把殷代遗民分作两部份,一部分给微子启,封于宋,大约是今天河南省商丘县以东至江苏省铜山县以西的一大片地方,国都即在商丘;一部分给康叔,封于卫-黄河与淇水之殷商旧地,约指商旧都朝歌之地,今河南淇县。宋后来出了个宋襄公,大家都知道,宋襄公和楚国交兵,战前,子鱼说:上天抛弃殷商久矣,不可战。可见子鱼还是把自己及宋国当作殷商之后续的。惋惜宋襄公不听,而且还特讲仁义,与楚成王战于泓水,楚军正在渡河,目夷说:楚军人多,我们人少,乘他们过河,我们出击吧。襄公不听。待楚军过完河,目夷又说:现在可以攻击了吧。襄公说:人家还没排好阵势呢,急甚么。待人家排好阵势,宋军才开始攻击。结果宋军大败,襄公的大腿都受伤了。宋人抱怨他,襄公说:君子不困人于厄,不鼓不成列。翻译过来就是:君子不落井下石,不攻击没有列好阵势的军队。宋襄公倒有点西方的骑士精神-对方没有披挂好,这边决不能发动攻击。惋惜大家都不喜欢宋襄公这一套。子鱼当时就急了,说:打仗就是以成功为功,如你所说,不如直接给楚国做奴隶算了,又何必打仗!现代我们还把小宋的故事作笑话来说,看来中国的仁义都是虚的,惟有宋襄公才是真的。宋国最后出了个暴君偃,诸候都说他恢复了商纣王的作为,齐、魏、楚灭宋并三分它。宋国没了。至于卫国,武王曾告诫年小的康叔要重用殷商之贤人,所以起步不错。后来卫国出个卫灵公,其夫人南子漂亮得不得了,孔子还造访过南子。听说南子是个名声风流的美女,所以子路对老师见美女很有意见,孔子赌天赌地的说:我本来不愿意去见她,可是不得已啊。
如果我做错了,上天都会讨厌我的。不管老师怎么着吧,子路后来就在卫国做官,而且也死在卫国了。子路死得也比较有意思,跟宋襄公有1拚。当时卫国内乱,人家都往外跑,子路却往城内跑,而且说:吃人家的俸禄,就得管人家的灾祸。跟叛党决斗的时候,子路的帽缨子被人削断了,说:君子死的时候,帽子不能落地。遂捡起帽缨子,等自己打好结,叛党也把他杀了。子路死了,子贡(端木赐,我之所以取名叫端木赐香,就是希望自己象子贡一样风流倜傥,象子路这样傻不愣登,象孔子那样灰不溜秋,不好玩呵)去看老师,7十三岁的孔子哭了,说:赐啊,你怎样来得这么晚呢?泰山要崩了,梁柱要断了,哲人要凋谢了,我也快死了。夏代人死了后,棺木停放在东台阶,周代人死了后,棺木停放在西台阶,殷人死了后,棺木停放在厅堂的两柱中间。昨晚我梦见自己坐在两柱中间受人祭,我本来就是殷人啊!过了七天,孔子死了。可见。孔子临死前还是把自己视作殷人后代的。
如果孔子是殷人后代的话,那末孔家现在香火尚存,可见殷民并未绝断。而且中国传统政府都喜欢祭孔尊孔,孔儒学问在今天又有复兴之意,孔子当含笑九泉了吧?固然,殷商旧民应当还有一个归宿,据《尚书》记载,周召二公两次迁殷民修洛邑,也就是现在的洛阳。所以,洛阳附近也应当有殷商后代。
这样说来,我们安阳人倒跟殷商遗民没一点关系了,据民间版本,倒可能跟明代那次大移民有关-山西洪洞大槐下底下来的,民间传说其标志有3:第一,看小脚指指甲,如果是复甲,定是大槐下来的。当时为了做标记,每一个移民的小脚指上挨一刀;第二,背着手走路,在路上习惯挨捆了,解了绳子,俩手还在背后做挨捆状;第三,把上厕所叫作解手。在路上大小便,没人帮解裤子,只好叫解差:主座,请解手,俺要方便!时间长了,语境有了,大家就直接喊:解手,解手!
第一和第三个标志,我觉得没甚意思,倒是第二个标志,老惹我发笑,由于我发现,全国人民-陕西老农(看看刘巧珍她爹就知道了),东北老农(看看赵本山出场就知道了),还有革命干部革命领袖们,哪一个出场时不是做挨捆状来着?洪洞县里没好人,闹了半天,全国人民都是洪洞那边移过来的啊!
16、“小康”与“大同”
孔子在《礼记礼运》篇里,给后人描写了他心目中的小康之治与大同之世,中国式乌托邦理想由此诞生。孔子的大同之世是这样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没必要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没必要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偷盗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孔子这大同,咋瞅咋象老马的共产主义社会。但是孔子不知道老马,只知道中国的3黄五帝。孔子心目中,尧舜们可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固然那时叫“3忘我”:“天忘我覆,地忘我载,日月忘我照”。不过孔子也不傻,知道这样的“软件”世上难找,所以他退而求其次,大同不得,小康总行吧?孔子的小康是这样的: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利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6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可是孔子也不憨,后来就发现,小康这”硬件“也不好弄,闹到现在,我们还在奔小康,而且指标比孔子的还少了些,只有经济指标,没有政治法律指标了,特别是没有”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这一条,也就是说,各级官老爷太不象话了,人家不自动辞职的话,我们也没办法。
更使人遗憾的是,孔子“不患寡只患不均”的蠢话,对后世的农民领袖与各色革命家政治家都有一定程度的误导,他们以为,大同与小康,就是共产共家共饿肚共光棍。
洪秀全在自己的天国军营里,设男军营女军营,即便两口子也不能一起睡,固然,不是两口子也不能乱爱(自由谈恋爱);毛润之让全国人民以公社为单位一个锅里吃饭,天下终究大同了,首先是“外户而不闭”了-为了大炼钢铁,各家大门上的铁锁都充公了,想闭没锁呀。其次是“偷盗乱贼不作”了-中国小偷再傻,也没傻到如此地步啊-上人民公社社员家偷食粮!如果真有这傻偷,那主人也会学巴尔扎克幽默他1句:哥们儿,歇会儿吧,我白天挖地三尺也没从老鼠洞里淘出一粒食粮来,黑更半夜的,你能摸出一块馍馍来啊!
17、走向共和
周厉王不是个好鸟,国民们背后议论他,可他愣是把这类议论叫作“谤王”。现在民主了,“谤王”住几年牢就行了,可厉王当政时,还是万恶的旧社会,那可是要杀头的。那时的国人们又都只有1个头,因而就学乖了,在路上碰见,除送“秋季的菠菜”外,不敢有任何表示。厉王高兴坏了,跟召公说:呵呵,瞧谁还敢谤王!召公听了不以为然:防民之口,甚于防水啊,如果各级干部都给您献时评与杂文一类的社论,盲人给你献好日子和春季的故事之类的歌词,史官给你献万历十五年那样的史书,乐师给你献谁动了我奶罩之类的名人格言,然后你让有眼无珠的盲人给你朗诵社论,让有珠无晴的盲人给你朗读名人格言,让百官随意上“万言书”,让百姓随意写举报信,让身旁的秘书与办公室主任随时规劝你,让身旁的家属子女随时弥补你的过失监督你……那就走向共和了,现在,你堵上大家的嘴,谁还真心挺你啊?
奈何召公的苦口婆心,厉王不听;可国人憋了三年-三年不让“灌水”,谁受得了啊,因而国人们就反了,并走向了共和-周公召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元年(前年)是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如此看来,中国应该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共和的国家。
固然了,那时的共和不是现代的共和-周公召公同心协力,共同执掌朝政,谓之共和。
鉴于中国民智未开,我用普通话解释一下:所谓的共和,就是俩人儿合作。比如于国家,设立正副主席或谓政府总统,于政党,设立正副书记或正副党魁,于论坛,设立正副版主,依此类推,就共和了!
就目前的情形,络论坛上共和得最象模象样,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民可以随意“灌水”!真有被杀“头”的,换个头像就重新浮出水面了!周召二公若在世,估计也只能共和到这个份儿上了!
18、“童贞女王”
伊利沙白一世和“王牌寡妇”叶赫那拉氏中英近代史上,各出现一名影响国运的女人:英国那边-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享年70岁,在位45年,在位时,领导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使英国成为海上霸主,为以后的日不落大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英国的文艺复兴走向高潮。她看莎士比亚戏剧,听见“女人啊,你的名字是弱者”之类的混话,就笑笑;她没有宗教偏见,她说:只有一个耶稣基督,这是唯一的信仰,其余的一切争辩都是小事;她还能把经典物理学的奠基者牛顿弄到政府里,做她的掌玺大臣…中国这边-叶赫那拉氏(-),享年73岁,执掌朝纲47年,在位时,领导大清帝国先败于法兰西,后败于小日本,再败于八国联军,使大清帝国走向末日,让中国完完全全沦为西方殖民地;同时,中国的愚民运动走向高潮。她喜欢的戏剧不是莎剧,而是我们的国粹-京剧,固然她不上戏园子,全部国家就是她的戏院子,所以她在宫里头看,看谭鑫培演《翠屏山》,1高兴就封谭一个四品官,她才是戏中的主角。听戏之余,她偶而也打听一下义和团的刀枪不入之神功,义和团不负娘娘的恩典,除杀长毛(洋鬼子),还杀二毛(假洋鬼子)和3毛(更假的假洋鬼子),在义和团眼里,头号汉奸就是中国那个甚么首位启蒙大师-严复,如果不是大刀片子王5从中保护,义和团早把他哈灭了……
东半球与西半球的两位最高女执政都在玩游戏,但游戏的结果太不一样。虽然同为女人,她们的玩法也有说不尽的类似之处-伊一世毕生未婚,史称童贞女王。叶拉氏年进宫,年就开始做寡妇,我称为她为“王牌寡妇”。童贞女与王牌寡都是好发脾气的,前者拿拖鞋砸过大臣;拿烛台砸过宫女-就由于她自由乱爱了,这还算是轻的,重者将那个新郎官送进监狱-我看你们敢背着我品味爱情的美酒婚姻的温馨;更有甚者,某大臣穿的衣服不好看了,她觉得有碍观瞻,也可以伸手就赏他一巴掌!后者好象没拿拖鞋砸过大臣,一砸就说不清了-寡妇门前事非多,何况王牌寡妇呢,没砸,社会上还流传人家打胎的故事呢:恭喜太后,您有喜了!好象也没有宫女因自由乱爱而被砸烛台的,由于她和宫女们守着一群被斩草除根的太临,想乱爱也不成。但是宫女们挨打,则是家常便饭,王牌寡晚上睡不好,早上容易落枕的。固然,王牌寡也没有由于大臣穿的衣服不帅而赏人家一个嘴巴的。
作为女性,我一直愿意相信,孝庄皇上与多尔衮之间有着美丽的情素。这类情素,会致使诸多美好-那女人心灵深处有甜蜜的泉水滋润着,就安份守己,端庄详和。即便不那末安份守己,抓紧权利不放了,这情素也会让一个女执政更可爱些更美些更浪漫些。比如童贞女王会打扮成女仆的模样,去会面自己心目中的英俊王子-莱塞斯特伯爵,还会换上便装溜出去和他吃饭。那英俊王子呢,也不含糊,给童贞女王写信,呼她为“最甜蜜的女王陛下”(就差叫“我的小甜点”、“俺的小乖乖”了)。听说女王52岁时,还收到过25岁的安佐公爵弗兰西斯的情书。虽然这情郎长得不咋地-天生一双罗圈腿、满脸大麻子,但老女王还是欢心地称他为“我的小田鸡”。
相形之下,王牌寡就没有这么可爱过,让人家荣禄同志干戴着个小“红帽”(固然不能叫绿帽),可是从没听说两个人有甚么可爱的小动作。急得我们,想给他们拍个“好来污”大片都没有素材!这一点,她乃至比不上大唐的那一个金牌寡-武则天,比如有男人上折子夸自己床上工夫好,她都是妩媚的笑一笑。还有孝庄,本着满人转房婚的风俗,要下嫁多尔衮。可能也真嫁了,可是满人后来被我们汉化了,满人被汉化的结果就是:打死也不承认有那末1档子事故!
面对八国联军的威风,王牌寡妇打扮成农妇的模样,到西北方向“巡狩”-打兔子去了。这一招,远不如童贞女王打扮成女仆私会情人更浪漫。后者虽然由于民意的反对没能嫁给自己的白马王子,但也不至于象前者那样,没打着兔子不说,打完以后还得低眉摧腰地向8国鬼子表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是什么,让美丽不在?
是什么,让浪漫无存?
是什么,让可爱消逝?
19、朱重八
在所有的开国皇帝中,朱重八可能是最穷的一个,3代贫农啊-祖孙三代穷得没有一个人有个象样的名字:他的祖父叫朱初一,伯父叫朱五一,父亲叫朱五四,等他生下来,前面已有七位堂兄与亲兄,一直从重一排到重七,所以他只好叫朱重八了。直到结婚时,他才有了个象样的名字:元璋!虽然刘邦小时候也只叫刘季(按伯仲季叔排列,刘季就是刘三小啦)来着,但人家却能在外头赊酒吃,而朱重八呢,常常饿得头晕眼花的。
饿很多了,小小年纪的朱重八,就对地主阶级怀有了朴素的阶级痛恨。一次,他的放牛火伴们都说自己从没吃过牛肉,聪明的小重八说想吃牛肉还不容易?说着,把自己所放的地主家的小牛犊1石头砸死,跟火伴们烤着吃了,结果朱重八固然是挨了一顿打。小重八把阶级痛恨深深的埋在了心底。
是时也,我大汉人民正处于三座大山的压迫之下:第一座蒙古人,第二座色目人,第三座汉人(固然仅限于地主们),不够整三座,那就叫两座半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两座半的重压之下,地下党白莲教一直在基层发动人民。
机会终究来了,黄河遭受千载难逢的大水,在白莲教的领导下,修河的民工们揭竿而起,打响了武装反对元代反革命派的第一竹竿子!年轻的朱重八投靠红巾军,成为1名光荣的“红巾”战士。
朱重八很快遭到了“红军”支队队长郭子兴的欣赏,并且成了人家的女婿。既然给领导做女婿,就不能“千万别把我当人,我是流氓我怕谁”了,所以朱重八改名为朱元璋,为自己以后做领导填干部履历表做好了组织准备工作。果不其然,后来他的履历表上(《明史》)自然多了一道:他娘怀胎时梦见神仙给药粒一丸,药丸叫甚么名字作者张廷玉没交代,我估摸着不是脑白金,就是“他好我也好”之类的玩艺儿。据孩子他娘说,吃了那药丸,嘴里还一直香喷喷的,要不就是口香糖?反正这孩子出身时红光满院,有那傻邻居,竟然以为朱家着火了,其实院里红,意味着太阳生……
朱太阳的革命买卖越做越红火,但是他对贫苦人民的阶级感情一如既往,他严格制止兵士扰民,制止他们拿大众一针一线。大军打进安徽当涂时,有1兵士违背了军纪,朱元璋立刻把他斩了。《明史。太祖本纪2》里朱太阳跟徐达等开国元帅们说:“中原之民,久为群雄所苦,流离相望,故命将北征,拯民水火”,也就是说,他是救民于水火当中。他还说:“前代革命之际,肆行屠杀,违天虐民,朕实不忍”。也就是说,以往的革命,有点极左,他可不忍心干这类缺德革命。总之,人民的军队人民爱,朱元璋的“红军”,在人民的支持下,以竹竿子捅破篓子之势把两座半全捅翻了!固然,这与朱元璋同志放弃前嫌高瞻远瞩优待俘虏善待投诚的敌军将领统战工作做得好也是分不开的。他告诫众将们说:“元之宗戚,咸俾保全”,不但不杀元代宗戚,而且对那些给元代干过的旧臣们,也给予前途,妥善安置他们,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建国初年,百废待兴。而开国元勋们,比如胡惟庸,老想搞反革命,至于亲家翁李善长也和这些反革命有着说不清算还乱的关系,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朱元璋干脆都把他们杀了。还有一些元勋,承受不住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腐败了,每天不是桑那就是三陪,固然无意工作。这样,国家政务就都落到了朱皇上1人头上。史称,朱皇上是个工作狂,除工作和看书,没有其他爱好。至于女人和烤牛肉,都走开!史载,仅年(洪武10七年)9月14日到21日的8天中,各机关的奏章就达年,共计件事,平均每天要处理多件事,国事如此繁忙,身体固然每况愈下了,50岁以后,人民的好皇上朱元璋同志就患上了心跳病和神经衰弱症。都说中国的开国皇上好来文字狱,你说不来行吗?心跳病啊,神经衰弱啊,还不都是文人们给闹的?比如刑部主事茹太素给皇上上“万言书”(据说是一万七千字),皇上耐着性子听到一万六千字处,才明白这鸟文人甚么意思,当下就火了:字的小短祙就能说明白的事,非得给我来个长裹脚布,来啊,脱了他裤子,给我打他屁股,我倒要看看,屁股是不是能决定嘴巴!再比如张士诚那名字,就有人解释给皇上:是文人们欺张士诚不识字才故意起那名骂他的,由于《孟子》书里有句话-“士,诚小人也”可以断句为“士诚,小人也”。从此皇上就开始累心了,夜以继日的每天趴那些纸堆里找“小人”,放谁不心跳不神经衰弱啊!
20:大流氓朱棣
朱棣的爹是农民出身,固然就有点小农意识了:多妻多子。朱重八同志在后宫养了多少老虎,我们数不清,但是这些母老虎们生了多少虎仔,史料还是有答案的:26只。
论长幼,朱棣排在第四。按大中华规矩,皇位轮不上朱老四,由于他既不是老大,更不是嫡出。固然,中国的干部履历表是可以因革命工作的需要而随时改动的:他1即位,就宣布马皇后是自己的亲娘。他这点小动作,想必红楼姑娘贾探春是深有感触的。
探春跟宝玉没有伙着一个娘,心里崩提有多别扭了,瞅着自己那亲娘赵姨娘,咋瞅咋别扭。遗憾的是,历史与历史学家就是专跟人找别扭的,根据明代《太常寺志》的记载和明史学家吴晗的考证,朱老四的娘亲根本不是那个大脚娘们,而是一个名叫碽妃的高丽棒子。我相信朱老四是中朝优秀儿女杂交的精品,由于史书上说他不但威武过人,而且还是个帅哥。那个老大-皇太子朱标,倒是马大脚所生,但是长得很不咋地,是个大头儿。大头儿也没什么不好,问题是短命-革命接班人等不到接班那一天就死了。
朱棣的爹可能最后悔的是,自己小时候没有遇上希望工程,这让他老人家在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时候,很费劲。那些鸟大臣动不动就上个万言书,他听不懂。听说他为开国功臣兼亲家翁徐达墓撰写的碑文,全大明的的文人没一个能读通的,由于没法断句。
总之,他老怀疑自己玩不过那群鸟文人。为了让自己的后代能给朱家争口气,他给孩子们请了最好的家教,朱棣就是这类家教下的一个优等生。表现以下:之一,能把反革命弄到成功。这类事在历史个是很少有人能弄成的,常胜将军林彪都没这本事-朱重八一死,朱棣短短几年内就把侄儿-建文皇帝给闹没了。我们常说:人心向背与正义是非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这1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谛放在朱棣眼前,恰恰失效了。民心不向他,他也不正义,竟然就弄成了。实践 是检验真谛的唯一婊子。真谛坚挺,朱棣就欺侮实践,向国内外宣布:老爹本来是要把位置传给他的,却让建文篡了位。这样,反革命就变成了革命!
之2,诛灭10族的创新举动。朱棣即位,相中了名士方孝孺,老方字写得好,圈也划得圆,朱棣就让他起草即位诏书,奈何方先生不干。两人就较上劲儿了-朱棣:我法周公辅成王耳。
方:成王安在?
朱棣:伊自焚死。
方:何不立成王之子?
朱棣:国赖长君。
方:何不立成王之弟?
朱棣:此朕家事耳,先生毋过劳苦。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老方同志还是不干,朱棣也就拗上了:不干也得干。
方:死也不干!
朱棣:我诛你九族。
方:诛我10族又奈何?
朱棣:好,我就玉成你,诛你10族,九族以外,加上你老师一族!谁让你老师教出你这倔种来!
朱棣诛十族的时候,还来点心理小折磨,每逮一个人,都要送老方眼前叫他看看:你看看,1人升天,10族陪葬!
不知道老方拗甚么拗,一肚子才学,不知道皇上轮番做,明年到咱家啊?至于名节,只要没在夫君坟头前扇过土,能做到祥林嫂那个样儿-改嫁时众目睽睽之下,跟香炉抵个头,额头上贴个创可贴跟继任丈夫拜堂-就够意思了,值得咱全家老小一起殉情吗?
之3,引蛇出洞的阳谋计谋。尽人皆知,朱棣即位后,迁都北京。可大明那些倔种大臣们坚决不同意,动不动掂着脑袋上书。朱棣罢了三个倔种,反对的声浪渐息。可迁都后,新建的3座宫殿起了大火,那些对迁都一事耿耿于怀的臣僚借题发挥,把火灾与迁都挂起钩来,私下里互发短信。朱棣想治他们的罪,又没有证据,遂下诏让大家大鸣大放,一帮傻鸟以为遇上明君了,就百鸟齐鸣,人人写折子,个个贴大字报。等他们闹腾够了,朱棣弄个“谤讪罪”-收,一群反革命全栽套里了:一打尽,群鸟失声啊!
朱棣这一招很绝,遂成中国的政治遗产。
之4,我是流氓我怕谁的作派。朱棣对待他的政敌,手段可是流氓到家了。
对待方孝孺:使人“以刀抉其口两旁至双耳”。我估摸着是这意思:叫你嘴硬,我给你弄好大一张嘴!王光美也有一样的遭受,以第一夫人的身份出访过印尼,去的时候穿高跟鞋,戴珍珠项链。文革时,脖子上不但被挂了双鞋,还挂了一串乒乓球串成的项链-叫你臭美个够!
对待兵部尚书铁弦:割其肉烤了,塞铁铉嘴里给他吃,还问他甜不甜-“甘否”。
铁铉说固然甜了-“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忠臣孝子之肉居然是甜的?这倒出我意料了。当年北京人吃袁崇焕同志的生肉片时,也没留下个笔记来,否则我们倒可以两相里印证一下的。
对待礼部尚书陈迪:割其子鼻舌,强塞给陈迪吃。这一手是跟商纣王学的,周文王被囚,就享受过此等待遇。当年的周文王一吃儿子肉,神经就错乱了,1错乱,就弄了个周易六十四卦。至如今人们还愿意跑到那八卦迷魂阵里,体验1下文王吃过儿肉后的精神幻觉。
对待左佥都御史景清:剥其皮,草椟之,碎磔其骨肉。我估计可能跟剁饺子馅差不多。我不知道,人们剁饺子馅的灵感是不是来自于刽子手们的快刀,但饺子乃中国传统食品精华之一却是公论。饺子俗称扁食。我们现在骂人还是:找扁吗你?
至于案犯家的女人们,就更惨了。被送去犒军了-“转营奸宿”。死了,就“抬去门外,着狗吃了”。反革命贼首齐泰与黄子澄家的女人,据教坊司汇报:每人给安排了20条汉子,让年轻的都怀上胎。生开男孩,就让他做小龟子,但是还生个女儿,3岁了,咋办?朱棣的指示以下:由他不的,长到大便是个淫贱材儿。原来皇上百忙之中还操心三陪人员的国家储备。
朱棣就这么一个大尾巴狼,有小虫子爬他身上,他不但不剁它,还着令太监把它放回树上。而且,也挺亲民的。比如永乐元年他曾下诏说:“近河南数处蝗旱,朕用不宁,故遣使省视,不绝于道。如得斯民小康,朕之愿也。” 话翻译过来挺感人的:河南百姓遭灾了,我吃嘛嘛不香啊。我派去的特派员,满道路都是啊。让百姓致富走向小康,那是俺的欲望啊!为了让海外诸友邦惊诧于中国的小康生活,朱棣就派宣传部长郑和到西洋诸国搞境外宣扬去了。
郑部长的宣传工作做得很好,由于中国不弄裸体,所以大家都不知道部长同志是个阉人!明年是郑部长首下西洋年祭,估计史家们又该大力宣扬他的功绩了:别看是个阉人,但是能让爱国贼们一阵一阵儿的亢奋!这就是朱棣同志的本事,大流氓啊!
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专科医院治愈白癜风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