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患病影响 > 用一张图,帮孩子轻松打败拖延症

用一张图,帮孩子轻松打败拖延症



      

来源:少年商学院

                              

导读

但凡时间职场大咖无一例外的都是时间管理高手、效率高手和自我约束高手,然而我相信这些人并不是天生就是这样的高手和做事方式,每一个拖延症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无法束缚的灵魂哈哈,孩子学会了这个就知道如何把拖延症灵魂关进铁笼了

国外非常热衷于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引导、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好玩、又有效。今天我们来说说如何利用这张神奇图来帮助孩子打败拖延症。

分析原因

利用思维导图分析拖延症,这里举例运用的是圆形图(CircleMap)。把想要分析的主题放在最中间,如拖延症,然后把造成拖延症的原因,写在外面的圆环上,能让孩子快速弄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

来自深圳的10岁半的Hannah

就自己的拖延症画了圆圈图

还有像下方这样的流程图其实也比较直观,如果职场人士熟悉思维导图的话,看到这个应该会感到比较亲切。

还有树图,也同样有效

来自辽宁沈阳的10岁半的Summer就画了树状图

针对自己的弱点,逐个击破

如果利用上述的方法,孩子清晰的知道了造成自己拖延症的原因,再在进行逐个击破就非常有针对性了

所谓发现问题其实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如何解决问题。当孩子明确知道自己的一些问题后就需要找到相应的方法。这里提供的方法就是做一个24小时候规划表,这样能清晰的让孩子清晰的观察到自己的时间去哪里了。

(24小时时间管理模板)

来自上海的8岁半的洪田韵

也可以做成时间盘状,比如来自福建福州的12岁半黄若珊就用画图代替列表,其实效果是一样的:

按照优先法则将任务列表

观察完自己花时间的规律后,就可以开始改造24小时了,也就是制作最符合我们需求的TO-DO-LIST(待做事项),它的优先级顺序是,必须马上做>必须做,但可以晚一点>可做可不做。

比如下面这张图里,前面打了×号的事项,就是我们判断之后,觉得价值不高、相对次要的事情。

比如下面这张图,把筛选过后的所有事项作了先后排列。

来自郑州的10岁半的张宸睿,把可做可不做的所有事情筛选出去之后,将剩下来的所有时间又做了再分配:

来自上海的8岁半的洪田韵做的优先级树图

来自上海的6岁半朱禹豪,把时间改造前后各一周的效率做了对比,发现,第二周的高效时间提高了整整一倍!

把自己平常24小时是怎么使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观察自己;改造这24小时,按照优先法则重新规划任务。最后,做时间改造前后各一周的对比,查看效果。

广州的11岁半的胡江南概括了高效利用时间的几个要点

开封市的11岁半的李沅芷已经列好了年度时间规划目标

不要认为这种方式对孩子太苛刻

极有可能他们能够乐在其中

享受战胜拖延症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感

如果孩子从小就能培养这样的时间管理习惯

相信对他一生的学习及事业都会有极大的帮助

对于教育孩子

从认识层面一定要够高

从方法层面一定要够具体够科学

哪怕是教育砖家一直在谈的陪伴

那可不是简简单单在一起呆着这么容易

morecando

说说与孩子一起的成长路上发生的趣事

聊聊宝贵的教育经验和感悟

恰当表达,深度沟通!

用爱浇灌,快乐成长!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权威医院
北京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gr.com/hbyx/6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