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患病影响 > 林则徐一个时代的缩影马俊锋

林则徐一个时代的缩影马俊锋



林则徐:一个时代的缩影

(作者:马俊锋)

  林则徐在清朝末期这个腐朽的时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的廉洁以及勤政为民都令人动容和钦佩,这些坚硬和优良的品格与他年幼时的成长有着很大影响。

  时光重新聚焦在年的8月,林则徐出生在一个底层知识分子家庭里。父亲林宾日是嘉庆年间的一个贡生,平常只能以教书为生,而母亲同为闽县一个贡生之女。林则徐是家里的次子,林宾日夫妇一共生了十一个子女,三男八女,如此多的儿女,生存问题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仅仅靠林宾日的教书薪资恐怕是难以维持的。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林则徐的母亲偷偷瞒着自己的丈夫重新拾掇起剪纸这门手艺,从而换取些家里的生活费。卖这些艺术品的任务便交到了小小的林则徐身上。林则徐幼时每天去私塾上学前,都要把母亲以及妹妹做好的剪纸艺术品放到一些熟悉的店铺寄卖,等放学后便去收钱交给母亲。这种生存环境在幼小的林则徐心里有了很深的烙印,自然使他更加知道平民百姓的生活疾苦。

  林则徐生性聪颖,其父林宾日甚喜,四岁时便被父亲怀之入塾,抱之膝上,并口授四书五经。处于封建社会,又身处贫困的家境,通过科举之路而踏入仕途的光宗耀祖之路,无疑同样早早地便在林则徐父母的心中萌芽。在父亲林宾日的调教以及熏陶之下,林则徐很早就已经博学多才。嘉庆三年,14岁的林则徐中秀才后来到福建著名的的鳌峰书院求学,老师是郑光策和陈寿祺。这两位老师自然对林则徐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郑光策是清乾隆四十四年(年)的举人,名列第二,次年就中了进士。郑光策中进士后,重新回到福建,在福建泉州一带授课,是乾隆时期闽南的名士。郑光策喜读“经世有用之书”,除《通鑑》《通考》外,对唐宋名臣陆贽等人的著作,更是如数家珍。郑光策生前主张改变“所用者非所习,所习者非所用”的积习,提倡“经邦济世”之学,主张“立纲纪,明法度”“重内治而略远图,开诚以任贤,知人而善使”的思想,都在林则徐身上得到了深度的拓展和很大的发扬。

  嘉庆九年,20岁的林则徐参加乡试,中了举人,排名第二十九。发榜当天,林则徐恰好迎娶了郑淑卿为妻。此后由于家里的经济日渐窘迫拮据,林则徐在福州老家做了一两年老师。几次会试落第之后,一直到嘉庆11年,林则徐才高中进士,名列第二甲第四名。从此,林则徐踏上了自己的仕途之路。中进士之前,林则徐在厦门担任过海防同知书记,专门负责处理商贩洋船的来往,以及米粮兵饷的文书记录。这段经历无疑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清朝官宦之间为谋取暴利而大肆走私鸦片的腐败,也让他渐熟官场之间的种种伎俩和潜规则。随后,林则徐受到福建巡抚张师诚的欣赏,从而成为其幕僚。其父林宾日也在张的推荐下成为当时的正日书院主持。如此一来,林则徐家的生活大为改观。

  林则徐踏上仕途后最绚烂的一笔应该是广州的禁烟运动,但禁烟运动也给他带来了诸多感慨和苍凉感。早在雍正时期,朝廷就开始禁止鸦片,而且惩罚还比较严重,轻则重打一百大板,重则流放边关直至身亡。年,当道光皇帝发现国库里的银子从七千万两锐减到不足一万两时,更加下了要禁止鸦片的决心。这个时候,林则徐出现了。早在内地,林则徐就禁烟有功,做起事情来一向雷厉风行,很刚硬也很果断。年,有人写过一篇《再论林则徐》的文章,着重分析林则徐到底是英雄还是民族的罪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年7月7日,一伙英国水手划船到香港九龙的小酒馆酗酒后闹事,捣毁了村民的一座神龛,遂引发斗殴。结果当地村民林维喜伤重不治。林则徐按照通常的做法,要求英国海军上将查理.义律按大清律例将那些参与斗殴的水手,交出一人为死者偿命;而义律则同意赔偿死者家属,惩办所有参与滋事的水手,但拒绝以其中一人被判极刑顶罪。不料这个细小的冲突最终导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发生。该文通过林则徐外交上过于野蛮粗糙,从而使林唯喜事件升级,最终酿成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该文虽然分析得很透彻,却未免拘泥于表面化。试想着强盗早有吞噬之心,早就心怀鬼胎,一切所谓冠冕堂皇的理由便都是罪恶的借口而已。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局限,这个时代的人自然也不例外。林则徐虽然贵为中华英雄,但也难免有时代的局限。但我认为这种局限更能让满是光环的林则徐显得真实生动起来,而不是一味地供在历史的神坛上,遥遥不可及。

  “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林则徐曾认为英国士兵脚上有绑腿而无法弯曲膝盖,只有一上岸就没有任何战斗力,这种观点显然是很荒谬的,也难以让人理解。对洋人的坚船利炮,林则徐曾做过这样的幻想:英国要攻中国,无非乘船而来,它要是敢入内河,一则潮退水浅,船胶膨裂,再则伙食不足,三则军火不继,犹如鱼躺在干河上,白来送死。这种想法和观点显然导致了所修建的炮台毫无抵抗能力的结局。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林则徐主持修建的炮台都是固定的,完全不能灵活瞄准敌人,要想打中对方舰艇,往往只能靠运气。“真奇怪,这些炮台完全没有防御地面攻击的设施,就像是欢迎我们回家的摆设”英国军官曾这样说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林则徐渐知双方兵力的悬殊,尤其是双方军备的差距以及西洋大炮的威力。年,在流放伊犁的途中,他给友人写信中也说:“第一要大炮得用,令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这句话可谓深中要害,但林则徐的这句话知道的人并不多。

  从以上可看出林则徐有那个时代特有的局限性,但这种局限性是暂时的,作为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还是很快就从时代的局限性里醒悟过来,而没有如身旁的官吏一般,一味的沉浸在旧世界的梦里,想着如何攫取更多的金银财富。

  小疵不掩英雄本色,林则徐终归是名垂千古的英雄。林则徐任云贵总督时,面对云贵汉回的纠纷,一句“只分良莠,不分汉回”,就道出了他难得的胸襟和气魄。就林则徐的一生来看,即使有种种时代局限,他依然是民族英雄,除了令其光芒闪烁的禁烟运动,在治水、建设边疆方面,林则徐也作出了很卓越的贡献。道光二十一年(年),林则徐充军伊犁时,依然抱病亲历南疆库车、阿克苏、叶尔羌等地勘察,行程三万里,倡导水利,开辟屯田,这无不令人动容。林则徐所到之处,几乎都留下了令百姓欣慰令后人叹服的政绩。在京为官期间,林则徐就立志做一个正直而又勤政为民的好官。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京为官期间,他广泛搜集元、明以来几十位专家关于兴修畿辅水利的奏疏、著述,写了《北直水利书》。书中明确指出“直隶水性宜稻,有水皆可成田”“农为天下本务,稻又为农家之本务”,这样的观点可谓一针见血。

  林则徐不仅勤政为民,还很廉洁,被点为钦差大臣,赋广州禁烟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林则徐从北京到广州,途中走了两个月零两天,刚刚行至北京京郊良乡时,林则徐便发出了传牌,要求所经过的地方必须遵照牌上内容执行:照得本堂部奉旨驰驿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并无随带官员供事书史,惟顶马一弁、跟丁六名、厨丁小夫共三名,俱系随身行走,并无前站、后站之人。如有借名影射,立即拿究。所坐大轿一乘,自雇轿夫十二名;所带行李,自雇大车二辆、轿车一辆。其夫价、轿价均已自行发给,足以敷其食用,不许在各驿站索取丝毫。该州县亦不必另雇轿夫迎接。至不通车路及应行水路之处,亦皆随地自雇夫船。本部堂系由外任出差,与部院大员稍异,且州县驿站之累,皆已备知,尤宜加以体恤。所有尖宿公馆,只用家常饭菜,不必备办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窝烧烤,以节糜费。此非客气,切勿故违。至随身丁弁人夫,不许暗受分毫站规门包等项。需索者即须扭凛,私送者定行特参。言出法随,各宜懔毋违。切切。须至传牌者。小小的一张传牌,足见林则徐的廉洁和节俭。

  林则徐,是旧时代的最好产品,亦是新时代的一个开端。

(唐汉成摄) 









































白癜风哪家最好
南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gr.com/hbyx/9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