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患病影响 > 疏肝解郁,可避免经前期紧张症

疏肝解郁,可避免经前期紧张症



佟彤:著名中医身心养生专家,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长期致力于中医文化的传播,先后出版《不上火的生活》《不疲劳的生活》《脸要穷养,身要娇养》等畅销图书。

女人多愁善感,情绪波动的时间,一般是月经前,即所谓的“经前期紧张症”。现在生活环境相对宽松了,也更人性化了,很多地方提出给女性放“姨妈假”,就是来月经的时候可以休息,不上班,这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月经期毕竟是例外的生理状态,所以才叫“例假”。

月经期,人的免疫力低,体能下降,所以,如果你的牙齿有问题,想拔牙,医生一般都要你避开月经期,因为口腔中细菌很多,拔牙的伤口给细菌的繁殖提供了条件,如果遇到月经期,免疫力又低,就增加了感染的可能。

如果说“姨妈假”是为了体恤来月经的当事人的话,那么,“姨妈前假”就是减少当事人的“扰民”了,这样的说法并不过分,因为确实已有的社会调查表明,女子犯罪行为、突发急症、自杀,大多发生在月经前4天内或行经的4天内,其中的“作祟者”,就是雌激素。

“经前期紧张综合症”是指女性在月经期前7~14天的时候,出现头痛、乳房胀痛、疲劳、紧张、全身乏力、精神压抑或易怒、烦躁、失眠、盆腔沉重感、腹痛、腹泻、钝性腰背痛、鼻塞、水肿等症状,这些症状在月经来过以后,会自然消失,之所以如此,和经前期的雌激素过高,以及受体对雌激素的过高敏感有直接关系。

在中医医籍中,虽然无此病名,但症状的描述已经很细致,比如“经行头痛”、“经行泄泻”、“经行浮肿”、“经行口糜”、“经行情志异常”等,凡此种种,其实就是“经前期紧张征”,中医归之为“肝郁”。

那么,西医说的雌激素过高和中医辨证的肝郁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有研究者对例,被中医辨证为“肝郁”的女性,血清中雌二醇浓度进行了测试,发现她们的月经前、后期,排卵期及绝经、闭经各组,雌二醇的浓度都比其他不是肝郁的人要明显升高。

另一个研究发现,同样是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癌症的复发和转移率,在雌激素水平过高,治疗后没有很好抑制住雌激素的人身上,更容易发生,更重要的是,这些雌激素过高者,即便在生病前,也是性情上偏于抑郁,伤感的为多,如果用中医辨证来看,她们无论从身体的症状还是心理的变化,都符合中医说的“肝郁”。

也就是说,西医的雌激素过高时,女人往往显示出中医的“肝郁”,而后者则是所有中医各种证型中,比如气虚、血瘀、阳虚等中,情绪变化最大的一个,这种情绪变化多是多愁善感,抑郁寡欢。即便是正常人,本身不是肝郁体质的,她的雌激素在月经前,也会达到她自身分泌的高峰,因此,即便她往日是乐观开朗,但在月经前期也难免不出现抑郁状态。

因此,除了放“姨妈假”休息,每次月经前的一个星期,试试“加味逍遥丸”,一直吃到来月经就可以停用,这是疏解肝郁的好办法,经常是随着情绪的疏解,与月经相伴的很多症状也随之消失了。如果还没有严重到需要吃药的程度,在月经前用薄荷叶和玫瑰花泡茶,也是个疏解肝郁的好办法。

别小看薄荷,虽然是现在人桌边常见的绿植,但却在加味逍遥丸中承担着重要的疏肝作用,古代医家甚至评价说,如果逍遥丸中没有了薄荷,疏肝解郁的力量会大减。玫瑰花也是疏肝解郁的,可以用新鲜的薄荷叶五六片,玫瑰花五六朵,如果没有新鲜的薄荷,药店可以买到干薄荷叶,用上五六克,加一点冰糖,像沏茶一样,浸泡上十分钟就可以喝了,这个茶不仅能疏肝解郁,而且有沁人心脾的气味,如果再约上一两个可以真心吐槽的姐妹,生活中的小郁闷就可能烟消云散了,不至于酿成严重的肝郁。









































白癜风医院好不好
白癜风医院哪家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gr.com/hbyx/9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