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临床体现 > 中华典故每日一读分崩离析
中华典故每日一读分崩离析
出处
《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冉求、季路在鲁国大夫季孙氏手下任家臣。季孙氏为了扩大自己的统治权力,准备去攻打鲁国的属国颛臾。冉求、季路为此为此去请教孔子。孔子说:“冉求,你知道颛臾是我们鲁国安危存亡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冉求辩论道:“颛臾城池牢固,而且离季孙的封地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攻打下来,时间久了,一定会给子孙后代留下祸害。”孔子很不高兴地说:“我最讨厌的是不说自己贪得无厌的人,却一定要找借口去侵犯别人。我听说过,无论是诸侯、大夫,‘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如果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便不会倾危。”孔子又告诫冉求道:“像你们这样搞,其结果必然是: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冉求、季路听了孔子的这番话,纷纷点头称是。
今用
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育人为本weike长按识别点状白癜风发病要多久才能治愈北京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