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临床体现 > 史上最伟大的不伦爱情,没有之一
史上最伟大的不伦爱情,没有之一
原文:
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新唐书·列传第一》
译文:
杨贵妃有吃荔枝的嗜好,而且必须吃新鲜的,于是安排人骑马传送,奔走数千里,荔枝没有变质就已经到了京师。
一婚礼现场是一个发生艳遇的地方。
公元年,在一次婚礼上,新娘的弟弟、一个15岁的小屁孩子看上了一个15岁的小丫头片子。
小屁孩子找老妈撒娇,表达了要娶小丫头片子的强烈愿望。这位老妈又找到自己的丈夫,男人一听,多大点事啊!没问题,就这么定了。
是不是有点儿戏啊?没有,一切都很正常,因为——这个小屁孩子是皇帝的儿子寿王李瑁,他妈是深受皇帝宠爱的武惠妃,他爸则是唐玄宗李隆基。
而小丫头片子不是别人,正是日后大红大紫的杨玉环。
皇帝很相信儿子的眼光,连面试的环节都免了,直接下了圣旨。时间再前推多年,关羽向曹操提出要求,希望讨一个女人做自己的小老婆,曹操“疑有色,见之,自纳之”。
曹操当年如果不见,李隆基现在如果见一下,事情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二小夫妻成婚以后,在一起愉快的玩耍,感情很好。
就这样过了三年,李瑁的妈妈武惠妃去世了,杨玉环的皇帝公公很伤心,得了轻度的忧郁症,后来发展成为房事抗拒症,对后宫佳丽提不起性趣。
龙体欠安,全国人民都很担心,大家都为皇帝的身体健康出主意想办法。史载“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让儿媳妇伺候公公,这是什么馊主意啊?
但是,不走寻常路的李隆基这时候继承了李世民善于听取大臣意见的优良传统,召见了杨玉环。这一见,龙颜大悦,龙根大动。
可是,这是自己的儿媳妇啊,伦理何在?道德何在?“扒灰门”啊有木有,社会舆论吃不消,怎么办?
年,李隆基对杨玉环说,你出家吧,道号就叫“太真”,明面上是为我死去的妈妈祈福,深层次的目的是先从大家的视线里消失,低调一段时间,网络事件一般都是三分钟热度,过去就没事了。
五年过去了,李隆基给自己受了委屈的小受受儿子李瑁重新发了个老婆,心安理得地把杨玉环封为贵妃。
杨贵妃就此诞生。这一年,李隆基61岁,杨玉环27岁。
三老夫少妻,倒也过得如蜜里调油。
杨玉环除了颜值高之外,音乐水平也很高,弹得一手好琵琶,还精通胡旋舞,基本上属于民乐系和舞蹈系的双学士水平,李隆基更是一个大音乐家,至少也是作曲系系主任的水平。两个人在音乐方面很有共同语言。
事实上,公公第一次召见儿媳妇的时候,李隆基就把自己亲自谱写的得意之作《霓裳羽衣曲》拿出来显摆,还送给儿媳妇一件定情信物——金钗钿合,并亲自插在儿媳妇的头发上。
如今,一切都名正言顺了,李隆基很高兴,据《古今宫闱秘记》载:李隆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还兴致大发地谱写了一首新曲子《得宝子》。
后宫里的柔情蜜意就不多说了,给爱人的亲戚们加官进爵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出行、餐饮、服装之类的超标问题也没关系。但是,抢夺儿子王妃毕竟不是件光彩的事情,所以杨玉环哪怕是事实上的皇后,李隆基也一直没有给她一个正式的皇后名分。
四是感情就会有这样那样的沟沟坎坎。
史书上记载了杨玉环被李隆基两次赶出皇宫的轶事。
第一次是天宝五年,也就是年。《新唐书》记载:“妃以谴还铦第”。但是还没等杨玉环承认错误,李隆基自己HOLD不住了,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脾气也变得暴躁易怒,还是太监高力士比较会看眼色,立马连夜将杨玉环接回宫里。
好吧,这基本属于“小别胜新婚”。
第二次是在天宝九年,也就是年。《旧唐书》记载:“贵妃复忤旨送归外第”。这次更狗血,一个叫吉温的大臣来说和,李隆基派人赐御膳给杨玉环,杨玉环泪流满面,伏地认错,还剪下了自己的一缕青丝,带给李隆基。李隆基一看到杨玉环的头发,又HOLD不住了,派人将自己的爱人接回了宫。
这是在演韩剧吗?
五因为史书上没有说明这两次“遣返”的原因,《资治通鉴》记载的理由是“妒悍不逊”,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还是没说。于是,一大批狗仔有了用武之地,大家本着“大胆假设,大胆求证”的治学态度,脑洞大开地出版了一本又一本专著。
总结起来,杨玉环遭到“遣返”的原因主要是两种猜测。第一,杨贵妃吃醋。第二,李隆基借题发挥打压杨家。
先说说杨贵妃吃醋。
关于吃醋的对象,也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梅妃。根据《梅妃传》记载,梅妃叫江采萍,比杨贵妃早19年入宫。算是李隆基的老情人,李隆基偶然想起旧爱,叙叙旧,杨玉环狂吃飞醋,出言不逊,惹恼了皇帝。
但事实上,人们考证下来,根本没有梅妃这个人。
第二种是自己的姐姐虢国夫人。有个叫张祜的人,写了首诗“虢国夫人承主恩,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这首诗就影射了玄宗和虢国夫人有染。《集灵台》一书中也说李隆基和虢国夫人关系不正常,导致杨贵妃吃醋发脾气。
这种猜测证据不足,也不靠谱。
还是讲讲关于李隆基帝王心术的猜测吧。
杨玉环一朝受宠,杨家的人都沾光,翻身做了主人。暴发户的吃相一般都比较难看,无法无天的杨家甚至骑到了皇室的头上。皇上的亲妹妹在杨贵妃的三个姐姐面前只能让座而不敢就坐。皇上的女儿信成公主因为和杨家人发生矛盾,驸马竟然丢了官。
这个时候需要帝王心术来平衡一下,李隆基采取的是借题发挥杀鸡给猴看的策略,就是要灭灭杨家的威风,让杨家明白到底是谁说了算。
策略挺好,但老皇帝一边唱着《心太软》一边举了白旗,所以杨家没有得到教训,反而变本加厉地嚣张了。
六杨家顺着手电筒的光柱越爬越高,电门一摁,摔得越狠。
公元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打的旗号正是“清君侧”,矛头直指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
第二年,李隆基带着杨贵妃、杨国忠从西安向成都流窜。在经过一个叫做马嵬驿的地方时,禁军发生哗变,乱刀杀死了杨国忠,接着围住唐玄宗,要求泼掉杨贵妃这盆祸水。
71岁的李隆基大难临头各自飞,为求自保,不得已赐死了杨贵妃,美女时年37岁。
七关于杨贵妃死法的帖子,各大论坛众说纷纭。
比较正统的说法是吊死在马嵬坡,还有一种说是吊死在附近一处小庙的梨树上。
此外,还有乱刀杀死和吞金自杀两种说法也挺有市场。这两种说法都是以诗句作为证据的。
“乱刀杀死说”的证据包括杜甫的“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李益的“托君休洗莲花血”和“太真血染马蹄尽”,杜牧的“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等。
“吞金自杀说”的证据主要是刘禹锡《马嵬行》中的“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
怎么死的,其实已经不重要了。还有一种说法,杨贵妃根本没死,而是东渡日本了。
八就在杨贵妃魂断马嵬坡的这一年,太子李亨即帝位,当上了唐肃宗。
第二年,李隆基从成都返回长安,被儿子李亨软禁,对外称为太上皇。失去爱人又失去皇位的李隆基郁郁寡欢又活了六年,年驾崩,终年78岁。
九
来自星星的都教授说——以前有只陶瓷兔子,那只兔子喜欢上了小女孩,还在她身边看着她死去。那只兔子发誓再也不会犯爱上人的错误。但是你回答我,没有爱情,故事怎么以幸福结尾。
来自地球的李大嘴说——以前有个荒唐皇帝,那个皇帝喜欢上了一个女人,还在她身边看着她死去。那个皇帝发誓再也不会犯爱上人的错误,而且他已经没有能力再爱上别人了。但是你回答我,没有爱情,故事怎么以悲剧收场。
纯属凑趣,呵呵。
赞赏
人赞赏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治疗白癜风的有效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