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临床体现 > 为何转录组测序要测重复与Qpcr验证
为何转录组测序要测重复与Qpcr验证
话说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现在做转录组一定要测重复呢?还有,转录组测完后为什么还要进行荧光定量验证呢?理论上二代测序应该很准确的呀~
论坛上有位网友就有困惑了:如果我本来单个样品间差异就很大,是靠多次取样来减小误差的,那么应该就没有测重复的必要,多个样本混样应该是比重复更好的方式。但是同样的问题出现了,混样需不需要重复?如果混样也需要重复,那现在测转录组就有很大的浪费啊。
这是个很有意义的讨论,小编在这里贴出比较有代表性的回答作为参考~
hld转录组一定要测重复的原因,与你做其他生物学实验一样,没有重复怎么知道你得到结果的可靠,转录组的重复,是为了验证获得基因的测序的可靠性与差异表达的可靠性。转录组的重复有2种,一是生物学重复,一是技术重复,你说单个样品间差异就很大,这是你的生物学重复不好,那你只做一个转录组,那这样的结果偶然性很大,要尽量选择培养条件一致的样做重复。关于多样品的混样,实际上不需要重复,但是做了最好,混合测序有一定的缺陷,因为混样本生会降低低表达量基因的检测。至于为什么转录组测完后很多都有做荧光定量验证,因为转录组测序是以数学模拟计算表达量,筛选的基因比较多,一定程度上会有误差,而荧光定量与转录组表达是不同的方法,是对特异基因表达量的检测,特异性相对更高。
yuzhe混样在某些研究中是迫不得已采取的方法之一,比如样本太少,比如你这里的单样本间差异较大。这种方法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个人认为混样测序再取重复的必要性并不大。这就联系到为什么还要做定量的问题了。即使每个样本差异大,定量也可以通过box图等等展现每个样的真实情况和混起来的整体趋势。
二代测序准确,体现在整体趋势准确,具体到每个基因,准确性没有那么高,如果一个转录本有很多种剪切体,不同的定量引物做出来的结果都不同,也不能说荧光定量不准。同理,测序比对等环节也是有机会出现错误的,所以需要两种方法互相check一下,一个所谓数学方法,一个所谓实验方法,干湿结合。
周老师混样当然也需要测重复。
1.测重复的目的是什么?
任何生物学实验都存在随机误差。重复是用于估算随机误差的大小,然后才能证明组间的差异大于随机误差,生物学处理的效应是存在的。如果不测重复,你怎么能证明处理组间的差异不是仅仅由随机误差导致的?
2.混样是减少随机误差,并不是消灭随机误差。
这个结论在任何一本生物统计书里都有说明。假设单个样本取样的随机误差是V,那么10个样本混样后的随机误差就是V/10。既然是减少,而不是消灭随机误差,所以依然需要通过测定重复来估算混样后的随机误差大小。
3.混样作为重复(但不是不做重复),的确是材料个体遗传差异大,而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不错的实验策略。
例如动物实验:3vs3的策略其实很不科学。在重复数有限的情况下,个体巨大的遗传差异导致的随机误差(Ve),完全可能会掩盖处理效应(Vt)。最科学的方法是提高实验样本数,来提高统计检验的自由度(df),从而降低随机误差的干扰,提高统计检验的敏感性。但提高检测样本数,尤其是RNA-seq,成本是个问题。所以,可以通过以混样作为重复,来降低Ve,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检验的敏感性。
举个例子:如果是一种昆虫的RNA-seq实验,由于个体差异太大,3vs3可能检测不到差异基因。但如果30vs30,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当然可以检测到更多差异(尤其是效应微弱的基因)。但这样处理成本太高了。有个补偿的方法可以考虑,多个样本(例如10个)混合,作为一个重复,然后测3个重复。那么生物取样误差就降低到个体取样的10%。测序费用还是6个样本,但整个检测的敏感性却明显提高了。
这个问题,在其他主题帖也有讨论过:
生物学重复到底设定多少个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