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临床体现 > 人生最好的修行心态正心气平心欲少

人生最好的修行心态正心气平心欲少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后来虽然开窍了,但他仍然善良与赤诚,不断寻找同类,最后变成最孤独的一个人。”

当人人都追求出名趁早时,莫言却说自己更喜欢晚熟。

“晚熟的人,到了合适的时候,出现了能让他展现才华的舞台,他便会闪闪发光的。”

莫言自身便是如此。

57岁那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而这一年,距离他开始写作已经过了整整31年。

辉煌来得虽迟,但终究是来了。

获奖之后,许多读者比莫言还着急,希望他尽快出新作品。

但莫言不急不躁,沉寂了长达8年的时间。

8年之后,他携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读者视野。

《晚熟的人》:人生最好的修行:心态正、心气平、心欲少

南怀瑾说:“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人要过得好,就要通过修行,精进自己,提升生命的能量。而修行的内核在于修心。

王阳明说:“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

一切都是内心的映照。心强大了,你的世界也会曼妙无穷。

01

心态正

俗话说“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成败。”

心态是生活的起点。心态正的人,高光不傲,低谷不馁,闲境不怠。

不管自己处于什么境地,都能心平气和地面对事情,从容不迫地经营人生。

苏轼的一生,命运并不友好,而他却凭借正确的心态,活出诗词一般的烂漫。

前半生初露峥嵘,高官厚禄。他没有颐指气使,傲视苍生。而是谦虚谨慎地侍奉朝廷,真心实意地关照民生。

后半生风波骤起,一贬再贬。他没有悲观沮丧,摆烂自己。而是积极生活,自得其乐。并在陌生的山水中,构建起俊逸奔放的文学世界。

不管命运把我们置于何地,心态摆正,我们的世界才正确,人生才能行稳致远。

心态不好的人,要么气焰嚣张,得意忘形。要么战战兢兢,自惭形秽。

这样的人生,容易吃情绪的亏,生活也是一片狼藉。

古人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心态正了,才能正知正行,顺风顺水。

02

心气平

《尹文子·大道上》中说:“今世之人,行欲独贤,事欲独能,辩欲出群,勇欲绝众。”

什么都想高人一头,只会让自己陷于不得意的烦恼之中。

心气太高,折腾自己。心气太低,摆烂自己。

让心气平和,既不刻意去争强好胜,也不要自暴自弃,佛系躺平。

有一种翠波鸟,心气很高。

科学家把一只翠波鸟放在闭环的空间里,里面有筑巢的材料。

这只鸟衔泥筑巢,巢穴空间刚够它居住。

科学家放入第二只翠波鸟,发现两只鸟都在争相筑巢,它们一定要让自己的巢比对方大。

它们就在攀比中持续劳动,最后力竭而亡。

杨绛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世界是自己的,和他人无关。

不要严苛自己,与他人一比高下;也不要随波逐流,不思进取,安于生命的平庸。

经营好自己的世界,活出自己的灿烂,不负今生,足矣。

03

心欲少

《易经》说:“夫少者,多之所贵也。”

多欲,是人生痛苦的根源。精简欲望,少私寡欲,才能活得健康长久,幸福惬意。

《红楼梦》的好了歌窥破了世相:不管是王侯将相,金玉满盆,还是娇妻美妾,儿孙绵延,最后不过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妙玉说:“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三轮世界犹灰劫,四大形骸强首丘。”

你再强、再富、再不可一世,也不过是人世间的匆匆过客。最后陪伴你的,只是一个土馒头,孤坟一抔而已。

我们没有必要争太多,节制欲望,简单生活,才能安享于岁月静好。

杨绛被称为旧中国“最美的妻,最才的女”,可谓美貌和才华并称,智慧和勇气共存,优势独具。

然而,她一声清心寡欲,与世无争,把自己活成嚣嚣浊世的一朵幽兰。

出版社让她出席新书签售会,这样可以赚更多的钱,她不愿意去。

清华大学让教授们,自行申请配发米粮的数目。别人都多多益善,她只要一点,够吃就行。

杨绛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该走了。”

人生一世,我们真正需要的,不过是阳光,水,粮食和空气。何必以过多的欲望束缚自己,让自己痛苦不堪。

04

结语

人生是一段修心的旅途。

摆正心态,胜不骄,败不馁,闲不怠,积极地走好自己的路。

平和心气,不攀比,不摆烂,不慵懒,活出自己独有的色彩。

减少心欲,不贪婪,不奢靡,不沉沦,在简单朴素中邂逅美好。

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

放下欲望,心无执念,人生自然云淡风轻,自在无碍。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他的话总是这么精辟,观察生活中的细微小事,从而写出戳入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文字,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赢得我们的共鸣,他的小说才能受到众人的崇敬与敬仰。

写到这儿,我也很有必要给大家推荐他的新作《晚熟的人》了。

莫言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是一部读懂人性的佳作,是莫言获诺贝尔奖之后的首部作品,于年出版。由12个故事组成。整体上属于现实主义题材,作者本人也参与到了其中,刻画的是当代农村社会的众生像,很贴近生活。

莫言花费了八年时间才将其完成,他将自己大半辈子的人生智慧与阅历全然写在了书中,毫不吝啬地跟我们分享。我们可从书中学来智慧,将人性研究透彻。

《生死疲劳》:诺奖得主莫言代表作,一部蕴含着能让莫言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秘密的小说,这是大家对这本书的评价。

读了之后,我的第一感受就是这本书太接地气了,没有什么优美华丽的辞藻,也没有风景如画的意境。有的是各种幽默风趣描述和通俗易懂的方言,而最妙的是他写文的视角。他通过了转世轮回的方式,用动物的视角去写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和人们细致入微的生活习惯跟社会风貌。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说过:“莫言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但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并不一定会得诺贝尔奖,当莫言用魔幻现实的手法,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地对人性的探索来讲故事后,他就成为了世界级作家。

如果对莫言的《晚熟的人》和《生死疲劳》这两本书感兴趣,点击下面的商品卡,即可购买:

AX31正品生死疲劳晚熟的人莫言诺贝尔获奖者精选月销量¥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gr.com/lctx/211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