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临床体现 > 当代散文话说朋友和圈子文化

当代散文话说朋友和圈子文化



文/博华

现在朋友相见,一个共同的话题就是:“啥时候有时间再聚一聚。”所谓再聚一聚,无非是找个场合,摆一个酒场,喝几杯酒,叙叙旧。由此我想起一个词汇:酒肉朋友。在朋友一词前面加上酒肉一词,我真佩服我们祖先的智慧。现在国人生活水平提高了,通讯工具发达了,自然交朋友比过去方便多了。不过朋友虽然多了,但大多却是酒肉朋友,有了酒肉,大伙都喜欢往前凑,图个热闹,吐吐苦水,玩个痛快。觥筹交错过后,各回各家,蒙头大睡,一觉到天亮,第二天继续忙碌自己的生活前程。在忙碌中静候朋友们再一次相聚在饭局上一齐把酒言欢的那一刻。

当今社会,朋友的定义已经很难下了,因某种机缘的联系或者社会关系而熟悉结为朋友,古今一途,只不过大同小异,略有不同而已。朋友无非是同事、同学、邻居、牌友、亲戚等。根据彼此之间交情的深浅,有点头之交、莫逆之交、刎颈之交、患难之交。根据个人的性格特点,有的人朋友多,有的朋友少,有的人喜欢称自己朋友遍天下,可到头来偌大一个世界还真是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落个孤家寡人,独夫一个的尴尬处境,为此而时常抱怨自己当年遇人不淑,没碰上一个好东西,唯有自己是最好的那一位。当今社会是一个世俗的金钱社会。无钱寸步难行的社会现实,让不少人在择友方面喜欢秉持极端的标准,认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话听起来有几分恐怖,可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事例却屡见不鲜。只要有利益,撕下友谊的面具,出卖朋友是早晚的事情。出卖的时间取决于开价的多少。在这个功利之风大行其道的社会,见利忘义,出卖朋友的小人还真是不少。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生活节奏缓慢,人与人之间经济利益的交往不是十分频繁,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在人们的道德行为和个人利益之间立了一道防火墙。“重义轻利”是孔子在其政治思想中确定的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道德准则之一。孔子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也就是说,追求富贵,趋利避害是人的一种本能,本无可厚非,但追求富贵必须遵守道义,必须合乎一定的道德伦理规范,否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见,在义利关系问题上,孔子主张义是第一位的,利是第二位的;义对利具有普遍性的制约和限制作用。受此观念的深刻影响我们中国人交友非常看重人品。但人品又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看出来的,因此好多人最终跟朋友翻脸时,彼此都说对方人品不怎么样。如果按照儒家的人品来择友的话,条件太过于苛刻,似乎还真是难于觅到一个所谓的知己。就像鲁迅先生这样的高人不也发出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时当以同怀视之”的人生感慨吗?鲁迅先生当年的内心世界是孤独的,虽然满世界人来人往,在这些可以称为同类的人群中,但要觅一位引为同道的像瞿秋白那样的真心朋友难矣!鲁迅先生尚且如此,我们这些凡人只好退而求其次了。

当今社会人们活得都很现实,不再像过去那样为了心中的崇高理想而活着。人们在一起交流时,谈理想者,往往被视为精神有问题者。人们首先考虑的是生存,因此如何挣钱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成了第一要务。为了钱,人们不惜放弃了原先习以为常的交友观念和做人原则,不惜牺牲人品来换取个人的一己之私。虽然不少人将朋友自诩为同道中人,实则是一个利益圈子。在利益圈子里混的人。自然没有什么好人品。人品差自是没皮没脸,人品越差的人,越善于交友,好的坏的他都想交,自以为这样做会提升他个人的所谓层次罢了。人品不好的人成为朋友,自是臭味相投了,自然很容易走到一起,而人品好的人呢又不好意思拂了人家面子,就只好表面来往而已,表面说着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内心却熬着心灵的痛苦。再说有心计的人,人缘好,因为他有心机啊,会演戏,对朋友知道投其所好,知道如何维护,知道如何打理双方关系,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谁不喜欢呢,反正又不是真心的,就是逢场作戏罢了,平时就一起吃吃喝喝的,又不用付出太大的代价,一旦到了关键时刻,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朋友,甚至不惜落井下石的事都能做得出来。最后再说老实人说实话,人品虽好,但又往往无趣味啊。出去玩或者在一起相处的时候,可能不够圆滑和世故,因此时常会扫朋友的兴,再说老实人本身的缺点就是不擅长交际啊,有一两个至交就会掏心掏肺地对人家,对那些喜欢做表面文章,圆滑世故的人骨子里则感到厌烦,因此这样的人很难进入某一个圈子,游离在圈子之外,这也就是老实人难混,且处处碰壁的真实原因吧!

当下的人们在谈及人际交往时,总会提到一个词汇“圈子”。“圈子”并不是今天才有的,古代就有。人作为交际动物,凡有人群的地方,人们就会根据各自的性格特点和爱好将与自己志趣和爱好相近或相同的人划进一个圈子,成为一路人。因此人们对“圈子”并不陌生,也很好理解,但却无法回避。因为圈子是社会交往的产物,有其社会属性,一般的人都隶属于诸如同事圈、朋友圈、同学圈等各种圈子。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gr.com/lctx/21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