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临床体现 > 曾国藩3件事不做,6句话不说,啥意思

曾国藩3件事不做,6句话不说,啥意思



今天,我和一位老人聊起了“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话题,老人说,晚清名臣曾国藩,身居高位数十年而官运不衰。其秘诀在于他有一套独特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老人说,归纳起来,就是:三件事不做,六句话不说。曾国藩:“3件事不做,6句话不说”,啥意思?哪3件事?哪6句话?

三不做

自私贪婪的事不做

荀子说:“夫好利而欲得者,此人之情性也”。

假之有弟兄资财而分者,且顺情性,好利而欲得,若是,则兄弟相拂夺矣;且化礼义之文理,若是,则让乎国人矣。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句话意思是说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

对于贪婪的人来说,欲望是无边无际的,这其中的动力,主要就是源于自私。

自私的人,脑子里只是满是装着自己,他们不懂得爱别人,更不懂为别人而付出。

曾国藩也曾吃过“自私贪婪”的亏。自私贪婪的事儿做多了,最终得不偿失的是自己。

曾国藩曾说:“独享大名,实折福之道;与人分名,即受福之道。”

一个人,如果独享大名,非但不是好事,还是祸事。大自然有“物极必反”、“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的转换真理,懂得与人分享,才能招来福气。

高调张扬的事不做

曾国藩说:“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喜欢卖弄聪明的人德行有亏,花言巧语的人福分浅薄。

我国的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做“一桶水不响,半桶水晃荡”。

现实生活中,那些越是喜欢逞强逞能、处处显摆自己的人,智商和情商也越低。

他们往往都只有投机取巧的小聪明,而没有人生的大智慧。他们的肚子里没有太多的“干货”,所以才要迫不及待地向周围的人证明自己。

他们做事情的时候,总想着要“争一口气”,那是因为他们自己还差那么一口气。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浮于众,众必毁之”。

大意:高出森林的大树,总是被大风先吹到;人的才能品行过于出众,众人必定会抵毁他。

曾国藩就深知为人当低调、不张扬的道理。同治三年,自己被加封太子太傅。于是他竭力淡化自己头上的光环,消除朝廷对自己的猜忌。

不炫耀、不张扬,低调做人可以化险为夷,乃是人生一种难得的机会。

尖酸刻薄的事不做

曾国藩说:“刻薄之人,其福必薄”。

太刻薄的人,心中没有满意的时候,对别人太苛刻,和谁相处也不会愉快,更多的时候是自己不高兴,自讨没趣,对别人的过分要求,往往换来的是自己的痛苦烦恼。

刻薄的人,没有容人之量,不会肯定别人赞美别人,更不会承认自己的过错,其实是心胸狭窄,小肚鸡肠,这样的人往往会众叛亲离,成为孤家寡人,是无福之人。

李鸿章才识过人,曾国藩也并不嫉妒陷害,而是对其多番施以援手,助其官运亨通。正因为曾国藩胸襟宽阔,能容别人所不能忍,因此手下能人辈出,且都愿意听他指挥。

他常说:“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我们常说“君子如玉”,越是有层次的人,越是温良淳厚之人。

平时锋芒毕露会很容易使一个人变得尖酸刻薄,会让一个人众叛亲离,走进死胡同,而适当地收剑锋芒,将才华用在有用的大事上,积蓄力量,必然能有光辉的前途。

六不说

恶话不说

恶语:无礼、中伤人一类的话。用恶毒的话来伤害别人。

伤人的语言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匕首,在片刻间刺入身体最深处,虽然并未在身体表面上留下伤痕,却在心底那柔软处割开了即使岁月无数交叠也愈合不了的创伤。

恶言不出口,苟语不留耳。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甜言美语三冬夏,恶语伤人六月寒。出言伤人,比用长矛利戟刺人还要严重。

曾国藩告诫子女:“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闲话不说

闲话,指闲谈;背后议论他人是非的话;不满意的话,有关私人的谣言、传闻、幕后消息等。

曾国藩曾说:“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人生最傻的事就是讨厌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人生最没品德的就是喜欢讨论别人的弱点。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谚语,意思是道人是非者,既然在你面前说他人的坏处,自然也会在他人面前,说你的坏处。

他们乐于道人是非,是妒心过盛的原因,他们心里往往巴不得他人越来越倒霉,越来越困窘。聪明的人与这类人交谈,是不会推心置腹的。

怨话不说

怨的结果,首先就是伤身,在五行中,人的五种负面情绪,会伤及五脏。

怨伤脾,恨伤心,怒伤肝,恼伤肺,烦伤肾。

自己要多注意,好好修养自己的性情,不要怨天尤人,烦忧焦虑。

人生是一场修行,遇到不顺的事,也是一种警告,要反观自己,要有忏悔心。

怨声载道只会徒增烦恼,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招感负能量,福报慢慢流失。

怨话是一种慢性毒药,它能消磨人的热情,它能摧毁人的意志,更能影响身边人的心情。与其花时间去抱怨,不如想办法去改变。

胡话不说

胡话,神志不清时说的话。生活中,人们常说:“说话要经过大脑。”

曾国藩也曾在家书中告诫儿子:不乱说话,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别人才能愿意与之相处。

直话不说

说话太直率了,锋芒容易伤人,别人反戈一击,自己也会受伤。

直言快语的人容易让人难堪。由于说出的话太过直接,容易和人产生冲突和矛盾,由于心眼太直,也容易被人利用。

有很多人因为不会说话,什么时候把别人得罪了自己都不知道。说话太直接,会让你的“善意”也会变成“恶意”,好友变成敌人。

有些话,考虑成熟了再说话,没有想好该怎么说,不妨先选择沉默。

曾国藩曾自我反思:“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责备别人太过直接,就会让被责骂的人心中产生怨恨,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过错了,责备人也需要用一种婉转的方式来进行。

大话不说

大话是虚夸不实的话。

说大话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失去诚信,在别人心目中也留下了坏印象。

大话难以实现,与其说出来,不如把它放在心里面,然后用自己的行动一点一滴去实现自己的“大话”。

曾国藩认为,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务实才是人生该有的名声。

“大话”一旦说出口,就完全变味了,谦虚说话加上努力付出,才是一个可靠可信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gr.com/lctx/215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