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临床体现 > 资讯中大黄军就松阳洲教授连发重要成

资讯中大黄军就松阳洲教授连发重要成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黄军就和松阳洲(ZhouSongyang)教授带领的两项学术成果,接连发表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Reports》杂志上。这两位学者均在各自研究领域中取得过重要成果。

他们是谁

松阳洲,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Baylor医学院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系终身教授,分子药物研发主任,RNAi中心主任,Huffington衰老和细胞分子生物学中心,干细胞和新生医学中心及DanL.Duncan肿瘤中心研究员。对人体细胞端粒调节机理和胚胎干细胞的蛋白组学和功能性的研究处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前沿。

黄军就,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其研究团队利用最新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修改了人类胚胎的DNA,为治疗一种在中国南方儿童中常见的遗传病地中海贫血症提供了可能。在年完成了第一次在人类胚胎进行的基因修改实验,并在全球引发巨大的伦理争议,由此入选了《Nature》杂志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初步成果

端粒酶的激活或端粒的选择性延长(ALT),对于肿瘤逃避功能异常端粒所介导的衰老,是必不可少的。在大约85%到90%的端粒酶阳性癌细胞中,抗端粒酶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然而,这些细胞仍然有可能在切换到ALT机制后绕开药物治疗,以维持其端粒的完整性。但是这个切换背后的机制还是未知的。

8月31日《ScientificReports》在线刊登了他们研究组的一项研究成果。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端粒酶阳性的肿瘤细胞(HTC75),通过诱导端粒特异性DNA损伤、α地中海贫血X连锁综合蛋白(ATRX)敲除和删除死亡相关蛋白(DAXX),来探究端粒酶ALT切换的机制。令人惊讶的是,在治疗后,研究人员在ALT样的HTC75细胞中发现了两个重要的ALT特征:ALT相关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体(APBS)和端粒重复序列的染色体外环状DNA。此外,在ALT样的HTC75细胞中,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掉hTERT,可导致端粒以一种独立于端粒酶的方式发生延伸。

总之,这是首次有研究表明,在端粒酶阳性肿瘤细胞中,诱导端粒DNA损伤、破坏ATRX/DAXX复合物和抑制端粒酶的活性,都可能导致ALT的切换。

再发论文

9月2日,黄军就和松阳洲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又在该杂志发表题为“EfficientProductionofGene-ModifiedMiceusingStaphylococcusaureusCas9”的研究成果。

众所周知,CRISPR/Cas是小鼠受精卵中基因编辑的一种高效的基因组编辑工具。然而,目前只有酿脓链球菌Cas9(SpCas9)已经进行了系统的测试用于制备基因修饰小鼠。SpCas9识别的PAM限制了这一系统的潜在靶位点的数量。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Cas9(SaCas9),以其较小的尺寸和独特的PAM偏好性,而被作为受精卵基因组编辑的另一种替代。

研究意义

这项研究表明,SaCas9能有效而特异性地编辑小鼠受精卵中的X连锁基因Slx2和常染色体基因Zp1。SaCas9介导的酪氨酸酶(TYR)基因中断,可导致具有镶嵌毛色的C57BL/6J小鼠。此外,当研究人员将靶定Slx2、Zp1和Tyr的gRNAs,与SaCas9mRNA共同注入小鼠受精卵时,多重打靶可行之有效地破坏多个基因。当将一个编码Flag的单链DNA寡核苷酸和SaCas9mRNA、gRNA共同注入小鼠受精卵时,能够在组蛋白H1c的C末端插入一个Flag标签。这些结果表明,SaCas9可以特异性地切割靶基因位点,从而在小鼠受精卵中实现成功的基因敲除和精确的基因敲入,同时,这项研究还强调了使用SaCas9用于植入前胚胎基因组编辑和制备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潜力。

---iSYSU---

来源:综合中大新闻网、生物通、生物探索

编辑:余艳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zhongdaguanwei

.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
白癜风好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gr.com/lctx/7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