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相关医院 > 聆听柴科夫斯基的悲怆与激情丨斯特拉文

聆听柴科夫斯基的悲怆与激情丨斯特拉文



阿格里奇演绎老柴《第一钢琴协奏曲》

悲怆与激情丨“俄罗斯音乐巨人”柴科夫斯基

柴科夫斯基(ПётрИльичЧайковский,PtrLynchTchaikovsky,又译为柴可夫斯基,年5月7日—年11月6日)是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是俄国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是将斯拉夫音乐推向世界乐坛的第一人。

一、早慧   

 斯特拉文斯基说:“柴科夫斯基是我们所有人中最彻底的俄罗斯人。”

 年5月7日,柴科夫斯基出生在乌拉尔的沃特金斯克城。父亲是一位矿业工程师、著名的冶金专家。母亲是一位税务官的女儿,在彼得堡叶卡林娜贵族女子学院受过良好教育。柴科夫斯基自幼显露出对音乐的偏好,4岁时就已在家中的钢琴上自行弹奏。从5岁起,练习钢琴。同时也接触了一些民歌和欧洲音乐。在8岁时。由于父亲工作调动。全家迁至圣彼得堡。年。柴科夫斯基进入当地的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在这段时间里,他虽主修法律,却没有放松对音乐的学习。除师从菲利波夫学习钢琴外。还经常参加一些交际性钢琴演奏,写出了他的第一批作品。

二、邂逅鲁宾斯坦

 年,柴科夫斯基的母亲因霍乱不幸逝世,这为他的少年时代以及以后的整个人生历程都蒙上了一层阴影。年,他从法律学校毕业后进入司法部任职,但他对法律工作毫无兴趣,而追求音乐发展的欲望却与日俱增。年,他加入了俄罗斯音乐协会附设的圣彼得堡音乐班,业余学习作曲理论。一年后,在著名钢琴家兼作曲家安东?鲁宾斯坦(AntonRubinstin)的主持下,音乐学习班升格为俄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院――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柴科夫斯基被顺利录取为该校的首批学生。这对他的音乐发展来说是一次至关重要的伟大转折。它使得这位只具备业余水准,以至于对舒曼、贝多芬的作品都无所了解的音乐爱好者,从此踏上了正规而专业的音乐教育之路。年,柴科夫斯基最终决定辞去司法部工作而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事业中。进入音乐学院后,柴科夫斯基开始在扎莲芭指导下学习和声与复调,在鲁宾斯坦的指导下学习配器和作曲。系统的专业训练,再加上过人的音乐天赋,柴科夫斯基在作曲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先后写出一些管弦乐及室内乐小品的习作。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并以毕业作品康塔塔《欢乐颂》摘得了银质奖章。柴科夫斯基卓越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安东的弟弟尼古拉?鲁宾斯坦的赏识。翌年,受尼古拉?鲁宾斯坦邀请,柴科夫斯基前往莫斯科,在新成立的莫斯科音乐学院中担任了乐理教员。尽管这个教席的薪金相当微薄,但他还是欣然接受了。毕竟音乐学院可以使他成为更专业的音乐工作者,而且享有充裕的时间去从事创作。到任第一年,他就完成了《g小调第一交响曲》。这首曲子尽管颇有创新,但首演时只演出了四个乐章的两个,观众反应冷淡。两年以后,此曲经米列?巴拉基列夫的安排得以全曲演奏,获得非凡的成功。

柴可夫斯基《第一交响曲》(DmitryPolyakov指挥)

三、在莫斯科   

 在莫斯科,柴科夫斯基结识了很多文艺界朋友,除尼古拉?鲁宾斯坦外,他还同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有着密切往来。这对他的现实主义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此外,在年后,他还与俄国国民乐派五人组有着频繁来往。年,受五人组成员巴拉基列夫的建议,他谱写出了著名的管弦乐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让他几次精心修改的作品在次年3月得到首演,观众反应之热烈远远超过了作曲家的预料,获得极大成功。

柴可夫斯基《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

 从年至年,柴科夫斯基一直都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职,并在这11年中创作了大量的各式各样的作品,主要包括4部歌剧《总督》、《水仙女》、《禁卫军》、《铁匠瓦库拉》,1部芭蕾舞剧《天鹅湖》,3部交响乐《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第三交响曲》,1首标题管弦乐《罗密欧与朱丽叶》,2首协奏曲《第一钢琴协奏曲》、《洛可可主题变奏曲》,1部钢琴小品套曲《四季》,1首戏剧配乐《雪娘》,以及其它许多器乐曲和声乐浪漫曲。

 其中,《降b小调第一钢琴曲》是一首让柴科夫斯基声名远扬的杰作。作品完成于年,原本是准备献给鲁宾斯坦的,但却遭到鲁宾斯坦的恶劣批评,认为作品“华而不实、低劣笨拙、根本无法演出”。为此部作品呕尽心血的柴科夫斯基闻此深受打击,但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创作的自信和勇气。在继续完成了管乐弦奏部分之后,他将此曲献给了从未谋面的德国钢琴家彪罗(HansvonBulow)。年10月,慧眼识珠的彪罗将此曲在美国波士顿首演,六星期后又在圣彼得堡演出。听众以雷鸣般的掌声肯定了这部被鲁宾斯坦贬得一文不值的伟大作品。而柴科夫斯基也伴随《第一钢琴曲》的轰动而登上了世界音乐舞台。   

四、婚姻与友谊   

 年,柴科夫斯基进入创作的黄金时期,同时也经历着严重的精神危机。这一年他与一位疯狂追求他甚至以自杀相要挟的女学生安托尼娜结了婚。但三个星期之后柴科夫斯基就因为极度不能适应婚姻生活而走向精神崩溃的边缘,甚至企图自杀以逃避婚姻。后在医生劝告下,他离开了妻子独自去瑞士、意大利等地旅行休养。两人的婚姻就此宣告结束。

 在婚姻生活波动破裂之时,柴科夫斯基结识了新的友人冯?梅克夫人。梅克夫人是一位富有的运输商人的遗孀,颇有文化教养且热衷于音乐。因仰慕柴科夫斯基的音乐才华,她愿意为柴科夫斯基每年提供卢布的赞助,好让他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专心从事作曲。同时,梅克夫人还提出不与被资助人见面的要求,以证明她这么做只是为了艺术。在此约定下,两人保持了13年通信联系,往来书信达余封,为后世的柴科夫斯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历史资料。

本书的主角是音乐家柴科夫斯基,还有他的“施主”,保护人,他的“女神”,他的理想的化身,他从来没有见过面的“施主”――寡妇冯?梅克夫人。因此,本书原版的书名叫做《挚爱的朋友》,副标题《柴科夫斯基与冯?梅克夫人的故事》,30年前中译本出版时副标题改作《柴科夫斯基与梅克夫人通信集》。这本书的情节是围绕着艺术史上罕见的两个挚友之间的纯洁友谊而展开的――冯?梅克夫人的孙媳妇作了一些注释,加了一些“旁白”,但是它的内容主要还是这个音乐家的内心自白。

 从年至年,柴科夫斯基主要居住乡下或国外。在梅克夫人的资金资助下潜心写作,他在这一时期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名作,主要包括有3部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奥尔良姑娘》、《玛捷帕》,1部交响乐《第四交响曲》,1首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3首序曲及其它管弦乐作品《一八一二序曲》、《意大利随想曲》《小夜曲》等。

 年,柴科夫斯基出任俄国音乐协会莫斯科分会会长,他的音乐社交活动因此变得频繁起来。自年底,他开始在欧美各地旅游演出,在莱比锡、柏林、汉堡、布拉格、巴黎、伦敦、纽约、华盛顿、波士顿、费城等地巡回指挥自己的作品,受到广泛的热烈欢迎,国际知名度得到了迅速提升。而他的创作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主要作品有:交响乐3部《曼弗雷德》、《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歌剧1部《黑桃皇后》,芭蕾舞剧2部《睡美人》、《胡桃夹子》。然而就在年,刚刚完成了《黑桃皇后》、尚沉浸在鲜花与掌声中的柴科夫斯基,意外接到了梅克夫人的来信。信中声称自己经济困窘、面临破产,无力再资助柴科夫斯基。尽管事出有因,但柴科夫斯基对梅克夫人突如其来的行为还是非常气愤,因为梅克夫人不仅是他物质上的赞助人,更是精神上的情感支柱。为此,这对约定永不相见却又彼此衷情于对方的挚友最终闹得不欢而散。 

五、悲怆交响曲

 年,柴科夫斯基完成了他最后一部以“人生”为命题的《第六交响曲》,并将其命名为《悲怆交响曲》。这一标题非常贴切地传达了作品的思想情感――悲哀、痛苦、幻想与斗争,既是对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形象体现,又是对作曲家一生坎坷命运的写照。柴科夫斯基在脱稿时,曾激动的说“我一生都没这样满足过,这样快乐过,因为我确实完成了一部佳作。”带着音乐成功所获取的巨大喜悦,同年11月6日,柴科夫斯基身患重病溘然长世。3个月后,梅克夫人也因病逝世。或许,挚友的黄泉相见能为柴科夫斯基的悲怆情怀增添几分暖色。

 柴科夫斯基的音乐创作体裁广泛、形式多样,在交响乐、歌剧、舞剧、协奏曲、音乐会序曲、室内乐及声乐浪漫曲方面都留下了大量名作。尽管与交响乐、歌剧、舞剧相比,他的钢琴作品数量较少,但在钢琴乐史上却有着重要地位。在他多首钢琴作品中,有60多首是钢琴独奏,另有50多首是由民歌改编的四手联弹曲。此外,还在一些室内乐作品和钢琴乐队协奏的作品。他的许多创作都成为举世推崇的钢琴名曲,如《降b小调节器第一钢琴协奏曲》、《G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乐队和钢琴合奏幻想曲》、钢琴套曲《四季》等。

欢迎







































乌鲁木齐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中科UM-D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gr.com/xgyy/11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