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相关医院 > 当分子生物邂逅中医中药

当分子生物邂逅中医中药



肖相如按:

这是我的级博士研究生先小乐的文章。文章时尚前卫,从中医药的角度认识分子生物,从分子生物说到中医药的开发和研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欢迎讨论。

从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提出到完成,分子生物学以空前的力度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健康观和疾病观。伴随着这一研究热点的兴起和深入,其他相关学科也以此为契机与之结合,寻求进一步的拓展。

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文献资源,逐步形成了独特而系统的生命科学理论。如个体化诊断与疗效评价体系、具有综合调节的防病治病思想、丰富的养生保健方法。

另外,中医学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一体,蕴含着生命科学的诸多原理,如天人合一、气血理论和经络证候,以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等规律。

随着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生命现象、生物结构的认识已经产生了一系列的突破,中医学与生物工程技术、细胞分子学、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等现代科学前沿衔接,使其具有突破性的发展。

其中,基因组学与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观均有密切的关系。作为正在探索现代化的中医学,正在积极利用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寻求进一步的发展。目前中医药对功能性基因的转录、表达及控制作用研究已取得可喜的成果。

1.分子生物学与中医气血理论

作为中医核心理论之一,气血理论本质的探索与研究对促进中医理论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文献记载,基因克隆是对中医气元理论的验证——气是生命的本源,是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而现代分子生物学认为,地球上虽有数以万计的生物,但是构成其本质是相同的——核酸与蛋白质。

中医认为,万物起源于气,即气的变化多样性;而分子生物学中,DNA的结构功能在不同的生物体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即DNA的多态性。

另外,中医学中气可分为阴阳性质,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促进。而分子生物学的调控基因与结构基因的关系正如上述所属,前者影响后者,为机能活动属阳,而结构基因编码合成特定蛋白质,为物属阴;又如结构基因转录过程中的启动子和终止子,前者对转录发挥启动和激活功能,后者则可以终止转录。

在中医学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过程中,不断经量变到质变,从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共同促进和维持生态系统相对的平衡及协调。

2.分子生物学与中医中药

我国丰富的中医药资源,以及成熟完善的理论与应用方式,值得深入开发和研究。

利用分子杂交可培育出新式有价值植物;利用转基因方法,可将外部基因引入药用植物中,进而对中药品种进行优化;利用PCR、DNA及正在开发的中药基因和蛋白芯片等分子生物技术,可广泛用于分析中药的中枢群体以及个体的鉴别。

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的原理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在待扩增的DNA片段两侧和与其两侧互补的两个寡核苷酸引物,依赖于DNA聚合酶的酶促合成反应。经变性、退火和延伸若干循环后,DNA扩增2n倍。变性是加热使模板DNA在高温下(94℃)变性,双链间的氢键断裂而形成两条单链的过程;退火是使溶液温度降50~60℃,模板DNA与引物按碱基配对原则互补;延伸是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单链DNA为模板,利用四种脱氧核苷酸,按5’→3’方向复制出与模板互补的DNA链,上述三步为一个循环。每经过一个循环,样品中的DNA量应增加一倍,新形成的链又可作为新一轮循环的模板。

分子生物学应用于中药研究始于对单体的研究,研究工作主要为人参三醇皂甙、云芝多糖、川芎嗪等中药单体对细胞内相关基因以及受体的mRNA的转录、基因表达等方面的作用,并探讨中药有效成分在基因水平上的调控作用。

已有报道表明,中药单体或复方都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即能够增强或抑制某个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基因表达的产物,使某些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多肽(如酶、细胞因子、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的合成增加或减少,此为中药在分子生物水平通过基因调控来调节各种机能机理的所在。

总之,充分利用现代科研成果促进中医药现代化是必然趋势,分子生物学的巨大研究成果为中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尽管现在尚处在理论与实践的初步探索阶段,但随着基因的研究和深化以及与各个学科的相互渗透融合,相信分子生物学与中医药会碰撞出有趣的火花。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机器人医生”或许能传承中医?

”超级细菌“与西医学的困境

黄昏的惆怅

记忆

进入主菜单点击已发精选可







































云南白癜风权威医院
江苏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gr.com/xgyy/7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