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预防治疗 > 石大书评包法利夫人

石大书评包法利夫人



中包法利夫人

她爱海只爱海的惊涛骇浪,爱青草只爱青草遍生于废墟之间。她必须从事务中得到某种好处。凡是无助于她感情发泄的,她皆看成无用之物,弃置不顾——正因为天性多感,远在艺术爱好之上。她寻找的是情绪,并非风景。

——《包法利夫人》有感

作者の简介

居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Flaubert,-),法国作家。生于法国西北部鲁昂城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医院院长兼外科主任。他医院里度过的。因此,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明显带有医生的细致观察与剖析的痕迹。福楼拜从中学时代起就开始尝试文学创作。年他就读于巴黎法学院,22岁时因被怀疑患癫痫病而辍学,此后他一直住在鲁昂,专心从事创作,终生未婚。《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用了将近5年的时间于年完成的。这部作品开创了文学史上的一个新纪元,也成为他的代表作。随后他又创作了《萨朗宝》()、《情感教育》()和《三故事》()。

内容の简介

这是一本被当时法国政府列为“禁书”的书,认为它有伤风败俗的嫌疑。倒不是因为内容有多不堪入目,而是主人公艾玛·包法利太过感情丰富,水性杨花。艾玛出生于一个富有的佃农家庭,与算得上门当户对的乡下医生包法利结婚。生性追求浪漫的艾玛与笨拙沉闷的包法利结合以后愈发感觉对生活不满,对婚姻不满,向往她心中轰轰烈烈,醉生梦死的爱情,向往浮华热闹的巴黎,向往一切婚姻以外的东西,于是频频出轨,先是舞会上的侯爵,再是满心虚伪的情场老手罗多夫,最后是一个实习生“弟弟”莱昂。带着物欲和肉欲的镣铐艾玛不停地跳舞,最后债台高筑,走投无路,选择服毒自杀。作者福楼拜对主人公是犀利的、残忍的,从始至终,没有给读者一个为艾玛说好话的机会。在万米高空读到艾玛痛苦离世的情节我想起了茨威格的那句话,“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死亡是她该有的结局。

包法利夫人首先是个好看的小说,行文简洁自然,用词精准。

小说阅读起来比较轻松,像我就只花了2个半天就看完全书,一气呵成。福楼拜曾对莫泊桑说:某一现象只能用一种方式来表达,只能用一个名词来概括,只能用一个形容词表明其特性,只能用一个动词使它生动起来。很显然,在这本小说中,他做到了。文中有一段:“她爱大海,只是为了海上的汹涌波涛;她爱草地,只是因为青草点缀了断壁残垣。她要求事物投她所好;凡是不能立刻得到满足她心灵需要的,她都认为没有用处;她多愁善感,而不是倾心艺术,她寻求的是主观的情,而不是客观的景”。短短几句话,用词非常精准,把一个爱幻想追求浪漫的少女呈现给了读者。

书中的人物具有个性,他们的行为源自其自身的性格

大卫主人公艾玛本是一个天真美丽的乡村姑娘,年少时在修道院接受教育,读了一些浪漫主义小说,对未来充满了幻想,一心追求浪漫的爱情。她梦想的生活和爱情是这样的:“她多么希望像腰身细长的女庄主一样,住在一座古老的城堡里,整天在三叶形的屋顶下,胳膊支在石桌上,双手托住下巴,引颈企望着一个头盔上有白羽毛的骑士,胯下一匹黑马,从遥远的田野奔驰而来”。那么她现实中的丈夫是什么样子呢?“夏尔谈起话来,像一条人行道一样平淡无奇;他的想法,也和穿着普通衣服的过路人一样,引不起别人的兴趣”。这是一个平庸无奇,毫无生活情趣的人,艾玛和他按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三观不同,这样的两个人,婚姻出现问题是必然。看过很多人的评论都很同情夏尔,但是我觉得这个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从来没有真正地了解过艾玛。

小说的主题揭示了人类共有的矛盾(人性的弱点),因此它才能够跨越时空,在不同年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中激起共鸣。

福楼拜说:包法利夫人就是我。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包法利夫人身上看到自己。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包法利夫人就是我们心中的诗与远方。我们都渴望完美的爱情,渴望过上向往的生活,然而当我们的梦想超出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面对现实,不会让白日梦严重影响我们的行为。

内容の简评

想分享的一点是在豆瓣上看到的“包法利夫人综合征”。“这是在19世纪浪漫小说出现后出现的一种行为障碍。从那以后,‘爱情理想化’使成千上万的人(通常是女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感到沮丧和失望。对“完美爱情”的追求最终总是会破坏对一段关系的现实认知。“包法利夫人综合征’是哲学家朱尔斯·戴高乐·蒂埃(JulesdeGaultier)于年首次描述的一种精神病理。在他根据《包法利夫人》一书撰写的随笔中,他谈到了书中的主角爱玛(Emma),他说她是典型的‘慢性情感不满足症’患者。”(摘自豆瓣)

书中の佳句

今夏季黄昏美好,郁热的街巷空空落落,女用人在大门口踢毽子,他打开窗户,胳膊肘靠在上头。小河在他底下流过桥和栅栏,颜色发黄、发紫或者发蓝,把鲁昂这一区变成一个破旧的小威尼斯。有些工人,蹲在岸边,在水里洗胳膊。阁楼顶撑出去的竿子,晾着成把的棉线。从对面房顶望过去,一轮西沉的红日,衬着一片清澄的天空。那边该多好啊!山毛榉底下要多凉爽啊!他张开鼻孔去吸田野的清香味道,但是没有吸到。

草原尽头,月亮就地升起,又圆又红,很快上到白杨树的枝叶当中,这些枝叶仿佛一面有破口的黑幕,左遮遮,右露露,月亮最后升到冷清清的天空,白晃晃一片晶莹,放慢脚走,朝河面撒下一个大点子,变成万千星宿。这道银光好似一条无头蛇,遍体明鳞,盘来盘去,一直盘到河底,又好似一支其大无比的蜡烛台,点点滴滴,流下不可胜计的金刚石颗粒。

薄云在夜空流动,隐隐现出朦胧的月亮。那是半璧下弦月,清清的,淡淡的,弓部的轮廓清晰可见,弦部已是一片迷蒙,渐渐溶进天空。月半已过,盈满的玉轮匆匆地度过了大放光明的短暂时刻,迅速地亏损了,像被潮水一点一点地浸没……

小编の心得

善良的心就是太阳

平凡的日子也可以过得很精彩

小编有感而发每个人都是包法利夫人

对,我承认,曾经的我,走过包法利夫人经历过的所有心路历程。

那种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应当过更高配的人生的骄傲感;

那种夏日里慵懒倚窗,百无聊赖的感觉;

那种短暂的欣喜过后,发现现实的爱情并不如愿的压抑感;

那种对高端优雅生活的向往;

那种不满现状却又不敢突破的挫败感;

那种得到向往事物的新鲜刺激感以及紧随而来的失落感……

大抵一个普通人所有的内心起伏,都蕴含在其中了。

“原来,你也在这里!”

包法利夫人就是我自己

包法利夫人在临死前才痛感,原来自己那无趣的丈夫才是她最应该珍惜的人,而正是这个木讷的人在安葬她的时候,为她穿上结婚礼服,穿白鞋,戴花冠,给了她别人无法想象的极致浪漫。只可惜,包法利夫人再也领会不到,人在平凡生活中所能够享受到的那种安之若素的平淡幸福。

福楼拜曾说,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包法利夫人》正是这样的一团不朽炉火,她是所有传奇小说里的情人、一切剧本里的女主人公、任何诗集里泛指的“她”,也是我们自己。

编辑:马培发

审核:徐超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gr.com/yfzl/188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