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预防治疗 > USB我本是个话痨,但我却谁都不想理
USB我本是个话痨,但我却谁都不想理
皮肤科医生刘军连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901/9393598.html
USB
川农学生的数据调查
川农社交恐惧调查
据说在芬兰
无论是在公交站,还是在地铁口
人们排队都是这样的:
人与人之间隔着将近3米的空气
若把这“三米的距离”放到我们身边
又是怎样的故事?
Acrossthe3metersA:以前周末,我们都会约朋友聚个餐什么的,但现在,比较了解我性格的人,都不会再约我了。因为他们要么就是被我放过鸽子,要么就是被我拒绝了N次。其实有人约我出去玩真的挺开心的,心里也愿意答应,但是真到了要出门的时候一定在后悔……
B:收到一条简单的信息,回复却要花十分钟以上。这十分钟我的内心戏如下:这句话我该如何回复呢?好像没什么好回复的,但不回复又觉得很奇怪,硬挤出一些话语又显得过分热情,于是在输入框不停地删除敲打再删除再敲打。最后还是回了很无趣的:哈哈哈哈哈哈,我也觉得。
C: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每次发语音还要打草稿……魔障到什么地步呢,我连找客服,都一定要找网上能直接咨询的窗口。曾经做过最怂的一次,就是跟别人发语音,还在文件传输窗口里说了一次,确定没问题再对着输入框说。
......
上述现象或许有些夸张,但都是真实案例哦
害怕与人交流、恐惧聚会……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时候
为此,枣子做了一个小调查,参与调查的同学们,
分别来自三个校区,76个专业,跨越本硕博不同年级,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川农人的“社会”指数吧
受调查男女比例在参与调查的同学中,女生占比68%,男生占比32%,
川农的男女比例果然名不虚传!
1.你擅长的各类人际关系有哪些?家人、朋友,这些都是人际交往中的基本,而令枣子完全没想到的第三名居然是学习,我川农学子果然都是学霸~
2.平时没课是喜欢待在宿舍还是外出?接近70%的同学选择待在寝室或者无所谓
“佛系”大学生无疑了
3.和不熟悉的人待在一起会觉得有不安的情绪吗?
看来,还是有大部分的同学对不熟悉的人感到不自在
有轻微的防范意识还好,过度了可就不太好了哦
4.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吗?在乎别人的看法未必不是件好事
这样的人往往更加感性更加细腻
但有的时候却更容易受到伤害
5.更倾向于网络社交还是真实社交?在网络日新月异的现在
还是有大部分人更加倾向于真实社交
6.会只想待在寝室而推脱例会、班会或聚会吗?例会、班会不光是讲正事
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增进感情
枣子就很喜欢我们每周例会的头脑风暴~
7.平时交流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呢?
能线上就不线下
能打字就不说话
8.发语音之前会打草稿吗?发语音之前,总是很紧张,生怕自己用词不当,说完后还要重新听一遍,看看自己有无疏漏……
9.会因为被别人拒绝过一次就不再向这个人求助?“老师,请问这道题怎么做呀”
“这么简单都不会?上课干吗去了?自己再想想!”
枣子想起高中时代的数学老师,
曾被他骂的一度不敢找他问题。
但正是这样却磨炼了自己一颗强大的心,
勇于去面对,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10.会让你恐惧与人交往的原因是什么?emmmm……
枣子想告诉害怕对方喜欢自己和比较害羞的小伙伴
自信的男孩(女孩)最招人喜欢~
11.如何看待现在社会上涌现的“宅潮”?作为本次调查中唯一一道开放性问答,枣子收到了五花八门的回答,在此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答复。
有些同学不赞成这种行为:
川农一号
我比较享受宅!如果可以,我想改变!
川农二号
无法理解,世界这么大,还是出去看看比较好
川农三号
我认为宅是一种逃避。能出去很好地和别人相处是一件愉快的事,机遇也会更多。
川农四号
或许这是没有目标的体现
也有不少同学表示可以理解:
学生A
可以理解,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并且宅起来确实更轻松
学生B
存在即为合理
学生C
过多的社交会让人浮躁静不下心来,但也不是完全不社交,一些基本社交是必要的。
学生D
这和个人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人就享受宅在家的感觉。
大多数同学对这个现象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a.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友好中又带有一些自私
b.习惯了网络社交而不适应现实社交,害怕被拒绝,不愿意跳出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