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饮食调养 > 高效修复DNA双链断裂需要瞬时RNAD
高效修复DNA双链断裂需要瞬时RNAD
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生物化学中心(BZH)的CorinaOhle等人,年10月在《Cell》(IF=28.71,生物1区)发表了题为“TransientRNA-DNAHybridsAreRequiredforEfficientDouble-StrandBreakRepair”的文章,文章主要内容为:
RNA-DNA杂交体是导致细胞内DNA损伤一个主要因素,其被RNaseH酶降解对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很重要。在本文中,我们发现RNA-DNA杂交体和RNaseH酶,在DNA修复时还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在裂殖酵母中利用可在特定位点出产生DNA双链断裂(DSB)的系统,我们发现:RNA-DNA杂交体的形成是DSB重组修复过程的一部分,而RNaseH酶对于降解RNA-DNA杂交体和修复的高效完成是必不可少的。敲除RNaseH基因可导致DSB位点处的RNA-DNA杂交体变得更稳定,从而严重影响RPA复合体结合到ssDNA上。相反,如过表达RNaseH1则会破坏杂交体的稳定,导致DNA链过度回切、RPA结合增多,并引起DSB位点附近重复序列的严重丢失。我们的研究是对现有DSB重组模型的挑战,揭示了RNA-DNA杂交体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方面的一个令人惊讶的作用。
真核细胞基因组的完整性不断受到外部因素(例如紫外线、电离辐射以及DNA损伤药物)的挑战。但是它也受到活性氧离子和DNA复制、转录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类型的损伤中,DNA双链断裂(DSB)是最有害的,会影响DNA螺旋,且DSB的低效率、不精确修复会造成基因重排、染色体易位和细胞死亡。DSB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修复:一种是快速的、易错的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途径,另一种是较为精确的同源重组(HR)途径。在HR修复过程中,在DSB位点会产生DNA单链,复制蛋白A(RPA)结合这些单链并且将其保护起来。
最近数据表明:在DNA修复过程中,非编码RNA(ncRNA)也发挥了作用。在各种生物体中,DSB位点都发现了小的ncRNA。它的作用是指导染色质修饰和其他蛋白质复合体到DSB位点。
RNA逆转录成DNA链对基因组有负面影响。产生的RNA-DNA杂交结构和游离的DNA单链(ssDNA)被称为R环结构。R环对基因组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它们能阻止转录和DNA复制,形成DSB。
RNaseH家族的酶能通过切除RNA-DNA杂交结构中RNA部分来降解R环。真核细胞有两种类型的RNaseH酶:RNaseH1是单体,而RNaseH2是由一个催化亚基(Rnh)和两个辅基(Rnh、Rnh)组成的三聚体。RNaseH2能裂解嵌入DNA双链中的单个核苷酸,而RNaseH1至少能裂解4个。在DNA复制过程中,RNaseH除了能降解R环外,也参与了消除RNA引物和错误掺入的核苷酸。
这里,我们发现在酿酒酵母中,RNaseH是DSB高效修复必不可少的条件。敲除RNaseH1和RNaseH2或过表达RNaseH1都会抑制HR介导的DSB修复。使用特定位点DSB系统,我们发现了在DSB位点RNA聚合酶Ⅱ(PolⅡ)的聚集和RNA-DNA杂交体的形成。这些杂交体在细胞缺少RNaseH时能稳定存在,也会强烈干扰DSB位点ssDNA-RPA复合体的聚集。过表达RNaseH1却出现相反的结果:消除DSB位点RNA-DNA杂交体、诱导过多的单链切除和RPA被召集到距离DSB位点较远的位点。因此,在过表达RNaseH1时,DSB位点的DNA重复序列就会变得不稳定,特别是影响rDNA位点的高度重复序列。我们的结果表明:DSB位点短的ssDNA片段的出现会诱导PolⅡ转录和RNA-DNA杂交体的形成。这些杂交体参与调控单链切除过程和DSB位点RPA复合体的聚集。随后,需要RNaseH降解RNA-DNA杂交体、保证DSB修复的完成。
1.DNA损伤敏感性分析
2.I-PpoI的切割效率检测
3.I-PpoI或SmaI诱导下生存率检测
4.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
5.ChIP-exonuclease(ChIP-exo)实验
6.qRT-PCR
7.微阵列实验
1、裂殖酵母的DSB重组修复需要RNaseH
2、过表达Rnh1延迟DSB修复
图1.DSB高效修复需要RNaseH
(A)rnh1ΔrnhΔ细胞对DNA损伤高度敏感。酵母野生型(WT)和突变株在诱变剂作用下。CPT(喜树碱),HU(羟基脲),MMS(甲磺酸甲酯),UV(紫外线),YEA(酵母提取物腺嘌呤)是不同类型的DNA损伤试剂。TOP1是编码拓扑异构酶1的基因,RAD52是参与DNA重组修复的关键蛋白,PKU80是参与非同源末端连接的关键蛋白。
(B)通过诱导I-PpoI(一种内切酶)的表达,在酵母基因组含有I-PpoI识别位点的三条染色体上可产生DSB(红线)。ChrⅢ上的切割位点是在含有rDNA重复序列(大约重复序列)处,有多个切割位点。ChrⅡ上的切割位点是人工整合的,同时含有Hph标记基因。
(C)在所有可表达I-PpoI基因的菌株中,诱导其表达后产生的DNA切割效率均类似。切割效率的测定:不诱导(OFF)或诱导I-PpoI表达2hr后,提取菌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引物位于ChrⅡ上的切割位点(CS)两侧,以没有切割点的his3基因作为对照,比较PCR产物,(PCRoverCS)和(PCRuncuthis3),来测定切割效率。对其他的突变株的测定可看图S1B。
(D)诱导I-PpoI表达后,rnh1Δ,rnhΔ和Pnmt1-Rnh1等的生存率比较。诱导I-PpoI表达2hr后,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2天(黑色柱)或4天(灰色柱)后统计菌落数。对于Pnmt1-Rnh1突变株,(+)表示过表达,Rnh1.P值表示双尾t检验值,(**P≤0.01,****P≤0.)。
(E和F)ChrⅡ(E)和ChrⅢ(F,含rDNA重复序列)的I-PpoI断裂位点处的断裂和修复测定。以未诱导I-PpoI的菌株为对照组。诱导I-PpoI表达2hr后,通过移除ahTET(无水四环素)来终止诱导反应(0hr)。在指定的时间点检测修复效率。也可看S1B、S1D和S2A。
3、RNA-DNA杂交体积聚到DSB位点
图2.RNA-DNA杂交体积聚到诱导I-PpoI产生的DSB位点
(A)使用RNA-DNA杂交体的特异性抗体S9.6进行ChIP实验的结果,(+)表示诱导I-PpoI表达2hr;(-)表示未诱导。在rnh1ΔrnhΔ突变株中进行no-antibody和re白癜风山东哪家医院好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