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饮食调养 >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治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治
鸭疫里默氏杆菌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新鸭病等,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Anatipestifer,简称RA)引起的鸭、鹅、火鸡及其他家禽和野禽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8周龄雏鸭,以神经症状和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为特征。据记载,本病于年在美国纽约首次发现。我国自年郭予强在北京首次确定本病以来,全国许多地区也相继报导发生本病。近几年,国内特别是山东、河南、广东、福建、广西等省份随着肉鸭饲养的快速发展,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发生十分频繁,严重危害该地区养鸭业的进一步发展。
◆◆◆◆
临床病例简介
某地区鸭场10日龄肉鸭出现精神萎靡,行动迟缓或俯卧不起,眼、鼻流分泌物,拉黄白、黄绿色稀粪,共济失调等症状,并出现大量死亡。剖检可见典型的脑膜炎、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图1、图2)。
图1
图2
取脑部和肝组织在血琼脂培养基上接种,长出奶油状、表面光滑、整齐的小菌落(图3),取分离菌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大量小短杆菌,单个或成对存在(图4)。细菌经过PCR鉴定(图5)及生化实验,确定为鸭疫里默氏杆菌。
图3血琼脂平板上生长的鸭疫里默氏杆菌
图4革兰氏染色镜检
图5分离菌用鸭疫里默氏杆菌通用引物PCR结果,目的条带大小为bp。C1、C2为分离菌
◆◆◆◆
该病与大肠杆菌病的鉴别诊断
本病的诊断必须注意和大肠杆菌相区别,两者在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上虽然难以区别,但在细菌的培养特性上却大不相同。大肠杆菌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经16小时培养即长出茂盛菌落,在麦康凯琼脂上生长较好,能使较多的生化试验呈阳性反应;鸭疫里默氏杆菌在普通琼脂上、麦康凯琼脂上均不长,大部分糖发酵试验呈阴性。
◆◆◆◆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治疗
临床上针对该病菌治疗效果好的药物有磺胺类药、庆大霉素、新霉素、林可霉素、红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头孢类抗生素、利福平等。在发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时,由于该菌极易对常用药物产生抗性,最好做药物敏感试验,根据分离细菌的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预防
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血清型复杂,分型方法也不同,目前在我国已证实有9个以上的血清型存在。根据张大丙等报道,同一地区可同时存在不同的血清型:上海地区分离到的6株细菌至少分属于4个血清型。一般认为各个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原性,这就给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疫苗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
根据本病的发生、流行特点,防治本病最主要是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及生物安全工作:
1、改善鸭场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尽量减少不良应激,做好雏鸭的防寒保暖工作;
2、此外,采取全进全出饲养模式,对于发病的鸭场,待鸭出栏后,对全场进行彻底消毒,至少空舍2~4周后再接新雏鸭;
3、建立合理完善的防疫和消毒制度,以减少其它疾病的并发;
4、同时,根据发病地区流行菌株的血清型,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鸭传染性浆膜炎灭活疫苗,7-10日龄注射免疫后,1周后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好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