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饮食调养 > 韩春雨老师的研究有没有问题

韩春雨老师的研究有没有问题



作者:薛宇

来源:科学网

  上来咱先讲两个无关的事情。一般来说,大家平时读文献,即使是非常有意思的工作,往往也就是读一读,如果跟作者是朋友的话,还会打电话、发   第二个事儿,是前段时间在加拿大开会,主办方很热心,晚宴的时候还邀请了知名学者作陪。坐我边上的这位一看就是资深学者,搞噬菌体研究的,名字念起来像是法裔,所以大家上来先聊学术,从波尔聊到“噬菌体三主教”德尔布吕克、卢利亚和赫尔希,然后德尔布吕克忽悠了一位更大牌的学者,薛定谔,写了本《生命是什么?》,至今还被许多学科例如咱生物信息领域视为圣经;卢利亚有个学生叫沃森(嗯,就是JamsWatson);赫尔希年忽悠了一位年轻人搞DNA测序,这位当时的年轻人,也就是吴瑞先生,后来发明了DNA测序中的核心技术“引物延伸法”(Primr-xtnsionmthod);后来年吴瑞先生招了一位极有才华的博士生,JackSzostak,因为端粒的研究获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来Jack招了一位极有才华的博士生,JnnifrDoudna,因为CRISPR的研究名扬天下并且可能有机会拿诺奖。然后大家就开始痛斥EricS.Landr那篇《CRISPR英雄传》写的太猥琐,说好的男女平等呢?你捧你家小弟没有问题,可直接把两位女主角写成龙套这是几个意思?于是大家无语了半天,然后低头,吃饭。

=========================================

  讲完废话咱开始讲正事儿。话说今年五月初关于韩老师发表NgAgo研究工作的新闻刚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比较蒙圈儿,第一反应是找地图看河北科技大学在哪里,第二反应是感觉这肯定不是自己的想法,抱人家大腿蹭一篇文章没有什么了不起。等到后来大家反应过来居然是韩老师自己的想法,朋友圈儿瞬间刷爆,这么艰难的条件,这么有意思的研究,太厉害了。大家纷纷表态:是时候亮出我30年韩春雨粉丝的身份了!

  当然后来各种各样的科普、介绍文章就出来了,咱那段时间事情多,并且咱也不是做CRISPR的,技术细节还得慢慢读文献,等看明白了发现能写的大家已经写干净了。这几天咱科大的方学长发文质疑韩老师的结果是否可以重复,韩老师也做了回应,不过比较偏技术,我也不是很能看的明白。这样问题就来了:韩老师的研究有没有问题?

  咱的回答是:目前没有。原因在于,一般来说,一个看起来很重要的研究成果,在发表之后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发表以及发表之后学术或公共媒体的   然后再讲几个问题。第一,韩老师的工作好不好?答:很好很赞很厉害。有证据吗?有的。北大的文胜兄是国内CRISPR领域里顶级的学者,他有评价可以查到。另外,虽然EricS.Landr的《CRISPR英雄传》对两位女科学家不太厚道,但基本上该写的重要人物都写了。其中还有两位在CRISPR早期发展中有极重要贡献的学者,一位是加拿大拉瓦尔大学从事噬菌体研究的SylvainMoinau教授,主要贡献是搞清楚了细菌CRISPR与Cas7和Cas9协同切割核酸(注意是nuclicacid,没有确定是DNA)从而获得对噬菌体的免疫能力;另一位是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的JohnvandrOost教授,主要贡献是发现crRNA对于CRISPR系统是必须的,John也猜测CRISPR的底物是DNA,但仅仅是“假设”。John的贡献很多,例如发现原核Ago蛋白可以通过单链5’磷酸化的DNA识别并切割底物DNA(的Natur论文),并且也找到了TtAgo,在75oC的时候有较好的切割活性。围绕DNA引导的基因编辑,John也做了不少工作,例如找到PfAgo大约在80-oC有较好的活性。当然如果Ago不能在常温下工作,那么这条技术路线是走不通的。所以这也就是韩老师的贡献:发现NgAgo并且在常温下有良好的切割活性。在加拿大晚宴的时候,我问这位搞噬菌体研究的法裔教授,说您看过韩老师的论文吗?答:没有。所以回来之后就把韩老师的文章发了过去,人家的回复是“inddvryintrstingandpromising”,而且也指出这是在JohnvandrOost的年Natur论文之后的一个“nicimprovmnt”。

  第二,这个工作是“诺奖级”吗?答:清华有位科学家说,“科学家切忌媚众”,所以科学家要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新闻媒体自然要正面报道,适度的艺术加工是可以理解的,但学者们不要装看不懂,假装小白有意思吗?不能做个什么东西都是“诺奖级”,当然“诺奖级”这个名词的发明,本身就很让大家无语:本来就够急功近利了,何必推波助澜?当然因为“跟风”两字,某教授已经被骂惨了,咱要很机智的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参见加拿大这位法裔教授的评价,如觉得有问题自行发信过去吵架,我可是好人啊。

  第三,说一下老高的博文《我支持韩春雨工作的论文发表到学术期刊上》。我认真读了,写的不错,不过有几个问题。第一,您这中文摘要跟这英文摘要一致度不高吧?审稿人没问这个问题?那编辑干啥去了?第二,改造或者筛选酶,一般不用基于序列的预测方法,主流方法是两种,一种是拿噬菌体展示之类的技术筛,另外一种是解析了结构根据结构来改残基。第三,您这参考文献没有营养吧?JohnvandrOost那篇文章哪儿去了?就算韩老师做报道,我不相信他会不讲John的文章。

  不是总结的总结。话说中国人跟法国人真是一样一样的,聊学术大家也就应付公事聊一聊,等聊到美食的时候大家都来劲了,所以我用标准普通话跟跟这位法裔教授讲,我们家经常吃“马卡龙”、“可丽露”和“费南雪”,老法居然听懂了而且点头说他们家也一样。回来了之后豆儿妈不高兴了,说你有没有跟他讲“车轮泡芙”和“歌剧院蛋糕”?我说泡芙的英文是啥?豆儿妈说你是棒槌吗?想了想,明白了,讲中文人家也听的懂,音译嘛。









































北京怎么治疗白癜风
看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gr.com/ystl/12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