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饮食调养 > 济南园林六十家红尘似水,繁华如烟珍珠泉大
济南园林六十家红尘似水,繁华如烟珍珠泉大
济南作为自古以来的园林城市,美如罨画,然而,在历史的过程中却有不少园林湮灭无存,且府县志中亦无记载。许多年来,我们依据府县志和明清别集,深入发掘,索隐钩沉,写成《济南园林六十家》。今在风香历下推出,期与读者诸君共享。
之十五:山东高官珍珠泉上“玩雪”记
一谈到玩雪,现代人便会联想到打雪仗、滚雪球、垒雪人什么的,这些都是孩子们的游戏。今天,我们要谈的“玩雪”,则不仅是大人的“游戏”,而且是山东最高官员们的“游戏”。
那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年代。
在距今二百二十年的清嘉庆六年()冬天,一场瑞雪过后,作为山东的最高长官——山东巡抚和瑛和山东学政刘凤诰,两位富于才华且关心民瘼的学者型诗人,喜不自胜,如何才能表达出自己激动、快乐的心情呢,于是,他们便以“珍珠泉上玩雪”为题,诗酒唱和,做起了他们最为喜爱且拿手的“文字游戏”来。
珍珠泉雪景
和瑛:因酷好文墨而被解职的山东巡抚
在清代,因为酷爱文学与学术而被皇帝老儿解职的封疆大吏,山东巡抚和瑛是“清史留名”、昭然在谱的,但不知是其一还是唯一。
笔者未作详细查考,故不敢妄言也。
和瑛(——),原名和宁,字太庵、润平,号铁园。额勒德特氏,蒙古镶黄旗人。乾隆三十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员外郎,出为安徽太平知府,调颍州。五十二年,擢庐凤道,历四川按察使,安徽、四川、陕西布政使。五十八年,充西藏办事大臣。嘉庆五年,召为理藩院侍郎,历工部、户部,出为山东巡抚。因误听部下诬断而解职。
嘉庆九年,和瑛被再授为理藩院侍郎;十四年,授陕甘总督。最后官至兵部尚书的高位。和瑛久任边职,颇有惠政。道光元年,卒,赠太子太保,谥简勤。《清史稿卷》有传。和瑛著书虽多,然传世甚少。他著有《易简斋诗钞》四卷。
书影:和瑛《易简斋诗钞》
其实,这个“误听部下诬断”,并非解职主要原因,据《清史稿》和瑛本传:嘉庆七年,金乡皂役之孙张敬礼冒考被控,知县汪廷楷包庇不问。学政刘凤诰知道后,要求和瑛提鞫一干人到省城讯问,而和瑛误听了济南知府德生的片面之言,造成诬断,“为给事中汪镛所纠。(皇)上以和瑛日事文墨,废弛政务,即解职。”
由此可知,“误听部下诬断”只是引线,其解职主要原因在于八个字“日事文墨,废弛政务”。
我们不清楚和瑛是否因“文墨”而“废弛”了“政务”,反正后来他不仅官复原职,而且做到工部、礼部、兵部、刑部尚书等高官,而且授军机大臣,充文颖馆总裁。
由此可知,嘉庆皇帝,也许是一个对于“文墨”、尤其是属下的文墨爱好很是反感的人物吧。
而在清代同时的文士眼里,和瑛的诗人与学者风范,却是值得大书一笔的良好品质甚至高风亮节。
吴慈鹤(号巢松),道光初年任山东提督学院,后升侍读学士,其父吴俊(号蠡涛)与和瑛为好友兼搭档,和瑛任山东巡抚时,吴俊官山东布政使。而这吴慈鹤则是在济南布政司大院(今省政府大院)长大成人的。和瑛死后刊刻之诗集《易简斋诗钞》,便是由他作序的。吴慈鹤以对和瑛的深知,在序言里写下和瑛独具的奕奕风采:
“书破万卷,学穷百家,强识博闻,敦行不怠”;
“孜孜穷年,娓娓好学”;
“其始也,虽名胄华阀而惟事缥缃;其继也,虽南北东西而必携铅椠;其允升也,虽高牙大纛不废雅歌;其耆艾也,虽黄发儿齿犹事绨素。可谓聿修厥德,终始于学者矣”。
而谈到和瑛的诗歌创作,吴慈鹤说:
“范水模山,感时体物,颛缉雅颂,撠掖风骚,乃欧梅之替人,夺苏黄之右席,既能思精体大,亦复趣远旨超,自成一家。”
这就有些溢美或过分了,须知,过犹不及。
清嘉庆六年十一月,和瑛由安徽巡抚调任山东巡抚,年底,一场瑞雪席卷齐鲁大地。和瑛喜从中来,乃风趣幽默地作《珍珠泉上玩雪四首》,时任山东提督学政的刘凤诰与之相和。下面,我们且看和瑛《珍珠泉上玩雪四首》之第一首:
何事楼台起,烟云匝碧浔。
作霖垂圣藻,似水鉴臣心。
惠子鱼知乐,濳僧竹可吟。(泉旁翠竹,名吟碧山房)
一肩民社任,曷以答高深。
(道光刻本《易简斋诗钞》卷三)
“何事楼台起,烟云匝碧浔”,何事,什么事物,什么东西,匝,缠绕;是什么东西飞起在楼台之上呢?显然是雪花。诗人之所以使用提问的口气,如此幽默地道出,是紧扣诗题的“玩雪”二字,且表达“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这两句的意思是:下雪了,雪花飞扬,澄碧的珍珠泉上似烟云缭绕一般美丽。
“作霖垂圣藻,似水鉴臣心”,“作霖”,清帝康熙对珍珠泉的题词,后臣子们作成御碑竖立在珍珠泉上。全句说:康熙皇帝的题词在珍珠泉上,为名泉增辉,它如同珍珠泉水一般,亦可照见臣子的内在清操。
和瑛诗《珍珠泉上玩雪四首》
“惠子鱼知乐,濳僧竹可吟”,《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此集中体现了庄子的相对论思想,和瑛此处称“惠子鱼”而非“庄子鱼”,乃是“濠梁”为魏国地,而此时惠子为魏国相。潜僧,谓北宋浙江于潜县寂照寺僧慧觉,苏轼尝到该寺,并写下那首著名的《于潜僧绿筠轩》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这诗真的是高屋建瓴,颂扬风雅高节,抨击物欲俗骨,在文化圈内影响颇大,无愧诗家绝唱。
“惠子鱼知乐,濳僧竹可吟”有两层含义,其表层内涵是指珍珠泉雪后之美:鱼儿快乐地在池中戏水,吟碧山房旁的翠竹更见郁葱引人诗兴。而其深层意蕴则在于,庄子学说与绿竹亮节,正和瑛素所心仪,此处埋针引线,在下面一句方才脱颖而出。
“一肩民社任,曷以答高深”,民社,人民与社稷;高深,高山与江海,亦可指人的学识渊博涵养深厚,笔者以为,此处用后一种解说更好,如此,正可以指代上句之老庄与绿竹之绰约风姿也。全句是,作为东省的最高长官,我肩负着国家、民众的责任,一切必得以此为鹄的;然而作为个人,和瑛念兹在兹的却是学术与文化,他所向往的,是那包含着老庄哲学在内的“高”与“深”的思想境界与高风亮节。
《清史稿》本传称和瑛:“娴习掌故,优于文学”,“器识渊雅,述作斐然”;而吴慈鹤则称和瑛:“邃于韦编,著有《易说》”(《易简斋诗钞》序),这是相当高深的学问哟!所以你看和瑛的诗,如此经典深奥而又活泼多姿、回环相照,也就不足为怪了。
谈到这里,你就会明白和瑛为什么要把诗题称为“玩雪”了,因为他需要表达瑞雪带来的欢乐心情与生活雅趣,注意,是“雅趣”,高雅的情趣;此诚如袁中郎所言:“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唯会心者知之。”(《叙陈正甫会心集》)作为官员者,绝不是只会板着面孔训人的,他也应有风和日丽、潇洒动情的一面,他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一直需要并且制造着审美的雅趣与生活的快乐。如和瑛,如刘凤诰,便都是的。
和瑛的诗,却又无意中透漏了珍珠泉大院的一处奇景:“吟碧山房”,它在清泉之侧,可观喷珠溅玉;绿竹之间,可听风叶萧萧,诚佳境也。
和瑛对吟碧山房甚为喜爱,他有《喜吟碧山房竹胜往年次吴蠡涛方伯韵》,吴蠡涛方伯,即时任山东布政使的吴俊,亦即吴慈鹤之父也。
此诗写来颇有风味:
宜晴宜雨下疏帘,无暑清凉气自严。
云石藏来观止艮,珠泉穿处见流谦。
参禅客伴荣枯脱,肉食人医瘦俗兼。
抽玉年年无翦伐,寒梅花放好巡檐。
(清道光刻本《易简斋诗抄》卷三)
刘凤诰:对“佛山倒影”念念在心的山东学政
以下,我们来看刘凤诰的和诗。
其实,时任山东学政刘凤诰,更是一位富于审美雅趣的文字游戏的高手,你看,他能“玩”出济南的第一名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便知他的能耐与手段了。
刘凤诰(——),字丞牧,一作承牧,号金门。江西萍乡人。乾隆五十四年探花,历官吏部右侍郎。嘉庆六年以太常寺卿主山东乡试,之后遂先后以太常寺卿、兵部侍郎出任山东学政。在山东学政任上,他“所取文必以根柢六经为主,故所得多积学博古之士,其掇巍科、膺上第、蜚声馆阁者不可胜数。尤以扶持名教为先务,尝请为伏生之后设博士一员。又议及左丘明、郑康成,虽格于部议,而表彰经术、孜孜不倦之心,可以概见。”(参见道光《济南府志·宦迹》)著有《江西经籍志》《存悔斋集》等。
刘凤诰像
济南人对于刘凤诰,一直以来只知道他写出了济南妇孺皆知的名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却不知道他还写有四首珍珠泉诗,而且像他的对联一样地精彩。尤其是,这首诗还精妙写下了济南人最为自豪的“佛山倒影”美丽景致。
诗题《次太庵中丞珍珠泉庭前喜雪元韵(四首)》,我们且看第一首:
七十二泉好,灵渊汇北浔。
化为珠万斛,照见佛千心。
井养蒸砂气,风翻邃壑吟。
公庭方伫雪,茆屋白堆深。
(道光十七年刻本《存悔斋集》卷十八诗)
前四句。浔,水边;灵渊,指泉水。这四句的大意是,济南有异彩纷呈、美如珠玑的七十二泉,而济南的地势南高北低,名泉水汇集在城区北部,形成诸多水域,如珍珠泉和大明湖等等,这些名泉化为万斛珍珠,清澈地照出城南千佛山的倩影。
这里的警句是“化为珠万斛,照见佛千心”,千佛山佛像大都依山而建,面北而立,所以“照见佛千心”何等生动形象,而“珠万斛”与“佛千心”更堪称妙对。这一联,实堪称抒写济南泉水和“佛山倒影”胜景的又一标志性、独创性的诗联。
在济南,可以欣赏“佛山倒影”的地方以大明湖为最佳,但在过去城北的水域中,不少处所也可以见到千佛山的倒影,例如季羡林就曾在当年北园的荷塘里看到过美丽的“佛山倒影”。
佛山倒影吕传泉摄影
后四句。井养,谓井水供养于人,源源不尽。《易?井》:“井养而不穷也。”孔颖达疏:“叹美井德,愈汲愈生,给养于人,无有穷已也。”这两句的意思是:源源不断的犹如井水涵养般的泉水祛除寒毒之气,使人聪明多智慧;犹如风涛翻滚的泉水,则发出美好的山谷的清音。在此,诗人深情赞美泉水的涵养之功与悦耳之声,而在诗文作品谈到前者亦即泉水的涵养之功的委实不多。
公庭,公堂、法庭,此指珍珠泉大院;伫,立也;下雪时气温偏高(据和瑛诗“不冰知地煖”)雪随下随化,很难“立”得起来,所以“方伫雪”已经很不错了。
“茆屋”即茅屋,此泛指郊野,眼前虽然是雪花刚刚铺地,而在广袤的原野上,那雪可能下得很大了吧。“茆屋”还有另一意涵,唐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典雅》:“玉壶买春,赏雨茅屋”,意即用玉壶买酒喝,而后在茆屋中欣赏那淅沥落雨。这是诗境亦是文人雅致风流的境界。
但此处不惟是文人雅意,更多的还是民生之念:他是切盼着甚至想象着这雪下得大一些,再大一些,以滋润禾稼,解百姓之忧苦的。
《次太庵中丞珍珠泉庭前喜雪元韵》,充分展示了刘凤诰的学养之厚与文才之高。本诗是与和瑛的和韵,步人之韵,无疑带着镣铐跳舞,而能写得如此潇洒,如此从容,实在难得。
其实,刘凤诰早年即文才甚高,而且经常会出奇语奇句。《晚晴簃诗话》曾记载了他这样一个故事:“金门为南昌彭文勤入室弟子,馆课作《哈密瓜赋》,脍炙一时。文勤喜之,画于箑端,且题诗云:‘句中香透字中寒,三馆高才擢露盘。西抹东涂卅十年,老夫当让一头看’。”
最后,笔者不禁联想到,为什么古人要把中秋赏月,有意识地说成是“中秋玩月”,甚至将游湖,也称为“玩湖”呢,这是因为,一个“玩”字,便使作者进入了艺术的自由自在的世界:谁能苛求一个“玩”着的人讲求规则与规矩呢?
作诗,需要彻底地释放自我,而彻底地释放自我,才会有好诗!
这就有了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
又到了飘雪的季节,“深于趣者”之诗家之才人,不妨一试身手哟!
(未完待续)
侯林侯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