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饮食调养 > 网络学院每周精选被拖延症困扰着的
网络学院每周精选被拖延症困扰着的
网上有个笑话:今晚又要开工了。我从傍晚时分开始酝酿感情。先吃了一碟瓜子、一只鸡爪、三只巧克力派,喝两杯酸奶。回到房间,沐浴更衣。擦一遍爽肤水,擦两遍润肤露。往房间里喷一点香水,泡了一壶玫瑰花茶,花十分钟啜饮。打开空白word文档。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感觉灵台空明,心平如镜。然后,睡着了……
听起来好笑,其实笑话中所说的“拖延做事”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是个普遍现象。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简·博克将这种拖延做事的行为命名为拖延症。
不久前,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人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72.8%的人坦言自己患上了“拖延症”。其中,14.0%的人感觉自己的拖延行为“非常明显”,41.5%的人“比较明显”。仅7.3%的人感觉自己没有“拖延症”。(中国青年报)
这种拖延行为在上班族中最为普遍。
“病人”不止一个
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经历:每天上班先上网看看微薄,聊下QQ,然后在网上开始漫无目的闲逛。领导布置的工作,能拖一秒是一秒。总觉得自己很忙,但又确实没有可忙之处。
下班以后,该睡觉的时候不愿意睡觉,喝杯水转身看部剧,打个小游戏,心里虽然很焦虑,但还是想“再等等,就一下下”,不知不觉的就拖到了2,3点。
而领导交给的工作只有等到“大限”快到了,才会火急火燎的“小宇宙”爆发。
网友漫想说:这样的剧目每天都在我的生活中重复上演,我不是正在拖延,就是正计划着拖延。我的口头禅就一个字:拖。我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同学朋友,我觉得如果拖延是一种病,“病人”绝不止我一个。
关于拖延症,很多人都有错误的概念,认为其仅仅源于懒惰。实际上,拖延症远比这要复杂。如果仅仅和“偷懒”一样,那拖延症理应是更为轻松的事情。但大部分曾拖延过的人都表示,拖延的过程其实是很不愉快的体验,不管自己在做什么,都会时时想起还有尚未完成的工作,甚至带来很深的焦虑。
拖延症者知道自己需要尽快开始工作,但总是拖延。在此期间他们会去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来逃避工作,也可能是一些平时讨厌的事情,比如洗衣服、打扫卫生、做饭、刷碗之类的。看似简单的拖延症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学原因。
怎么对待拖延症
心理学家认为,拖延症并不是精神疾病。它不是一种破坏性行为,客观上说,拖延是一种自我保护,所对抗的是来自我们内心对失败的恐惧。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大家容易处于同时处理许多事情的境地。而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很多人极为重视成败,从而产生巨大的“评价压力”。
“人们倾向于将自我价值感和能力挂钩,能力又与自己在具体事情的表现挂钩。面临压力时,一些人会恐惧自己没能力面对,于是选择拖延,因为拖延会给人‘掌控感’——即使最后失败,也可以给自己和他人一个合理的解释。”
拖延症轻者浪费时间,重者则会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不少拖延症患者在工作或者生活中因拖延犯下过严重的错误。
为此心理学家针对拖延症提出了管理方式的建议:“把目标分成一小块一小块,每一小块分配一点时间来完成。”
如此简单的建议,对于多数拖延症患者来说,并不是易事。但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把握分寸,保持乐观积极心态,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告别“拖延症”,或许也不是什么难事。
每周精选不止一篇哦,加入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治疗费用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