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相关医院 > 孩子上幼儿园一哭二喊三闹,做到这几点

孩子上幼儿园一哭二喊三闹,做到这几点



九月份,全国各地的公办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都陆续地开园了,可爱的孩子们纷纷开始上演“一哭二喊三闹”的戏码,早上的幼儿园,特别是小班,哭声此起彼伏,老师们基本上早上能够光鲜亮丽的形象来上班,到了晚上就变成了头发凌乱、衣服沾满孩子眼泪鼻涕的形象下班,为什么新入园的孩子情绪如此波动呢?这就和孩子的分离焦虑有关。

什么是分离焦虑呢?是孩子与熟悉的人分开而产生的一种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有些孩子分离焦虑症状严重,表现为:大声哭喊、有攻击行为、不吃饭不睡觉等等,有些孩子分离焦虑症状轻微,表现为:沉默寡言、对活动不感兴趣、一人独处等等。个别孩子还会出现暂时性的感冒和发烧的症状,这是由于孩子的情绪波动引发的身体抵抗力下降,不是孩子身体发生了器质性的疾病。家长也会纳闷,怎么一送幼儿园就有病,不去幼儿园病就好了,这都是和孩子的情绪密切相关的。

幼儿产生入园分离焦虑的原因:

家庭环境的原因:现在的家庭成员的构建模式很多都是1:6,就是1个孩子,6个大人。这些大人全都围着孩子一个人,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无微不至,当孩子忽然一个人到了陌生的环境,要自己吃饭,自己睡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时候,孩子就会产生强烈不适应感,他们渴望自己的亲人随时出现在自己的身边,不要离开,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安全感。

幼儿自身的原因:家长们会发现,性格不同的孩子,他们初到一个陌生的幼儿园就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性格外向开朗,喜欢交流沟通的孩子,适应新环境比较快,而性格胆小内向的孩子,由于孤僻,不善交往,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就比较慢。

养育方法的原因:除了家里的长辈,有很多父母也是非常地溺爱自己的孩子,到了分床独立睡觉的时候,没有及时地给孩子进行分床,一直跟着父母入睡。有研究表明,很多到幼儿园哭闹的孩子,都是在3岁的时候没有及时地与父母分开,而且,哭闹中男孩子占大多数,恋母情结严重。及时分床,有助于防止孩子形成依赖的心理。

家长自身的原因:最近网上一些爸爸送孩子上幼儿园后悄悄哭泣的视频也火了,孩子离开自己,家长自己先受不了开始哭了,这样的表现同样存在心里焦虑的症状,父母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不吃饭,不睡觉,有没有哭、有没有喝水上厕所……特别溺爱呵护孩子的家长,更为担心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天天紧张兮兮,家长的依依不舍,担心焦虑的情绪和表现同样也影响着自己的孩子。

举个例子,有这样一个奶奶,第一天将自己的孙子送到幼儿园以后,这位奶奶没有走,而是坐在幼儿园的墙外,要等着自己的孙子放学,理由是当孩子想奶奶的时候,自己能第一时间冲到班级,不让孩子失望,奶奶很后悔地说:“第一次让孩子离开自己久,实在是不放心”,试想,新入园的孩子家长如果都像这位孩子奶奶这么焦虑的话,全都不走,全都在幼儿园的墻外等候自己孩子放学,那么,也是一个“很壮观”的场景。这位奶奶的表现就是家长分离焦虑的的典型表现。

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三个阶段

孩子入园产生的哭闹和分离焦虑的现象,是需要时间去调整和缓解的,教师和家长要给孩子适应时间,以现在的九月份举例,孩子一般强烈的反应阶段是1-6天,调整情绪阶段是7-15天,基本适应阶段是从第16天开始到十一前,十一休假后的一周,又是孩子的第二次适应阶段,过了这几个阶段,基本孩子就不会像9月初那样反应强烈了。也有个别孩子适应能力强,基本来园第一周后就不再哭闹了,还有些孩子是第一周不哭,第二周开始哭闹起来,那是因为第一周在幼儿园新鲜劲过去了,还有个别分离焦虑严重的,也会哭闹几个月。家长不能这样做:当孩子一哭就心疼了,几天不去幼儿园了,然后再送幼儿园,哭了又不送,这样反反复复,只会让孩子延长适应期的时间,百弊无一利。

长期分离焦虑对孩子的影响

长期的分离焦虑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及早发现并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有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早期的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会降低孩子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新入园的幼儿中,焦虑程度严重的幼儿数量在逐渐地增加。这和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家长对于孩子的重视程度有多少,那么孩子的焦虑就有多少,这是成正比的。越离不开父母的孩子,父母照顾的越多,分离焦虑就越厉害!

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办法:

看见孩子天天上幼儿园哭,最心疼的莫过于是父母,如何让孩子能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和教师可共同携手分别在入园前和入园后帮助孩子,那么,该如何缓解分离焦虑的症状呢?家长可在幼儿入园之前做这些事情:

参观幼儿园环境:领孩子在入园前参观幼儿园的环境,清楚地告诉幼儿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幼儿园里面都有谁,家长多描述幼儿园有趣的活动和生活,加强孩子对幼儿园的向往。

坚持正面引导孩子:加深孩子对幼儿园的认识,不要说这些话:“再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幼儿园的老师可厉害了”、“我不要你了,上幼儿园吧”等等。这些话语只会让孩子觉得,只有犯了错误或不听话的孩子就要去幼儿园,那里不是一个好地方。

合理规划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结合幼儿园作息时间,家园要做到同步,有的孩子在家很晚才睡觉,结果第二天早上被家长叫起来,情绪不好,就开始耍脾气。特别是周六和周日,作息时间尽量不要反差太大。

家长要及时地表扬和肯定孩子:平时家长对于孩子上幼儿园的表现要多多地鼓励,对于日常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让孩子越来越喜欢上幼儿园。孩子慢慢就会懂得,只有这样表现,爸爸妈妈才会高兴和喜欢自己。

使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家长不要用打骂、恐吓的态试逼迫孩子去上幼儿园,这种方式只会让孩子形成恶性循环,要多以正面教育为主,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gr.com/xgyy/20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