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相关医院 > 精品唐诗三百首让人百看不厌,忍不住

精品唐诗三百首让人百看不厌,忍不住



北京那治疗白癜风好 https://m.39.net/disease/a_13456840.html

第十章附录

古典诗诗体简介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是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各种诗体的通称,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每首句数不拘,可多可少,每句字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各体,后世使用五、七言的较多。不要求对仗,没有一定的平仄要求,用韵比较自由,可以每一句都押韵,可以隔句押韵,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几句一换韵。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比古体诗限制更多。近体诗格律极严,每首除排律外,句数要求固定。每句诗的字数要求固定,押韵的位置要求固定,诗句中各字的平仄声调要求固定,律诗中间各联必须对仗。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两种。

格律诗诗歌的一种。音韵有一定的规律,如果有变化,需按一定的规则。每句有一定的音节,每节。这种诗要押韵,或者行行押韵,或者交错押韵,或者整首押一个韵,或者按一定的格式换韵。格律诗古今中外都有。中国古典格律诗一般指律诗和绝句,常见的形式有五、七言绝句和律诗。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严格的规定,也可称为格律诗。欧洲的格律诗大体是一句一行或一句两行,每节有一定的行数,每行有一定的字数、顿数,起韵、押韵、换韵都按一定的规律。

律诗近体诗的一种。因有一定的严格的格律,故称。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每首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押韵的位置是固定的,第二、四、六、八句押韵。第一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通常押平声。不得换韵。每句各字及句与句、联与联之间平仄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律诗的第一、二句叫首联,第三、四句叫颔联,第五、六句叫颈联,第七、八句叫尾联。其中颔联和颈联要求必须对仗。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词对数词,方位词对方位词等。按字数可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简称五律、七律。另外,还有排律。不论五律、七律和排律,都必须一韵到底,而且不许领韵通押。

绝句诗体名。每首四句,相当于律诗减半,所以又称绝诗、截句、断句。产生于南北朝,兴盛于唐代。一说六朝人联句,一人作四句,如取出单行,即为绝句。常见的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分为古体绝句和近体绝句两种。古体绝句是古体诗的—种,不讲究平仄、粘对,押韵可平可仄。近体绝句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称律绝,讲究平仄和粘对,并限押平声韵。

古诗词常用意象集锦

月亮对月抒怀,见月思人。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柳树由于“柳”和“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如《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两边满是杨柳,成了当时人们折柳送别的好地方,有“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句为证。

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比喻人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草木以草木的枯荣,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梧桐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意。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松柏象征坚强不屈的品格。如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

乌鸦据说乌鸦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因此它在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羌笛古代一种乐器,能发出凄凉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羌笛,如王之涣《出塞》:“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琴瑟比喻夫妻感情和谐,也比喻兄弟或朋友间的情谊。如陈子昂《春夜别友人》:“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两树枝条连在一起。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鸟总在一起飞。连理枝和比翼鸟在古诗词里常比喻恩爱夫妻。相传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凭自杀,他的妻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跳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把自己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开葬。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没多久就长得很粗大,枝都交错在一起,树上有一对鸳鸯,相向悲鸣。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温馨提示: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

青梅竹马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亲昵嬉戏之状。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古代姓名与称谓

直称姓名

一、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二、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三、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出于礼貌和尊敬,往往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如称李白为李太白。

称号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白居易号香山居士。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世称杨诚斋。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世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世称张曲江。

称郡望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他有时自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杜甫曾任左拾遗,世称杜拾遗。

称爵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世称武侯;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

谦称表示谦虚的称谓。一般来说,王侯自称孤、寡人,大臣自称臣、卑职,一般人自称仆、不才、不佞、愚等。晚辈自称小子。称自己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称自己的妻子为拙荆、贱内等。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等。

敬称表示尊敬的态度,也叫尊称。如对君王称陛下、大王、皇上,对长官或长辈称公、君、大人,对老师称子、夫子、师、先生。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贱称表示轻蔑斥责的态度。如竖子、小子等。

(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hgr.com/xgyy/215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