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饮食调养 > 庐江文学微刊2016年第2期
庐江文学微刊2016年第2期
『本期目录』
■周金花作品专辑/周金花
■王宏国诗选/王宏国
■吕金成诗词十二首/吕金成
■中篇小说《逃离》(连载1)/余同友
■短篇小说《野猪岭》/明月重山外
你好,旧时光
对于一本好书,往往有一读再读的欲望,《呼兰河传》就是如此,我一字不漏地连读两遍。再读的时候,心中总是漾过一曲《东风破》:“一盏离愁孤灯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代表作,她凭借娴熟的回忆技巧,淡淡地诉说着童年往事,以及小城的苦难与荒凉。如果说《清明上河图》以绘画的形式反映北宋的风土人情,那么,《呼兰河传》就是以文字的形式描绘萧红生活的那个年代。文学巨匠茅盾曾这样评价这本书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小城的故事琐碎而平凡,无论哪个乡村,无论哪个时代,都在发生。萧红用抒情般的散文风格,写东二道街上的那个五六尺深的大泥坑,翻过车,掉过马,淹过猪,溺过人,就是没有人说把它填起来,一个也没有。写隔壁胡家的团圆媳妇,十几岁的姑娘被自己的婆婆和一群愚昧无知的村民折磨至死;写那个和雀子说话与狗聊天的古怪有二伯,还有冯歪嘴子和王大姑娘的爱情,一件件,一桩桩,信手拈来。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丝丝凉意中透着些许的疼痛和无奈。
熟悉萧红的人都知道,她自小被父母忽视,只有慈爱的祖父是她生命中唯一的暖。“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她和祖父一起去后园,问祖父樱桃对为什么不开花结果;趁祖父拔草的时候,调皮的她在祖父草帽周围插了二三十朵红花,连自己都笑得直不起腰。“祖父,后园,我,是一样不可缺少的。”
在这个后园里,万物皆有灵性。“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呼兰河传》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精巧的结构,也没有动人的情节,正如萧红在结语里说道:“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就是这样的随记,却成就了萧红的写作巅峰。丰子恺看吴昌硕的字说:“觉得单看各笔划,并不好;单看各个字,各行字,也并不好。然而看这方字的全体,就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处。单看时觉得不好的地方,全体看时都变好,非此反不美了。”这句话来形容《呼兰河传》,恰如其分。
一个人,无论走多远,都走不出自己的故乡,对于漂泊者萧红,尤是如此。呼兰河的土地上虽然弥漫着绝望,但童年的时光与乡村的故土却成了她的情感家园和心灵氧吧。当她伫立于时光之轴,发现自己回不去时,只能缅怀往事,既而轻叹:你好,旧时光!
诗意的栖居
最初知道德富芦花,是那篇《相模滩落日》:“落日由衔山到全然沉入地表,需要三分钟。……太阳落一分,浮在海面上的霞光就后退八里。夕阳从容不迫地一寸又一寸,一分又一分,顾盼着行将离别的世界,悠悠然沉落下去。”当时我就想,德富芦花是不是拥有一支神来之笔,要不然,他怎能将落日的三分钟写得如此动情,如此传神,仿佛每个字词都在他的笔下幻化出万道光芒。
《自然与人生》是德富芦花的代表作,共有“面对自然的五分钟”、“写生贴”和“湘南杂笔”三个部分。买这本书的时候费了不少周折,跑了几个书店,几乎没有人听说过德富芦花的名字,后来在网店搜索,也只搜出有限的几本,译者各不相同,而且多是缺货状态。 憨二爷边清理遗骨,边说着我爷爷的故事。
莫少爷烂赌,终于将莫家大院给输掉了,就在债主准备来收院子的头一天晚上,他将莫家大院,一把火给烧了,大火烧了一天一夜。
后来呢?我问。
据说后来他混到国民党部队,淮海战役被解放军俘虏了,他又加入了解放军。大军南下后,他又当上了干部。
为何莫家山,改名叫野猪岭呢?我不解地问。
村里有人说:莫家和白家前生有一劫,莫家收留了你爷爷,这才败了家。
我接过话茬:所以我爷爷才想将莫家山改名字叫野猪岭?
也不是。憨二爷说。
据说,这是因为在那以后,村里来了一位道士,属于江西学派,深得堪舆之妙,是你爷爷江西老乡。
我疑惑道:一个会看风水的江西道士?
憨二爷将我爷爷的头骨,放入骨灰瓮中,盖上了盖子,哼了一声:嗯。
七
憨二爷说:一年冬天,你爷爷早起开门,发现门口躺着一个老头,已经冻得快不行了。他慌忙叫长工将这个老头,抬进了屋子。
一段时间调养,老头可以颤颤巍巍地走路了。老头说他是江西人,是个道士,会看风水。
你爷爷看他是自己的老乡,而且现在他这种情况,估计再出江湖有点困难,再说自己现在也不在乎一个
老在他家多吃那么一口饭,于是就让老头留了下来。
老头天天呆在你爷爷家里,闭门不出,安心调养,身体大有好转。
暮春,老头对你爷爷说:白老爷,你是个善人,让我为府上看看风水吧。
你爷爷说:好!
江西老头说:府上地广山高,老朽我脚力大不如前,无法鸟瞰白老爷地形、地势全貌。
你爷爷说:我让轿夫抬着你转转?
江西老头说:不,你就在自己庭院空地上,用木头搭上一个三丈三尺的高台吧。这样极目远眺,你的山场和田地尽可一览无余了。
你爷爷说:好!
八
你爷爷让人在自家庭院的荷花池旁,搭了一个三丈三尺的瞭望台。江西老头选了一个黄道吉日,登台看风水。
吃过早饭,老头上了瞭望台,他时而左顾右盼,时而引颈侧目,时而手搭凉棚,时而用毛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眼见快要到吃饭时间了,你爷爷让老头下来休息,老头越鸟瞰越来精神,仿佛没有听见你爷爷的招呼。
但是他的两条腿,已经开始有了一丝的颤抖。
一丝不详的预感已经涌上了你爷爷的心头。
老头腿一软,一头从瞭望台上栽了下来。
虽然是成年旧事,听到这里,我下意识地吃了一惊,一阵惊呼:啊?!
老头一头栽了下来,“扑通”一声,掉进了瞭望台边的荷花池里。你爷爷赶紧跳入荷花池,将江西老头抱进里屋。守着昏迷不醒一天一夜的江西老头,你爷爷对着他画的那张纸,一个字“愁”啊!
九
第二天晚上,江西老头突然两眼放光地坐了起来,激动地说:我腾云驾雾一天一夜,才将你家的山场和田地看清楚了。
你爷爷是又惊又喜,惊的是老头说的话,喜的是老头又活过来了。
老头说:纸墨伺候!
你爷爷赶紧将老头在瞭望台上,画的那张纸给递了上去。老头在纸上写写画画,头一歪,就那么去了。
“啊!?”我又吃了一惊。
你爷爷将老头葬在了野猪岭西边的山尾。
我问:后来呢?
后来你爷爷将那张纸,反复捉摸,据说你爷爷家后来收成越来越好,地主越做越大,就和那张纸分不开呢!
我说:憨二爷,这怎么可能呢?
十
憨二爷说:传说江西老头将莫家山画成了一头獠牙的野猪,四蹄腾空,践踏你爷爷家的稻田,更可恨的是,野猪的嘴巴里还含着成捆的稻穗呢。
我诧异道:怎么可能呢?!
江西老头的意思是,这山叫“野猪地”。
我自言自语地说:野猪地?
憨二爷说:嗯。
为了不让“野猪”吃你爷爷家的稻子,江西老头将东山凸起处,标注成“猪嘴”,他在猪嘴边画了一个大大的方框,传说这是喂猪的猪食槽;山体有四条伸向田地的小小山脊,是四条猪腿,江西老头在四条猪腿上画了四根贯穿田地的“绳索”将“野猪”牢牢地绑缚住。
我哑然失笑:这“野猪”就这么听话?
憨二爷用手一指,说:你知道对面那座长长的小山,叫什么名字吗?
我说:宝剑山。
憨二爷说:不听话?有宝剑山伺候。
我有点哑然失笑。
憨二爷说:道士为了能降服住这座“野猪岭”,报答你爷爷的好心,自己葬在了西山余脉上。
我说:为什么?
憨二爷:西山余脉是猪尾巴,他要葬在那儿,拽住猪尾巴,不让野猪吃你爷爷家的稻子。
我说:无稽之谈。
憨二爷说:你爷爷还就真信了那个江西地仙,当年秋天就散尽家财大干了起来。
我说:被忽悠得不浅啊。
憨二爷:你还别不信,就是因为信了那个江西地仙,你爷爷的地主才越做越大了。
我说:是吗?
十一
当年秋收过后,你爷爷就花钱请人,在上冲的“猪嘴”处,挖了一个硕大无比的大“猪食槽”;又从田地里挖了四条绑缚“猪脚”的四根“粗绳子”。家中的积蓄都耗尽了。
我说:我爷爷被这江西老头坑了。
憨二爷说:第二年春上,雨水特别多,这要是在往年,田里的庄稼都会被淹掉,而绝收的。然而,有了四条贯穿田地的四条“粗绳子”,山上的来水很顺畅地排出了。那年春季雨水多,夏季到秋季几个月没有下什么雨。你爷爷用那只“猪食槽”里的水,沿着“粗绳子”,将田地拐拐角角都灌溉上了。从此年年都是大丰收。
我有点凄然:大丰收又有什么益处呢?
憨二爷一愣,他明白了我的意思。
他说:按说你爷爷不是恶霸地主,不会走上这条路。有人说,是当地干部讨好莫老爷当了干部的儿子;有人说,是曾经在你爷爷家打长工的一个寡汉告了黑状。。。。。。
我搬起了爷爷的尸骨瓮,望了望这片山,这片地,还有东山凸起的“猪嘴”和满塘清水的“猪食槽”,默然无语。
憨二爷说: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十二
由于我打工的那家东莞工厂业务一直很忙,我已经有几年没有回马江北乡的野猪岭公墓,给大大妈妈爷爷上坟了。
今年清明,我请假回家扫墓,野猪岭的变化真大。
山下的田地已经做了尾矿库,堆满了粘稠的矿渣;露天开采的铜矿,已经将野猪岭山体拨开,一副开肠破肚的模样。
在公墓处,我遇到了憨二爷。
他说:江西地仙确实灵验,野猪一旦挣脱了缚住四条腿的绳索,就会毁了这田地。
我说:也毁了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