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寡趣症 > 患病影响 > 壳寡糖跟脂肪肝的那些事
壳寡糖跟脂肪肝的那些事
一
年,戚晓红等研究壳聚糖对实验性脂肪肝大鼠的防治作用及机理,显示壳聚糖可明显减轻脂肪肝大鼠的脂肪变程度,改善肝细胞线粒体视学参数,促进线粒体功能恢复,促进脂肪的氧化分解,对脂肪肝的形成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一年韩国研究学者Lee等研究证实,壳聚糖及壳寡糖能够有效抵制大气污染物2,3,7,8-四氯二苯并二恶英(TCDD)诱导的大鼠脂质代谢紊乱对肝功能和脂类代谢紊乱,具有保护作用。
一年,英国学者Rahman等最新研究表明,4mg/ml的壳寡糖可有效地抑制脂肪细胞的分化,结合免疫印迹分析,认为壳寡糖显著降低了脂肪形成分子,如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葡萄糖转运子4。国内对壳寡糖在脂肪肝应用效果方面的研究报道,这些年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看着这么多壳寡糖对脂肪肝的案例
是不是还很多人不明白什么是“脂肪肝”?
没关系,小编带你们认识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指的是因肝细胞内脂肪堆积导致的各种疾病,通常见于超重或肥胖人群。
脂肪肝是发达国家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影响着近20%的美国人群和25-30%的英国人群。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
研究报告,长期大量饮酒,首先造成脂肪肝,然后可经酒精性肝炎和(或)酒精性肝纤维化发展为肝硬化,严重者发展为肝衰竭或肝细胞癌。
在欧美国家中,大量饮酒(男>80g/天,女>40g/天)引起脂肪肝和肝硬化的时限分别为5年和20年,但有患者在小于上述饮酒量及饮酒时限时也发生了肝硬化。慢性嗜酒者中约57.7%发生了脂肪肝,20%~30%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必须经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这一中间阶段才会发生肝硬化,研究表明,部分NASH患者在初诊后10年内可发生进展性肝病和肝病相关死亡。
此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代谢紊乱相关事件也已成为影响脂肪性肝病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已成为21世纪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也是我国越来越重要的慢性肝病问题。
壳寡糖还具有直接妨碍脂肪自肠道吸收的作用,因为壳寡糖溶解后可形成带有正电荷的阳离子基团,在体内能聚集于带负电的油滴,周围,形成屏障而妨碍吸收。表面带负电是因为油脂被卵磷脂乳化后,卵磷脂分布在油滴表面,而卵磷脂分子是带负电荷的。
另外,壳寡糖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油脂类物质,加上壳寡糖有促进肠管蠕动的作用,使油脂类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缩短,这样油脂的吸收就减少了。
往期精彩回放注:点击自己喜欢的标题即可跳转
长龙生物带你去挪威探索来自北极的壳寡糖源头
全球最危险的工作—螃蟹捕抓
蟹壳的魔力健康法
长龙生物挪威之旅第一站——特隆赫姆
长龙生物挪威之旅第二站——Aalesund(奥勒松)
长龙生物挪威之旅第三站——Bergen(卑尔根)